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3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2024-07-08 15:05:51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03期(总第598期)

发布时间:2023-12-28 14:09:19 浏览次数:541 【字体:

【市州动态】

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

为持续巩固深化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及“当年卷当年出版”成果,切实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法定职责,全省各地积极推进地方综合年鉴2023卷编纂出版。

截至12月27日,泸州市、广元市、遂宁市、宜宾市、甘孜州、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沿滩区、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米易县、盐边县、古蔺县、德阳市旌阳区、德阳市罗江区、绵竹市、绵阳市科技城新区直管区、梓潼县、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昭化区、广元市朝天区、苍溪县、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市金口河区、井研县、沐川县、南充市高坪区、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宜宾市叙州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市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珙县、屏山县、岳池县、大竹县、万源市、巴中市巴州区、巴中市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雅安市雨城区、芦山县、会理县、会东县、美姑县已完成公开出版。


成都、广元、乐山、眉山等地领导对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12月20日,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在市地方志办《关于“志成都·知未来——方志进高校”系列活动相关情况的报告》上对活动进行肯定性批示。

12月1日,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筱柳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88期)刊载“‘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10万”批示:成都方志在传承城市记忆,宣传方志文化方面有特色有内涵,请继续努力!

12月5日,成都市委副书记陈彦夫在市地方志办《关于成都“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历史基因解码研究的报告》上批示:该研究报告很有价值,史料翔实,逻辑清晰,分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宝库丰厚资源,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地方志办要多做贡献!

12月7日,成都市副市长陈志勇在市地方志办《关于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的报告》上批示:感谢市方志办的各位同志!大家自觉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所开展的研究围绕中心、助推发展,丰富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工作路径,很有意义、很有参考价值!望继续深化研究,更好发挥资政、育人、促发展的作用。

12月23日,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杜海波在市地方志办《关于在机关讲好成都历史故事的专报》上批示:地志办在“四库”建设、重点课题调研、机关大讲堂、大运会筹办等工作中,立足本职、主动担当,切口找得准、工作有成效,感谢大家,感谢支持。望再接再厉,更多彰显“方志”特色,更多发挥“方志”功能!

近日,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撰写的资政文章《关于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融入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建议》上批示:送国斌、蒙宇同志阅。此建议很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龙兆学批示:该建议很值得学习、研究,在建设过程中吸纳。

12月12日,乐山市委书记马波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2期)刊载“全省各地积极做好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批示:请赖俊同志阅处,对全市各地做好该项工作再次提出要求。12月13日,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批示:同意,按书记批示精神落实。道鸿同志并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牵头,按照书记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加快推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我市地方综合年鉴出版任务。

12月13日,乐山市委书记马波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报送的《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送赖俊同志阅处,进一步加强指导和领导,推动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更好发展。12月14日,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批示:道鸿同志并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牵头,积极会同相关单位,按照马波书记批示要求,守正创新、担当实干,奋力书写“续脉、存史、资政、育人”新篇章。

12月19日,乐山市委书记马波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4期)刊载“四川推出首批‘四川精品年鉴’”“乐山市沙湾区积极推进乡镇志编纂”批示:请赖俊同志研处。感谢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对乐山的指导和支持!12月20日,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批示:建议道鸿同志并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牵头,按照书记批示要求,持续争先创优、打造精品,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扎实推进乡镇志编纂各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出版任务。

12月18日,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雷建新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入选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四川精品年鉴”的通知》上批示:请马波书记、光浩市长、赖俊部长阅示。成绩可喜、来之不易!建议市委市政府依法依规予以表扬奖励。12月1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批示:拟同意。12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光浩批示:祝贺!应予奖励。12月25日,市委书记马波批示:表示祝贺!同意光浩、赖俊、建新同志意见。

12月14日,乐山市委副书记陈扬杰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报送的《关于推动全市村史馆建设的基本思路》上批示:原则同意党史办工作意见。此事请市委农办牵头(党史办作相关具体工作),搞一个村史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建多少、在哪些村建、如何建等等,要具体化。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等问题,请梦胜同志商相关方面落实。送晋辉、道鸿同志阅办。

12月15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公布首批四川年鉴精品工程“四川精品年鉴”名单,《广安年鉴(2023)》成功入选。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波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入选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四川精品年鉴”的通知》上批示:可喜可贺!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襄渝批示:值得点赞!

12月20日,眉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赵金霞赴眉山史志馆调研指导。赵金霞对市史志编纂中心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再接再厉,力争眉山史志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充分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做好历史的记录者、宣讲者、传承者。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挖掘眉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聚力“三市一城”建设做好史志资政工作,为推进眉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史志力量。

近日,广元市朝天区委副书记郭蕾在区地方志编纂中心撰写的资政文章《朝天川陕苏区时期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的SWOT分析及对策思考》《大蜀道文旅资源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调查研究》上批示:该报告情况清楚,史料翔实,分析方法科学严谨,具有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坚持“以文望旅、以旅彰文”,从强化保护传传承,创新活化利用机制着力,擦亮“大蜀道”金字招牌,打造朝天生动实践。

近日,广元市昭化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静在区地方志编纂中心撰写的资政报告《我区地方志工作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上批示:这篇文章指出了我区当前地方志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值得相关部门研究思考,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前瞻意识,以对今人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组织开展好本地本单位的志史编修工作。

12月21日,剑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权友明专题听取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汇报后,对剑阁史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剑阁县坚持高标准、快节奏、严要求工作作风,志鉴编纂、史志资政、信息宣传、品牌打造等工作推进有力有效,特色亮点突出,工作走在全市县(区)前列。权友明要求,一是要持续发力,盯准年度目标冲刺。必须全力以赴找差补短、抓落实,高质量完成目标责任考核各项任务;二是要提前发力,精心谋划明年工作。全面做好信息宣传、《剑门豆腐图志》《剑阁年鉴(2024)》等编纂工作;三是要重点发力,启动扶贫志编纂工作。科学谋划、快速拟定编纂工作方案、组建编纂队伍、落实编纂经费。

近日,长宁县政府副县长孙勃一行到梅硐镇调研史志工作。孙勃强调,要以守责有为的思想抓好全县史志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史志工作质量,做到“甘之如饴守清贫,久久为功立史志”;要积极思考史志文化如何融入旅游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长宁县将积极搭建平台,做好史志文化资源转化,为长宁品牌建设提供支撑;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挥好史志“存史、育人、资政”作用,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遗址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把长宁建设成为宜宾区域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做出贡献。

近日,广安市广安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向区政府报送《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晓波对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出。何晓波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与“魂”,而方志文化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安区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家乡,红色基因明显,巴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史志的记录者、传承者、宣传者,方志人要积极融入到奋力建设现代化广安的新征程,结合省委十二届四次会全精神,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作贡献。

近日,平昌县委书记张勋在县地方志办公室撰写的《地方志部门的神圣职责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上批示:县地方志办结合自身职能在主题教育中认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成果丰硕,值得学习和推广。 在《巴山美村 父亲原乡》上批示:县志办深度挖掘“父亲”文化。面对著名油画《父亲》,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大巴山农民。希望县志办进一步深度挖掘平昌本土文化,多出精品。

12月7日,汶川县召开第三轮县志编修启动暨培训会,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李建军对第三轮县志编修作出批示:我县修志工作有光荣的传统和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此轮修志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可喜可贺。望进一步总结经验,细化责任,整合力量,早日完成修志任务,在“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上出实效,在县志编修工作中扛红旗、争第一。


成都积极推进新时代地方志资料收集工作

近年来,成都市地方志办树牢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工作理念,认真做好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服务新时代中彰显地方志工作价值和功用。

一、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机制

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全市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和《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在《意见》《规划》中,均将地方志资料收集列为重点工作,明确要求“健全和完善资料收集制度,大力拓展资料收征集的范围和渠道,到2035年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巴蜀文献收藏中心和地情信息发布中心”。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将“地志年鉴资料报送”纳入市级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地方志办将购买地方志资料列入部门预算常设科目。

二、注重借智借力,丰富方志资料

持续加强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借智借力做好古籍文献资料整理收集。整理出版巴蜀历史珍稀文献《蜀藏》、明天启《成都府志》《巴蜀珍稀乡土志汇刊》《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日本藏巴蜀稀见地方志集成》等古籍文献50余部。2022年7月,《蜀藏》入藏国家版本馆,是成都唯一入藏国家版本馆的地方文库类书籍。与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先后合作出版《成都精览》《新说四川方言》《成都改革开放志》等地情书籍,收集《民国时期的老成都》《四川大学史话》《成都百年风物》等巴蜀历史文化书籍千余册。

三、强化沟通联系,共享方志资料

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川省委关于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对接重庆市和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分别签署《地方志部门资源交流共享框架协议》,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地方志资料共享联盟。与重庆市地方志办交流互鉴,共同编纂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与德阳、眉山、资阳轮流举办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发展联席会议,常态化开展资料互换,成果共享。收集《万历重庆府志》《重庆三峡移民志》《德阳县志》《眉山古迹钩沉》《资阳交通志》等志书资料600余册。

四、突出联合联动,收集方志资料

出台《成都风土人文丛书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发动区(市)县地方志机构力量,树立精品意识,挖掘在地文化,出版《简阳地名拾闻》《青白江工业史话》《桂湖楹联》《彭州茶》《舌尖上的龙泉驿》等成都风土人文丛书40余部。推动成华区地方志办联合区委宣传部出版《成华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包括20部地情书籍,涵盖全区14个街道和6个文化专题。与图书馆、博物馆、文联、档案等系统单位加强联系,主动对接,及时收集资料。在市文联举办“艺荟天府艺术节”,市档案馆举办“方寸之间图说成都”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宝树繁花”家谱展、四川省方志成果展等活动,展览期间,及时做好沟通对接,收集整理相关纸质、电子资料。把握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在蓉举办契机,主动与组织单位对接,建立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进驻,广泛收集申办、筹办、举办等各环节文字、图片、音视频、书籍等资料。

五、发动社会力量,汇聚方志资料

充分发挥成都市地方志学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学会换届,聘请专家顾问,吸纳个人会员170余名,与市作家协会、市历史学会、市教育学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包括资料分享等方面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加强资料建设。2023年,成都市委宣传部评选的“成都市十大藏书家庭”中,成都市地方志学会3名专家和会员入选。在地方志学会专家和会员中积极开展地方志资料捐赠活动,今年以来成都方志馆共接受捐赠书籍和资料500余份,音视频资料600余份。

六、抢抓时间节点,征集方志资料

分类梳理地方志藏书,形成抗日战争、抗震救灾、改革开放、党史学习、三国文化、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藏书专题20余个,结合群众需求,分设专题展陈。

在抗震救灾、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专题征集、学术研讨、书目推介等活动,提升成都方志馆影响力,推动地方志资料专题征集。在“5·12”抗震救灾纪念日,举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专题书目推介”,接受社会捐赠书籍100余套。在“抗战胜利78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纪念日,开展“成都方志馆抗战文献发布”“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活动暨成都方志馆藏品捐赠仪式”活动,接受李家钰、饶国华等抗战将领后人捐赠资料200余份,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在黄金时段播出相关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目前,成都市地方志办已与全国地方志系统、党史系统、档案系统、图书馆系统、博物馆系统等400余家单位建立资料交换机制,与成都市地方志学会、历史学会等600余名会员建立捐赠和交换渠道。今年以来,成都方志馆接收捐赠书籍3600余册,实物和电子资料1500余份。


岳池县积极开展史志“七进”

今年以来,岳池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围绕史志部门主责主业,通过开展史志宣讲、赠送史志书籍、提供史志查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史志“七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岳池地方历史文化。

一是组织史志宣讲活动。全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朗读、讲党课、地方文化宣讲等活动20余次,让群众更加熟悉岳池本地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了解家乡、喜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是开展史志书籍赠送活动。积极向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捐赠《岳池县志》《岳池年鉴》等史志书籍,为高校专家学者研究岳池提供资料参考。向县委党校、县档案馆、县侨联、岳池城关中学等单位等赠送史志书籍,全年累计向县内(外)50余家单位赠送史志书籍2000余册。

三是提供史志文化服务。日常开放史志资料查阅,为史志爱好者、旅外乡友免费提供史志书籍30余册。积极为县政协、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公安局等单位提供相关领域史志资料查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史志支持。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03期(总第598期)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