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1年>详细内容
2023-05-17 14:04:20

《巴蜀史志》2021年第5期(总第237期)“聚焦三星堆”专刊

作者:朱艳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28 07: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探寻巴蜀文明 弘扬中华文化

《巴蜀史志》2021年第5期“聚焦三星堆”专刊推介

为贯彻落实2021年4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三星堆遗址时提出的“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指示要求,更好地发挥考古工作成就“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作用,擦亮“三九大”旅游品牌,服务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2021年12月27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会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考拉看看·书服家·方志通联合策划的《巴蜀史志》2021年第5期“聚焦三星堆”专刊编辑出版。

专刊以“探寻巴蜀文明 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以图文并茂方式编辑,共刊发60篇文章380余幅图片,368页,版面字数110余万字。栏目设置根据内容特点、阅读习惯,采用层层递进方式分设图、观、源、人、技、谜、美7大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现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专门为本期专刊题写推荐语。

“图”篇分《 1986 年三星堆遗址 1 、 2 号祭祀坑出土文物图鉴》《 2021 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祭祀坑出土文物图鉴》两大部分,图文结合、全面展示青铜大立人像、青铜戴冠纵目面具、1号大型铜神树、青铜神坛、青铜太阳形器、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金面罩、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顶尊跪坐人像、圆口方尊等41件最具代表性三星堆出土文物,帮助读者感性直观了解三星堆文化。

“观”篇共刊载8篇文章,侧重从宏观层面全面展现三星堆文化整体概貌的同时,又聚焦从微观层面深入阐释三星堆文化丰富内涵。

《再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新发现》作者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该文立足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前沿,重点介绍新发现6座祭祀坑文物发掘出土情况,深入解析新发现6座祭祀坑的关系及新出土文物价值,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深刻认识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情况。

《“来之不易”的城墙》《都城规划“象天法地”》两篇文章,重点围绕三星堆古城城墙、城址分布、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分区进行探析,《天人合一的终极渴望》《戴耳环吃火锅喝小酒》《拔地通天的青铜神树》3篇文章,则通过对青铜神树、陶制器具、玉器等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品鉴,研析古蜀三星堆人宗教观念、意趣生活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这些文章对读者整体认识、深刻了解三星堆文化大有裨益。

“源”篇共刊载8篇文章,重在追根溯源、深度解析三星堆文明深刻内涵,及其与周边地区文明特别是与中原地区文明的关系。

《三星堆与古蜀文明探源》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该文以“物质考古”背后的“精神考古”为新视野,从三星堆文化东播、长江中下游文化西传、中原文化在巴蜀植根化融三个方面交流交融历程,对照考古文化成果与祖源文脉传承关系,对“玮瑰绝丽”、以三星堆和金沙为标志的古蜀青铜文明作新探索,分析论证三星堆文化绝不是“落荒而逃”消失的文明,而是从秦陇到陇蜀到“都广之野”,有渊源有脉传至今的农桑文明。一方面,它从上古五代到夏商周受中原文化熏陶,由中原高阳氏与本土蜀山氏部族联盟交融发展出农耕与丝绸,成为“中国古文化的中心之一”,留下心向中原、高度认同中原重礼器重礼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广域文化共同体的根脉和基因,历时弥久而弥光;另一方面,它又另开生面、独辟蹊径,以古蜀人“羽化飞仙”理想的精神信仰原动力和奇幻浪漫梦想的文化创造力,创造了“鱼凫杜宇世”重神仙重神器的自成系统的古蜀地域文化。研究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古蜀王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展演的舞台,是古蜀人超凡的浪漫主义历史文脉遗产传承至今的载体,是蜀文化精神永恒的故乡。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与新思考》作者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霍巍,该文通过对青铜尊、顶尊跪坐人像、玉器、丝绸、黄金器物等三星堆遗址祭祀坑新出土文物的分析,阐明三星堆文明诞生于中华大地,是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三星堆青铜文明虽有其独特性但与其他世界古代文明又有同一性;推测三星堆文明有着长期形成的祭祀传统和一整套仪式程序;认为新出土 6个祭祀坑内的器物保存情况和埋藏方式或将为进一步揭开祭祀坑形成原因、形成年代提供新的证物。

《神化攸同:三星堆青铜制品研究断想——兼论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诸坑的形成及性质》作者系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部长吴维羲,该文分析认为,以青铜制品为代表的三星堆秘宝是古代蜀国权力话语之表征,其恢诡离奇的图像蕴含独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浓郁的地缘政治和地域文化色彩;三星堆诸座祭祀坑的形成应是以血缘历史记忆与家族部落为认同基础的古蜀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改朝换代所致。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李竞恒撰写,该文通过对三星堆出土礼器、象牙,三星堆古蜀人宇宙观,“蜀”字有关记载等系统分析,阐明三星堆文化虽在礼器型制、祭祀礼仪等方面有高度的地方性、本土独特性,但与中原文明在礼器、礼制方面具有相似性,存在着文化上的联系;强调三星堆古蜀人在精神层面上与中原地区息息相通,以三星堆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在西南大地上的重要分支,它在高度发展自身独特的地方性青铜文化的同时,也保持着与中原文化之间的血脉交流。

《“燎祭” 一场盛大而凄凉的告别仪式》系知名纪实作家、资深媒体人易旭东撰写,该文从“辫发”一族和“笄发”一族两种政权力量之间的较量、“夏氏遗族”迁徙成都平原及对古蜀文明的影响、古蜀国从三星堆迁都金沙前“燎祭”等视角,追根溯源、深层次分析古蜀国从三星堆迁都金沙、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形成原因等,有助于读者以新的视角进一步审视三星堆文化。

“人”篇共刊载10篇文章,聚焦介绍三星堆发掘者、展陈者、推广者、研究者等三星堆人为发掘、保护、研究、宣传三星堆所作的种种努力及取得的卓越成就。

《敖天照:古蜀国文物的“保护神”》以被考古界誉为“保护广汉文化遗产的忠诚卫士”敖天照为介绍对象,通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殿增研究员讲述敖老身前抢救保护三星堆文物、参与编纂《三星堆图志》、退休后仍孜孜不倦忙于三星堆遗址调查保护及三星堆文献整理研究等事迹,展示老一辈三星堆文化保护者、研究者一生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的执着敬业精神。

《林向:巴蜀文化的探秘者》以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林向为介绍对象,围绕林向先生主持参与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掘、致力于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化研究等事迹,展现老一辈三星堆发掘者、研究者对三星堆文化、巴蜀文化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陈显丹:35年,发掘一个时代的璀璨文明》《刘章泽:田野包围“城市” 三星堆遗址外围历史探索者》分别系对1986年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主要发掘者陈显丹和曾参与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发掘、现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的采访文章,通过他们对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发掘情形的回忆介绍以及对新发现6座祭祀坑的研判分析、对三星堆遗址保护和研究的争取努力,展现以他们为代表的三星堆考古人对三星堆遗址保护、研究的执着追求和永远在路上的探索情怀。

《肖先进:三星堆博物馆缔造者》《朱亚蓉:三星堆让世界向我们走来》分别系对三星堆博物馆第一任馆长、现三星堆博物馆名誉馆长肖先进和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第一批入职三星堆博物馆工作的朱亚蓉的采访文章,通过他们对三星堆博物馆筹建过程和布展设计的回忆介绍、对三星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期许展望,展现出以他们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展陈者对保护三星堆文物、传播三星堆文化的无限热爱和接续奋斗精神。

《陈立基:半生书写千古历史》《陈修元 :用诗歌写作连接人与神》两篇采访稿,以用文学形式宣传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陈立基、陈修元为采访介绍对象,聚焦记录他们推进三星堆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对宣传三星堆文化所作贡献、对未来三星堆文学创作方向的思考等,充分展示以他们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宣传者对传播三星堆文化的责任担当与坚守执着。

“技”篇共刊载7篇文章,重点展示解析三星堆考古发掘、文物呈现、文物修复技艺以及三星堆出土文物体现出的非凡锻造技艺。

《杨晓邬:三星堆的文物医生》系对在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期专业从事文物修复保护及鉴定工作、四川第一位青铜修复专家杨晓邬的访谈稿,文章聚焦介绍杨晓邬如何与青铜文物修复结缘、对三星堆文物修复方法技艺的总结探索、修复青铜神树所做的种种努力尝试等,讲述以杨晓邬为代表的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高超技艺、精益求精精神。

《余嘉:他拍的神秘文物,让人梦回古蜀国》系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坑新一轮考古发掘特约摄影师余嘉的访谈文章,文章围绕余嘉如何与三星堆文物拍摄结缘、对三星堆文物拍摄认识的调整转变、为艺术化地拍摄呈现三星堆文物出土瞬间不断尝试构想等进行介绍,反映出以余嘉为代表的三星堆美的呈现者孜孜不倦努力、锲而不舍尝试的敬业精神。

《三星堆青铜器:巴蜀系铜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于孟洲和硕士研究生李潇檬共同撰写,该文通过对三星堆青铜器出土数量,器物特色、成分与用途,铸造技术与原料来源,与商文化尤其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关系,祭祀坑形成年代等进行抽丝剥茧分析,详细阐明三星堆青铜器系成都平原在铜器使用上达到第一个高峰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分析论证三星堆青铜器在巴蜀文化以及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溢彩流光 蜀魂所在——三星堆金器概略》系三星堆博物馆原副馆长邱登成撰写,文章重点解读三星堆遗址出土金杖、金面罩、金面罩人头像、金虎形饰、金鱼形饰、金璋形饰、金圆形饰、金四叉形器等金器的风格及文化内涵,并从金器功用、制作工艺、材料来源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三星堆金器特征、地位和作用,对大众整体了解三星堆金器形制、内涵很有帮助。

“谜”篇共刊载11篇文章,聚焦专业探索与大众关注的百家争鸣,对三星堆已解之谜和未解之谜进行披露和探寻。

《三星堆“奇点”试探——关于文字、兵器、象牙、造型和消失问题》作者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该文围绕三星堆文字、兵器、象牙、造型和消失5个“奇点”进行分析探寻,强调三星堆虽有很多“奇点”,但它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鼓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三星堆,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综合探讨,以更好地揭示三星堆的谜底和奇异。

《祭祀坑—神庙—神权国家——试析三星堆之谜》作者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殿增,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对三星堆的研究积累,重点围绕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性质与定名、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大型神庙的兴建与毁弃,神权国家的兴盛与衰落原因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并就大众关心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为什么35年后才再次大规模发掘进行解谜。该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见解深刻,对读者深入了解三星堆文化大有裨益。

《三星堆陶文考释——破译三星堆文化:在三星堆文明中发现黄帝》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蜀文字研究专家胡大权撰写,文章认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上发现的7个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并通过对该陶文中符号的破解,在全国首次提出三星堆文化是黄帝文化的观点,从而揭示三星堆古蜀文字之谜、探究三星堆古蜀文明之源,阐明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探秘三星堆》《三星堆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作者分别系广汉市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叶文定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作家岳南,这两篇文章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全面揭开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历次发掘情况,为大众全面系统了解三星堆发现史、发掘史提供参考。

《过去照耀未来——浅论三星堆考古研究意义》系三星堆文化研究专家华未眠撰写,该文从三星堆考古对厘清古蜀文化和长江文明的来源及主体内容、解析中华文明的多元构成和中国人的心智结构、进一步了解上古世界文明体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等方面进行阐释,既充分肯定三星堆遗址的地位作用,又对三星堆文化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美”篇共刊载12篇文章,旨在从美学角度发现、赞誉三星堆考古之美、文博之美、文创之美、探索之美、器物之美、古蜀之美。

《游晓林:画出巴蜀之魂》系对巴蜀画派实力代表人物、古蜀绘画代表人游晓林的采访文章,文章主要围绕游晓林重拾画笔创作三星堆、金沙等蜀文化主题画作的心路历程,力求画出三星堆文化内核、描摹出古蜀人宇宙意识与灵魂境界的冥思尝试,不断调整绘画风格寻找中国艺术民族性与独特性的大胆创新等进行介绍,展现游晓林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的担当作为。

《连珠纹,青铜与彩陶的对话》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该文选取连珠纹为记述重点,对比研究三星堆青铜器连珠纹与马家窑文化彩陶、青海乐都柳湾彩陶连珠纹之异同,详实梳理三星堆青铜器圆环式连珠纹与彩陶圆环式连珠纹源流发展关系及象征含义,分析否定以往关于连珠纹为舶来品的认识见解,打开了读者认识三星堆青铜文物的另一扇窗口。

《金杖》《据说,她是古蜀神鸟》《荣耀三星堆》《青铜锻造的时空》《青铜大立人之谜》等诗歌则是以三星堆金器、神鸟、青铜器物等为题材,赞美、咏叹、感怀三星堆的神秘、悠长历史及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期专刊内容厚重、资料系统、事实清楚、记述准确、图片精美,在突出大众性、普及性、艺术性同时,又兼顾专业性、学术性、探索性,可读性极强,其编辑出版对宣传三星堆文明、丰富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认识巴蜀历史文化地位和作用很有意义,是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深挖巴蜀特色文旅资源、擦亮“三九大”旅游品牌、发挥以文促旅作用的又一丰硕成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 朱艳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供图:《巴蜀史志》编辑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