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经验交流】当好三种手艺人 跑好村志接力赛——阿坝州推进村志编纂主要做法

来源: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07 14:42:27 浏览次数:332 【字体:

当好三种手艺人 跑好村志接力赛

——阿坝州推进村志编纂主要做法

2024年5月29—30日,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在河北省宁晋县召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地处“江河之上”,是长江、黄河上游及成都平原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珍贵生物基因宝库”,辖1市12县,有174个乡镇,1090个行政村,64个建制社区,聚居着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自古以来,阿坝州是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大通道,也是民族文化大走廊。

阿坝州有上千个村落被“折叠”在84242平方千米的州域地图上,镶嵌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河谷、森林草原中,繁衍、连接阿坝文化的血肉与筋骨。而村志是采用方志手法把每个村落从“折叠”中次第展开,触摸历史脉搏,记录当代心跳,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在地文化写下一部部自白书。“浙江宣传”在《浙江乡村为何爱修志》一文中,用“这是一次刻不容缓的文化抢救和如榫似卯的记忆接力”揭示了村志编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村志编纂绝不是“浪漫的乡村游”,而是“艰辛的接力赛”。在这场本领的角力和精神的对垒中,困难与痛苦堪比撑船打铁磨豆腐。阿坝方志人深谙“吃得三大苦,方为修志人”的道理,在村志编纂工作中找准角色定位,实现角色转换,当好三种手艺人,试点编纂初战告捷,成效明显。

披星赶月,当敬业的撑船者

撑船摆渡是个苦差事,起得早是一日之计。四川省早开局,指路领航:从2016年的《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到2019年《关于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都能看到编纂村志的工作安排。2021年5月,《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印发,正式扣响全省分步开展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的发令枪;仅隔3月,《四川省乡镇(街道)志、村志参考凡例》《四川省乡镇(街道)志、村志行文通则》《四川省村志编纂基本内容》适时出台;连续举措为全省村志编纂工作标定“中心思想”,划清“段落主旨”,明确“任务重点”,提供“参考模板”。

目标如灯塔,阿坝州闻令而行,抢先抓早:2022年州政府出台《阿坝州“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将村志编纂明确为重点任务;同年,《阿坝州乡镇、村志编纂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全州13个县(市)镇村志编纂工作方案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陆续出台,吹响“抢滩”的集结号。

一是摸清水情,细划航道。对全州村落数量、基本情况以及修志条件进行全面摸底后,决定分“两步走”,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开,梯次完成”形式,结合实际分批下达“过河”任务:2021—2023年底为试点编纂期,由各县(市)自定试点数,全州共规划编纂32部村志。2024—2025年底为全面推开期,锚定牧区4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5%的编纂覆盖率,其余县(市)10%的编纂覆盖率实施。2023年底,全州编纂完成38部村志,超额完成试点编纂任务。

二是把舵定向,精准下篙。2022年初,州地方志系统确定“1335”工作思路,“1个目标,3个主责,3个服务,5个好”为“十四五”时期全州地方志工作把准“定盘星”,其中“推进好乡(镇)志、村志编纂”位列“5个好”之一。2023年,全州开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阿坝州“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情况专项调研督导,村志试点编纂情况被单列在送县(市)主要领导的情况反馈单中,争取到党委、政府更多重视与支持,解决了工作中“船”的问题,如工作推进滞后的一个农区县,在调研督导后,赓即成立了专班,下拨了编纂资金。

三是同心齐力,撑竿拉纤。2023年,全州村志试点编纂开始冲刺KPI,浅滩难行,为充分激发冲锋力量,编纂工作被州委、州政府纳入县(市)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州地方志办每月根据各县(市)进度条,拉排名、提建议,形成专题信息,报州分管领导,送县(市)政府,推动“条”往“块”上走,倒逼催更,成效显著。2024年,全州村志编纂工作进入完成试点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州地方志办从“一盘棋”思想出发,明确“抓住第三轮修志契机,采取1+N的形式,将截至2028年的全州村志编修目标任务纳入其中”的编纂思路,让县(市)有“劲”更有“径”。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划得快是勇进动力。奋楫逐浪,赛龙夺锦就是与时间赛跑。早在2017年,全州就开展了一次地情摸底工作,其中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在摸底后不久,遭遇高位顺层山体滑坡,100余人被掩埋,整村搬迁重建,地情摸底留存下新磨村的根与魂,很多访谈与照片已成绝版,为日后村志编纂提供气血基因,这是不幸中的万幸。金川县业隆村位于新建水电站淹没库区,将成为未来高原的“亚特兰蒂斯”,2021年,村民自发梳理出业隆村志资料长编,抢救性的修志只为即将消逝的故园寄予纸墨心间,以期更加美好的未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合格的艄公会用巧劲击桨提速。2021年起,建立全州村志编纂工作推进先进单位通报表扬制度,促成你追我赶的氛围。2024年1月,镇村志编纂先行者汶川县站上了2024年度全省地方志工作会的发言席,作题为《用心念好“四字诀” 用情编好镇村志》的经验交流发言。各县(市)开始试点后的急行军,不断提水平、精进度、优质量。

取法于上,做硬扎的打铁人

打铁伴鸿炉,贡艺必精苦,村志把农耕文化的传承传统与现代乡村特色文化的熔铸缔造一志全彰,编纂上就似打铁,动真碰硬高标准,千锤百炼出精钢。

一是确保技艺过硬。打铁还需自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工。乡镇是村志编纂主体,涉编人员基本是修志新手,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的业务指导是最佳“辅助”,畅通“省—州—县—镇—村”双向沟通渠道,通过手把手、面对面、“大屏幕”“小屏幕”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指导。2022年,省地方志办从全省地方志专家库中抽取2名修志专家为全州乡镇志、村志编纂培训会授课;金川县邀请州、县地方志部门及省级专家参加《二甲村志》评审会,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汶川县录制本土专家授课视频,在全州推广分享。成熟的编修成果是最优“参考”,将村寨民族志《羌在增头》作为本土参考教材送到乡镇村;购买《毛家沟村志》《白沙村志》《后口村志》《三元里村志》《拦车村志》等村志供学习借鉴。有情怀的各界人士是最强“外援”,众志成城、众手成志,全州陆续成立了11支“编外”队伍,吸纳熟悉乡情村情的老同志、本土知识分子、方志爱好者74人,老中青各阶段力量投入这项时代变迁物证征藏工程,聚智汇力,村志编纂不再孤身走暗巷。

二是确保选料过硬。村史民情,人间烟火,汇集成一汩汩回望生命来路和血脉流向的乡愁。为让村志拥有铁的硬度,货真价实、百炼成钢,通过翻部头、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烂笔头,坚持史料记载和现实取证结合,以全面查阅档案为主,高度重视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的搜集,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力争不漏任何微观资料。深挖细选乡村文化生长发展地的人事更迭、今昔流变,姓氏渊源、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百姓民生、族谱家训、文化习俗入志,勾勒出记忆里一个个热气腾腾的乡间村里。截至2023年底,全州共走访群众约3.8万人次,翻阅档案13万余本,收集文字资料58万余份,图片资料5万余幅,多媒体资料0.9万部,实物资料0.75万个(套),汇集成为38部乡土记忆。

三是确保火候过硬。赤铁灼灼,让铁有了硬度也具备温度,村志让地图上寥寥之名有血有肉起来。所谓百炼钢也可绕指柔,精品佳志才能共情于读,提供“来处即归途”的情绪价值,触拨灵魂深处的乡土内核。严格志稿评审,烧好“四把火”炼就精品村志:一审回火—编辑部内部审读志稿初稿;二审正火—县(市)地方志工作部门、保密、民宗等相关部门评审;三审淬火—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正式送审稿;四审退火—根据地方志办评审意见,修改形成终审稿;推进村志编纂“试点”向“示范”迈进,开启“量变”向“质变”跨越。

独守其味,做高明的豆腐匠

村志是“小志”,村志编纂是个细活,阿坝州1090个行政村在建制历史、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各美其美。坚持志体,打“特色牌”,围绕各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碰撞两条主线,突出历时与共时地情文化的“小而精”“小而全”,色香味俱佳,方能脍炙人口。

一是善于提香。磨浆是提味的关键,村志编纂中篇目设置就等同于此。立柱架梁,都需精打细磨,突出个性,兼顾一般,提纲挈领地突出“香味”。《班佑村志》立足“红军过草地第一村”的实际,设置“红色史诗”篇,下设“长征足迹”“革命教育基地建设”“红色地标”“红色故事”章。《西索村志》围绕卓克基土司官寨文化旅游景区为“特色住宿”单开一章,“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和现代旅游服务碰撞出独有的火花。《二甲村志》在“人口”篇下置“族称姓氏”,传承金川家谱文化。

二是专于聚味。点豆腐卤水是关键,凝聚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众集体气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地方特有记述,用独有的方志感知力,产生奇妙的文化认同效应。《蚕丛村志》抓住“蜀侯蚕丛”源流,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不再是传说,呈现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萝卜寨村志》呈现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悠远厚重的古羌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汶川甜樱桃等产业,着力绘就“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松坪沟村志》则从自然山川中勾勒、村寨环境中列举出“小九寨沟”松坪沟的美丽生态,以及催生的“美丽经济”。

三是乐于增色。阿坝州很多村落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志书的排版与装帧设计上以此渲染,有锦上添花之效。马尔康村志纷纷在封面选用全国独特的建筑体照片,体现嘉绒藏族特色,如《从恩村志》亮出邛笼式“克莎民居”图片,《直波村志》则采用“中国的比萨斜塔”直波碉楼出战,添彩吸睛。若尔盖县村志统一采用“若尔盖县乡镇村志丛书”的16开装帧规格,封面志书名称下配藏文,加各村宣传Logo,采用藏族吉祥八宝纹饰;封底印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示和鲁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名言,突出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

(此文系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在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上的交流材料)

来源: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