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之窗
-
2025-04-25 【古蜀华章】考古成果频出 远古四川神秘面纱越来越清晰考古成果频出 远古四川神秘面纱越来越清晰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濛溪河遗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5年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资阳濛溪河遗址成功入选。这处距今约10万年至5万年的旧石器遗址群,为东亚现代人起源研...
-
2025-04-25 【文史英华】宋代香文化:暗香疏影 与古为新‖袁晶宋代香文化:暗香疏影与古为新 袁晶 书房是文人的小天地,除了经史子集和文房四宝这些功能性的硬件以外,还要有各式各样的小物件去装饰、点缀这方天地,以共同构成充满“闲趣”的文人空间。因此,书房往往会聚合众多的元素,“秋水夜看灯下剑,春风...
-
2025-04-25 【文史英华】《升庵诗话》中杨慎的诗学批评思想《升庵诗话》中杨慎的诗学批评思想 陈柯垚 陈海龙 一、 杨慎诗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明史·杨慎传》赞曰:“明世记诵之博, 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由此可见杨慎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杨慎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巴蜀文化的影...
-
2025-04-25 【史学争鸣】髦国在蜀地的文献解读‖宋翔髦国在蜀地的文献解读 宋 翔 从现有文献记载看,巴蜀地区在商周时期便已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与政治地位,诸多部族与小国在此繁衍生息。这些国家与商周政权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与互动,在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们作为联合力量参与其中,发...
-
2025-04-24 【古蜀华章】濛溪河遗址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一部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濛溪河遗址 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一部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填补“东亚现代人演化瓶颈期”空白 ●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全世界唯一发现丰富植物的遗址 ●国际罕见同时发现石器和动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 ...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陈星灿:填补了很多空白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2025年4月24日,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点评...
-
2025-04-24 【文史英华】青山明月夜 千古映诗人——读《李白诗集全注全译》||陶慧青山明月夜千古映诗人 ——读《李白诗集全注全译》 陶慧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群星炳焕的唐代诗坛,李白无疑是光芒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他气挟风雷的天才诗笔与卓尔不凡的潇洒风姿,不仅在当时备受称颂,且遗响绵延至今。介绍李白...
-
2025-04-24 【文史英华】儒将风华 笔挟风雷——抗日名将邓锡侯匾额书法赏析儒将风华 笔挟风雷 抗日名将邓锡侯匾额书法赏析 郑 波 在民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里,四川省营山县走出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一邓锡侯(字晋康)。他出生于1889年,自幼父母双亡,在舅母悉心照料下成长。年少时,邓锡侯天资聪慧,读书尤其肯用功。...
-
2025-04-24 【史学争鸣】“息壤”为“硝石”文献考‖宋翔“息壤”为“硝石”文献考 宋 翔 一、引言 《山海经》自古便以其奇幻的神话传说与奇特的地理记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其中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在治水故事中,“禹以息壤堙洪水”这一记载尤为关键,但对于“息壤”具体所指,却成了...
-
2025-04-24 【文史英华】杨慎与地方志‖徐强 吕立凡“边地虽远,志不可阙。 志存则文脉存,文脉存则国脉存” 杨慎与地方志 徐 强 吕立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