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4年>详细内容

【出版资讯】《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出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17 17:43:47 浏览次数:832 【字体:

《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出刊

 2025年1月17日,《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公开出版发行。本期设“时政辑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封面故事”“蜀中人物”“史料之窗”“历史文化”“史志研究”“资治探索”“好书品鉴”10个栏目,刊发30篇文章,共20余万字。

图片

图片

 “时政辑要”栏目刊发5篇文章。《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以改革创新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一文,对2018年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牢固树立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和“一方之全史”的大史志观,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梳理,是一篇全景扫描式的地方志工作综述,是全国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川篇,是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篇。《勠力同心 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四川实践新篇章》综述了近年来省地方志办紧紧围绕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坚持“三个服务”和开放合作理念,着力修志编鉴、宣传弘扬、资政辅治三个重点,实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深耕方志资源 服务乡村振兴——四川省地方志系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综述》从研究整理乡村传统文化、保存延续乡村文脉,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多维立体宣传乡村文化、弘扬传承文明乡风3个方面,梳理近五年来全省地方志部门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做足做实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接续弘扬巴蜀文化 全面转型服务发展——〈巴蜀史志〉转型发展历程与展望》梳理了近年来《巴蜀史志》在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办刊水平寻求新突破,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挖掘和弘扬巴蜀文化的宣传阵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平台窗口作用中的创新做法和经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大熊猫图志〉英文版在英国出版 中国特色图志首次出海》,介绍《大熊猫图志》英文版在英国正式出版,作为中国地方志领域的主题图志作品首次出海、并面向全球40个英语国家编纂发行情况及其创新价值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政辑要”栏目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栏目,刊发《沱灌魂》《江山赋(以江山辉耀娇为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火玫瑰·一个女兵的祖国(组诗)》3篇文章,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寄情表达了巴蜀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礼赞和美好祝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栏目刊发3篇文章。《从历史走向未来:邓小平的四川印记及时代价值研究》从追寻邓小平足迹、深刻感悟3个历史时期的四川印记,探析邓小平影响、全面总结中国发展道路的四川作为,继承邓小平遗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3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四川印记和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探索的四川经验,对四川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价值。《邓小平论党史对当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启示》一文,从邓小平论中共党史对当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启示的视角来探析其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特别是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重温邓小平对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及邓小平党史观,对于切实提高我们在新征程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水平,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邓小平创建西南服务团的历程对提高新时代干部自我修养的启示》一文,梳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组建历程及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并就其对提高新时代干部自我修养的启示进行了深入探究。

图片

图片

图片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栏目

“封面故事”栏目以屏山县为记述单元,刊发《古建筑新家——马湖府古城》《中国名镇烟雨龙华》《秘境中都油菜花海》3篇文章,梳理目前中国最大的地面文物迁建工程——马湖府古城的迁建始末,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古镇龙华镇的文化遗迹及自然风光,并推介以花雪同辉而闻名的中都镇特色油菜花海,图文并茂展现屏山县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组文章,读者可在青砖黛瓦中,窥见数百年历史变迁;在自然风光中,领略其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史料之窗”栏目,刊发《〈升庵诗话〉中杨慎的诗学批评思想及其巴蜀文化的影响》《祖籍四川的龙云投奔新中国前后》《三线建设与绵阳地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3篇文章,分别分析杨慎诗学思想的形成背景、批判精神及杨慎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展现杨慎独到而又复杂的诗学思想,探究杨慎的诗学批评思想,并就杨慎对巴蜀文化的影响提出独到见解;介绍川籍爱国将领龙云生平事迹,聚焦其抗日、联共、支持民主运动等举措和思想,对认识地方实力派在抗战大局中的立场和抉择,理解滇军在参与抗战过程中的曲折与艰辛,进一步探析龙云为安定西南地区社会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有所裨益;梳理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绵阳新建和扩建大量职工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情况,分析其对绵阳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为新时代绵阳乃至全国相关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图片

图片

图片

“史料之窗”栏目

 “历史文化”栏目刊发2篇文章。《清风明月走建昌 阳光康养看西南》围绕南方丝绸之路展开论述,通过介绍当下其沿线的发展情况、回溯南方丝路悠久的历史、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南方丝路凭借交通基建的完善重焕生机,对西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坚持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把西南建成令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提出务实建议。《苏舜钦、李鸿裔与中国隐逸文化》沉潜考索两位中江籍先贤苏舜钦、李鸿裔的生平、交游、文学等诸层面的事迹,就其思想和精神对当今世人的影响提出独到见解及思考。

图片

图片

“历史文化”栏目

  “史志研究”栏目,刊发《明清两代〈荣昌县志〉纂修考》《再论志书大事记体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的规范性研究》《聚地方人才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4篇文章。其中,《再论志书大事记体裁》论述了志书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体裁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并就其保持编年体反映历史过程之优势的前提下,借鉴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之长,丰富编年体记史的内容,增加其横向吞吐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史书编纂体例提出独到见解。《聚地方人才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总结彭州市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经验做法,对各地加强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思考建议具有启发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资治探索”栏目,刊发《旧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析——以历代〈汉州志〉为例》和《新时代传承民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以巴中市巴州区为例》2篇文章。前文以历代《汉州志》为例,从丰富的物产资料为乡村振兴中壮大优势产业提供依据,丰富的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中品牌塑造提供线索,丰富的人文史料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丰富的人物故事为乡风文明的培育提供生动素材4个方面,探析旧志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作用;后文以巴中市巴州区为例,从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巴州区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发展的现实问题、传承发展路径4个方面,对新时代如何传承民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作出思考,提出路径建议。

图片

图片

 “好书品鉴”栏目,刊发《世界语境下的交子与世界,及其他……》《交子拓宽的天与地》《从交子到人民币的千年历程——一部精彩可读的中国货币与金融史著作》《让文学的强光照亮历史的隧道——读田闻一长篇历史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巴风蜀韵耀古今——浅评〈巴蜀文化通史〉的编著风格及文史意义》5篇文章。前3篇文章紧扣“交子”诞生千年的时间节点,以“交子”主题为线索串联千年历史,或为书作序,或介绍其创作历程,或谈读后感想,以史学家的眼光、深入的分析和独特的视角,不仅引领读者穿越千年,扎根交子诞生地微观场景,探寻交子这一古代纸币的诞生、发展及其当代价值,更着眼于千年金融经济宏观历史进程,以纵横贯通方式立体式呈现中国货币金融的历史图景、当代货币与金融思想的变迁、货币银行政策以及数字货币等丰富内容,读来既引人入胜,又引人深思。《让文学的强光照亮历史的隧道——读田闻一长篇历史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一文,围绕长篇历史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写作背景、记述内容展开深度剖析,并探讨了此书的价值作用及影响。《巴风蜀韵耀古今——浅评〈巴蜀文化通史〉的编著风格及文史意义》一文,从史学与美学、守正与创新、历史与现实3个相结合的角度,对《巴蜀文化通史》的编著风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凸显巴山蜀水生存之根、巴风蜀韵传承之脉以及巴蜀大地发展之魂方面的文史意义,展现这部通史在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魅力和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好书品鉴”栏目 

图片

图片

巴蜀史志 二维码

图片

方志四川微店 二维码

长按“方志四川微店“二维码,可进店购买《巴蜀史志》期刊及有关地方志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谢灵慧(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