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

巴蜀记忆

  • 童声传古调 成都街巷里的童谣记忆 谢天开 儿歌,古称童谣,又称“孺子歌”“小儿谣”“小儿语”等,它承担着孩子们启蒙和娱乐的功用。成都童谣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用方言吟唱的歌谣,承载着成都的市井记忆、民俗风情与地域精神,是研究本土...
  • “华西坝五大学”是哪些学校 戚亚男 闻名世界的成都华西坝因1910年诞生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而得名,是中国西部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多所学校迁到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史称“华西坝五大学”,他们在华西坝上演了最为动...
  • 参加送公粮是我人生的幸福 张家全 1976年8月,我与千百万知识青年一样,下乡到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富全公社团结7队当知青。 因住房未修好,暂住6队,我也在6队劳动。当时,正是中稻收获季节,我与知青们满怀激情投入到火热的打谷子劳动中。栽秧打谷...
  • 窄巷子27号 刘凤铃 一曲民国风味的音乐深情而优雅,在成都市窄巷子缓缓流淌,将27号小洋楼镀上了一层岁月的光影。 小洋楼是21世纪初修缮的。共两层,中西合璧,南北通透,楼体占地面积不足一百平米,这便是“小洋楼”的由来吧!它在一众青黛砖瓦的...
  • 地方志中的成都幼师 陈 鹤 2021年春,笔者有幸走进成都市老年大学,教授《成都历史与成都方志》等课程。课余听老年大学工作人员介绍,现今成都市老年大学的校址——致民东路16号,是以前成都幼师所在地。 假期有暇,心血来潮,想在成都的地方志中,...
  • 平羌江与平乡江究竟是哪条江? 周伦斌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为人们所熟知。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平羌江指哪里?《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一统志》以及部分志书,特别是明...
  • 桐叶清香裹乡愁 甘元俊 每逢端午风咋起,记忆里总会飘来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那是桐子叶裹着米香在蒸汽里舒展的气息,是故乡石磨转动的吱呀声,更是母亲沾着米浆的围裙在灶台前晃动的影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川渝地区农村,不管是端午节的粽...
  • 自贡井盐化工的开拓者 ——孙学悟 赵 志 翻开自贡市井盐化工的历史,迄今已有80多年了。从井盐副产物胆巴、胆水中提制生产盐副产品,开创井盐化工产业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著名化学家、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社长孙学悟博士。 孙学悟,字颖川,18...
  • 烽火盐都 方志文化的坚守与战时探索 ——自贡设市前后的两次修志纪实 刘 刚 明登勇 自贡这座因盐而兴的城市,自1939年9月1日“由富顺县划割七乡镇、荣县划割三乡镇合组而成”设立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底蕴。鲜为人知的是,在其...
  • 迟献的一朵小花 ——怀念杜心源同志 李 致 1949年12月,杜心源同志随解放大军到四川,任中共川西区党委宣传部长。我1950年去重庆,1957年底又调到共青团四川省委。当时已合省,我在团省委学校部工作,有机会接触心源同志。 开初,主要是召开高等学...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1042条信息/共105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