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2-11-30 00:10:11

2011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要点

作者:谢鑫 发布时间:2011-08-04 14:02:2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1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抗震救灾志和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的关键之年,全省地方志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抓住机遇,高位求进,加快发展,联动推进抗震救灾志、第二轮三级志书、年鉴编纂,推进地方志资源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促进地方志工作更好地为“两个加快”、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服务。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增强使命感

全省地方志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重大部署上来,要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找准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强力推进四川地方志工作服务于四川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省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的重大机遇,各级地方志部门和地方志工作者要抢抓用好机遇,挑起摸高,主动作为,服务大局。

二、坚持依法修志,健全地方志法制建设

2011年,各级地方志部门要继续深化两个《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认真总结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和《实施办法》的经验办法,加强规范性文件、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清理工作。省志编委将按照省人大、省法制办的要求,完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实施办法》的修改工作;将制定有关省志质量标准、出版标准、年鉴编纂、旧志整理等规范文件。各级地方志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对各地依法修志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视察,为依法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坚持重点突破,完成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

2011年是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的攻坚阶段,要继续做好为国务院抗震救灾志提供资料、初稿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各个分卷要全面完成编纂任务,6个重灾市(州)及39个县级重灾区要有序推进编纂工作。省志编委要继续加强对各牵头单位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制定有关抗震救灾志终审标准,开展志稿审定出版工作。各级各部门牵头承编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编纂工作领导,切实做好志稿总纂、评议修改、送审出版工作。2011年,省志编委将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文献选编》的审定出版。

四、继续加强三级志书编纂工作

2011年是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工作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总体工作进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编纂进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志、市县志三审验收办法和质量标准的要求,组织好志稿评议修改工作。省志编委要加大对省志分卷和市州志编纂工作的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各市州地方志部门要加强市、县(区)志编纂指导,确保编纂工作顺利推进。省志编委要加强省志出版印刷管理,统一规范省志体例,确保志书语言文字、文风规范统一,严把出版编校印制质量关。

五、加强指导管理,切实推进年鉴编纂工作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做好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省志编委将制定年鉴编纂规范,举办年鉴编纂人员培训班,切实加强年鉴工作编纂指导。四川年鉴社以及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年鉴编纂质量意识,加强年鉴栏目及内容完善充实工作,在可读性、实用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按四川年鉴社组稿要求,按时提交《四川年鉴》所需资料。各市(州)、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要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有条件的省直部门也要适时开展部门(专业)年鉴编纂工作。

六、大力加强地方志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建设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地方志资源建设,按照《四川省地方志资料信息工作规定》要求,加强志稿以及地方志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工作要做到管理有序、保管安全、便于利用。要拓宽收集渠道,做好对纸质、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照片等不同门类、不同载体资料的收集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口述历史、旧志、家谱、族谱、名人名作、重大事件等资料的收集。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抓住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机遇,开发各类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地情资料,编纂特色志书,服务中心工作。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要积极利用地方志资料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地方志资源宣传服务社会工作。要整合资源,加强与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党史办、学校、企业等协作。要根据《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发掘旧志资源,抢救保护、整理出版珍贵旧志。

七、加大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力度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按照《四川省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加大地方志“三网一库”(互联网站、党政网、办公网、数据库)建设力度。已建网站要完善栏目建设、服务功能,加强网站间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要做好计算机数据库网站的安全保护和保密工作。对出版的地方志资料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新出版的志书和年鉴等地情资料应配光盘。要稳步推进地方志资料目录、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单位还应推进照片、录音录像、旧志等专题数据库建设。2011年省志编委将进一步完善地方志资源网站,加强对全省地方志网站建设指导。

八、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加强地方志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志稿评议等多种形式,活跃地方志学术理论研究气氛。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今年省地方志协会要完成协会换届工作。《巴蜀史志》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要丰富内容,不断提高质量。要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促进地方志理论发展的路子。省志编委要加强对地方志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九、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委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地方志工作“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做到与中央和省上的规划建议相衔接,与地方志部门的工作职能相一致。要将五年中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方志馆建设、网站建设、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纳入规划予以安排,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各级地方志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把方志馆库建设、旧志抢救保护、地方志信息化和资源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地方志的投入。切实加强地方志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地方志机构,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干部、人才保障。各级地方志部门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大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积极借助和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