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关于印发《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的通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12-21 15:21:00 浏览次数:628 【字体:

关于印发《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的通知

各市(州)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现将《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16年12月20日


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提高质量,发挥年鉴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组织指导、编纂出版本行政区域内的年鉴。按照《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年鉴编纂出版应组建编纂委员会、编辑部,明确分管领导、负责部门、专(兼)职人员和经费及工作场地。年鉴编辑部应制定编纂方案、年鉴编写大纲,开展人员培训、业务交流等工作。年鉴供稿单位应按年鉴编写要求,按期完成供稿工作。

第四条  年鉴编纂出版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年鉴编纂出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依法编鉴。遵守党和国家的法规规章,遵守国家关于民族、宗教、对外关系以及著作权、出版、保密等政策规定,编纂出版符合国家标准。

坚持创新发展。适应时代、形势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与时俱进,推动年鉴编纂出版创新发展。

坚持质量至上。实事求是、存真求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文字关、出版关,编纂出版经得起社会和历史检验的精品良鉴。

坚持修用并举。编鉴为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拓宽用鉴领域,形成修用结合的良性机制。

第五条  年鉴记述时限为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年鉴记述的地域范围应与书名相称。年鉴编纂出版应做到观点正确,框架科学,资料翔实,记述准确,编写规范。

第二章  框  架

第六条  年鉴框架是指年鉴的专栏或栏目的总体。年鉴框架结构层次一般分为类目、分目、条目。年鉴框架应涵盖年度内本行政区域的基本情况。

第七条  年鉴框架设计总要求: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年鉴分类应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结合社会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进行。年鉴框架应相对稳定,体现年鉴体例风格、资料连续性,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年鉴框架各层次标题应简洁、准确、规范。

第八条  年鉴一般由编辑说明、编纂委员会及编写成员名单、目录、专述文章(专文、特稿、述评、专题报道等)、概况、记事、百科资料(社会生活或学科、各行业情况)、图照、表格、附录、索引、注释等组成。

第九条  专述文章。主要收录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献(专文、特稿、述评和专题报道)。专述文章一般设专栏置于卷首,主要收录年内重要的专文、特稿、重要会议文献、报告、法规、重大活动及重要事件。

第十条  大事记(记事)。简明扼要地记录年内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并依照年月日顺序编排。大事记按体例分为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第十一条  概况。集中记载本地区的综合性、概括性的基本情况。

第十二条  百科资料。是年鉴反映的内容主体,以条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分有综合性条目、单一性条目。

第十三条   人物。主要收录社会各界的模范人物、新闻人物、革命烈士及各界名人、学者的资料,以人物简介、名录、人物表等形式予以刊载。

第十四条  图表。包括图、照片、表格。

图分统计示意图、行政区划图、交通旅游图及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图等,年鉴中的图应经权威部门审定,并及时更新。

照片应具有典型性、资料性。前置照片、内页插图应图像清晰,文字说明简练、准确、要素齐全。

表格包括表题、表序、表体以及必要的表注等。表格设置应直观、科学,便于查阅,指标要素齐全,数据准确。

第十五条  附录。主要收录本地重要法规、规章、会议公报、政府工作报告、决议决定,统计资料,调查报告等文献资料。 

第十六条  目录。年鉴应编制中英文目录;中文目录应详至条目,置于正文之首。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可编制本民族语言文字目录。

第十七条  索引。年鉴分篇目索引、内容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等,索引置于卷尾。

第十八条  注释。符合学术规范,要素齐备,便于查找原文。注释形式应全书统一。

第三章    条  目

第十九条  年鉴选题立目应主要遵循全面、新颖、真实、特色、延续原则,注重题材的社会价值与史料价值,应选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新意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进行立条,力求可查可用。注重上下年卷的基本资料的相互衔接和对应,并同时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选材主要范围为本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资料。特别要反映首次出现的新生事物及需要连续记述的地域和领域概况。

第二十条  年鉴条目由标题、正文和作者署名组成。按内容性质分为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综合性条目主要分为综述条目、概况条目和综合记事条目,单一性条目主要分为单一记事条目、会议条目、机构团体条目、产品(成果)条目、人物条目等。综合性条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侧重反映年度内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一般不超过800 字;单一性条目一事一条,基本要素齐全,一般不超过300字。

第二十一条  年鉴条目要素。应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六项要素,体现年度性、价值性、独立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二条  年鉴条目标准:

1.上年发生的大事要事。

2.上年出现的新事特事。

3.上年获省(市、县)以上荣誉称号的单位、个人。

4.需连续反映的地区、部门行业或单位的概况。

第四章  语言文字

第二十三条   年鉴条目使用规范化现代汉语记述,以记叙为主兼具说明,直陈其事,寓观点于记述之中;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各级标题不重;语言简练,文风朴实、严谨、流畅;重点突出,避虚就实,交叉记述的事物应选择不同的角度,详略有所区别;除人物简介、记述内容涉及人物的,应以事系人,人随事出。

第二十四条  语言文字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年)、《简化字总表》(1986年)等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异形词使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试行)推荐的首选词。

第二十五条  名称和称谓。机构名称第一次出现一律使用全称,如名称较长可括注规范的通用简称,以便再次出现时使用;不使用概念含混的代称。

外国的国名、地名、党派团体、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以新华社译名为准;国内的以地名管理部门命名的为准;历史地名与现今不同的,现地名管理部门又无对应规范的,以历史原名为准。

行文统一使用第三人称;人名除引文外,应直书其名,不加称呼或褒贬词;必要时在人名前冠以职务或职称。

第二十六条  时间表述。年份、月份应书写准确,使用全称,不用“今年”“前年”“去年”“往年”“本月”等时间代词,不用“近几年”“最近”“目前”“现在”“几年来”“不久以前”“将”等模糊性时间表述。

第二十七条  数字用法。数字的使用应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2011)执行。不同阶段数据比较要注意不变价(或口径)的因素,并作出相应说明。

第二十八条  计量单位用法。计量单位使用按《量和单位》(GB3100—3102—1993)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使用按《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规定执行。

第五章  出  版

第三十条  年鉴编纂一年一卷,连续公开出版。出版卷号与出版年份一致,编纂年度内出版。

年鉴编纂完成后,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出版发行。

第三十一条  年鉴编纂应建立健全审读、审核和校对制度,以确保质量。编辑校对符合国家关于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第三十二条  装帧设计应简朴、庄重、严谨,设计风格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设计样式兼具鉴赏性和实用性。

第三十三条  条目标题,顶格书写,外加方头括号(【】)。作者署名,顶后格,加圆括号。

第三十四条  年鉴封面应有书名、年度卷号、编者名和出版者名,编者名、出版者名要用全称,出版者名印于封面下方。年鉴主书名页(扉页)置于书芯或插页前,应有书名、编者名、出版者名等。主书名页版式(书名、字体、字号及其摆放位次)必须与封面版式一致。主书名页的背面为版权页。封面、书名页、版权页编著者名称必须一致。版权页后应设置有编辑说明、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编辑部(年鉴社)人员名单、撰稿人员名单等。

第三十五条  年鉴书脊应有书名、年度卷号和出版者名,出版者名印于书脊下方。书脊上书名的字体、字号可以与封面不同,但表述一致。条形码的位置应在封底右下角。

第三十六条  年鉴版面设计一般可分栏为两栏或三栏,应提高版面利用率,减少留白。字体、字号选择要既能区别结构层次,又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内文配图和内文附表要紧随文走。

第三十七条  书眉反映全书篇目变化,应与正文篇目标题文字内容一致。双数页码排年鉴名以及卷号,单数页码排Ⅰ级部类。辑封设计应从单页起,并保持全书统一。

第三十八条  采用16开本(推荐889×1194mm),文字横排。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的年鉴,应遵守国家关于电子出版物的相关管理规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专业(部门)年鉴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四十条  凡本规范中与国家及出版行业新颁标准和规范不同部分,均以国家及出版行业新颁标准和规范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规范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阅读PDF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