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徐榆淋 陈博文 ‖ 聚焦驻村帮扶 讲述扶贫故事

作者:徐榆淋 陈博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19 16:03:49 浏览次数:488 【字体:

聚焦驻村帮扶 讲述扶贫故事

徐榆淋 陈博文

内江市税务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拿出“创业”干劲,下足“绣花”功夫,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倾情投入,选派了一批青年干部化身驻村工作队队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税务力量。

白云村来了“老兵书记”

2020 年正月初四傍晚,东兴区顺河镇白云村,93 岁高龄贫困户陈家明家里突然热闹起来:灶台上的米油肉蛋菜摆放得整整齐齐,久违而熟悉的年味,让陈家明和老伴笑得合不拢嘴,“谢谢赵书记,感谢党和政府派你这样的好干部来帮助我们!”房间里,一个精干的年轻男子,动作利索,装被子,擦桌子,生炉子,原本冷清杂乱的房间,逐渐变得温暖敞亮。年轻男子叫赵岩,是市税务局派驻白云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这天傍晚,忙完疫情防控的他一身疲惫,但想到村里年岁已高的陈家明,子女不在身边,害怕生活受到疫情影响,毅然一头扎进了逐渐沉下来的夜色,自费从镇上买来米面和猪肉等生活物资拖进了陈家明的家门。因为疫情,这个春节,赵岩一天没闲过。不仅临时取消回湖南老家的行程,还带领村里的驻村队员第一时间投入战“疫”。当好“侦察员”,挨家挨户排查返乡人员;当好“宣传员”,用大喇叭在田间地头来回宣传;当好“采购员”,为村民代购生活物品;当好“销售员”,利用白云村农产品扶贫销售平台,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售卖家禽的村民解决销售难题。“我们村运气好,税务局给我们派了一个当兵的书记。”

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图片来源: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网)

白云村的乡亲们总是这样说。2019 年,有着 12 年军旅生涯的赵岩初到白云村。村里18 户贫困户 45 人等待脱贫,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第一书记就是干事的。”他以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制定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一周,遍访全村所有贫困户;两周,走访全村 7 个组;三周,全面掌握全村脱贫基本情况。在维修改造村办公室和提灌站期间,赵岩四处奔波,争取到 4 万余元资金后,又马不停蹄地与施工单位定方案、谈价格、提要求,一再推迟自己甲状腺癌术后的定期复查,老支书心急得直跳:“你快去医院吧,千万别拿身体开玩笑⋯⋯”赵岩淡淡一笑:“不着急,当过兵,身体好!看着施工心里踏实!”“下了村,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立下了军令状,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这是赵岩 5 万余字的民情日记里的一句话。2019 年,村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 5800 余元,全部顺利脱贫。

“小柠檬”有了“之青妈妈”

“王阿姨,原谅我在深夜打扰您,刚才我梦到妈妈了,她长得和您一模一样,我现在好想您,能不能叫您一声妈妈。”2019 年元旦凌晨,隆昌市税务局第一书记王之青收到这样一条微信,从那天起,“小柠檬”就成了王之青心中的牵挂和温柔。发信息的小女孩,三岁父母离异,父亲因病致贫,经常酗酒,脾气暴躁。因为个头小,童年生活像柠檬一样酸涩,村里的人都习惯叫她“小柠檬”。王之青作为村里驻村工作队的队长,也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再忙,每天和“小柠檬”通电话,每两周做家访,王之青从未落下。每天关心“小柠檬”的功课,若是有不会的,无论多晚,王之青也会打开视频讲解;给女儿买衣服、文具的,总是拿双份;她多次向学校反映“小柠檬”家里的基本情况,争取了 2000 元助学金。日子一久,小女孩的父亲被感动了,慢慢不再打骂孩子,“小柠檬”的笑容变多了,红扑扑的脸蛋,变成了“小苹果”。

光照村的果树挂果了(图片来自网络)

2017 年 3 月,初到光照村的王之青给自己制定了“清、精、勤、平、灵”五字工作方针。即摸清贫困底子,精晓扶贫政策,勤奋踏实做事,平和温情待人,灵活巧妙沟通。两个月的时间,走访完全村 90 户村民,写满 2 本走访日记。主动牵头实施村里的“稻+渔”改造工程、道路修建工程、占地拆迁等重点工作,用热心、真心和爱心逐渐换取了民心。贫困户唐忠琴在寒冬清早,坐着摩托车,送来自家腌制的芽菜;不会用手机的老党员叶顶贵,让孙子拨通电话在除夕给她拜年⋯⋯老支书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看之青书记就比很多男干部能干得多!”在脱贫攻坚战中,除了“老兵书记”和“之青妈妈”,税务系统还有“张老师”“杨专员”“潘工程”⋯⋯这群可爱可敬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农村这片广袤天地上挥汗洒泪、干事创业。怀揣赤诚之心,将村里的贫困户“扶上马、送到底”。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美丽的甜城乡村抹上了更为绚丽的色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榆淋 陈博文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