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4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9期(总第704期)

发布时间:2024-10-08 08:47:35 浏览次数:361 【字体:

【特别关注】

打造高素质队伍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省地方志系统开展干部大培训

地方志,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1989年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20142月在首都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抓好新时代修史修志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围绕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通过开展干部大培训,推动能力素质大提升,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为履行好地方志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的时代重任,更好地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强化思想淬炼 筑牢政治忠诚

欲事立,须是心立。2018年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通过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打造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

全省上下坚定把学思想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紧紧围绕党中央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实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地采取理论学习、支部学习、专题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等,引导全体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省地方志办先后在大巴山干部学院、凉山彝海结盟党性教育学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泸州市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举办全市党史地方志业务专题培训班,强化思想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德阳市确定每周一为固定学习日,开展党员干部会前一课、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水平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雅安市在大巴山干部学院举办全市党史和地方志专题培训班,传承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增强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南充市举行学习强国知识竞赛,营造以赛促学、以学促做、融会贯通的浓厚学习氛围。甘孜州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定桥分院、浙江省乐清市委党校开展石榴籽·心连心 浙甘人民一家亲”2023年浙——甘孜州党史地志业务骨干交流交往交融活动,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加强干部红色教育、廉政教育。

夯实业务培训 培养行家里手

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全省地方志系统大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为高质量做好志鉴编修打下坚实基础。

省地方志办制定出台《〈四川省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四川省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四川省乡镇(街道)志、村志参考凡例》《四川省乡镇(街道)志、村志行文通则》等指导性文件,为规范业务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先后召开川北、川南地方志工作会,分片区对370余名志鉴编纂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召开全省第三轮志书暨精品年鉴与镇村志编纂培训会,围绕三轮修志主题召开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会,召开《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简称两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就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写、《四川年鉴》供稿开展集中培训3场次,累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为高质量推进三轮修志、两志及综合年鉴编纂做好资料准备、人员储备。

各地常态化开展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全省重点工作部署,积极抓好三轮修志、两志、镇村志、大事记、教育志鉴等编纂培训,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泸州市、自贡市、德阳市及旌阳区、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及营山县、眉山市、广安市及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阿坝州及松潘县、凉山州及德昌县、昭觉县,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绵阳市游仙区及盐亭县、广元市利州区、乐山市五通桥区、峨边县,宜宾市南溪区、通江县、小金县、雷波县等地领导亲临会议指导。

20241月以来,成都市召开全市年鉴质量提升培训会、全市镇村志编纂培训会、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志评审验收业务培训会,成德眉资地方志系统900余人次参训。自贡市、南充市、资阳市及所辖县(市、区)均就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开展培训指导。德阳市2021年起常态化开展镇村志编纂业务培训,已开展市本级培训2场次,全市范围培训3场次,6个县(市、区)开展业务培训指导30余次;德阳市旌阳区2019年启动第三轮志书编纂以来,组织集中培训5场次,分口指导初稿编纂和资料审查数百次。绵阳市将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培训、专业年鉴培训、县级年鉴审查交流培训等统筹结合起来,并多次举办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业务培训,实地开展点对点培训指导。广元市召开市县(区)扶贫志编纂业务培训会,培训业务人员500余人次。遂宁召开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培训会,并实地指导综合年鉴及《沱牌舍得志》等编纂工作。内江市召开教育志鉴编纂工作专题培训会,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有关负责同志430余人参加培训。广安市及所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就扶贫志,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或精品年鉴编纂开展培训10场次,参训人员1300余名。乐山市开展覆盖全市各部门(单位)、地方志系统的大规模部门(行业)年鉴和大事记编纂工作专题培训。宜宾市有针对性地分片区开展乡镇(街道)、村志编纂业务培训,并就纳入宜宾市特色村志丛书的开展重点培训,高县举办扶贫志编纂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达州市召开全市编纂业务培训会,就年鉴编纂实务常见问题及处理、镇村志编纂等内容开展培训;达州市达川区、渠县分别开展镇村志、扶贫和全面小康志编纂专题培训。巴中市及各县(区)采取制作编纂业务视频、举办专题培训会、点对点业务指导、分片下沉蹲点指导、编纂问题现场解疑等方式强化镇村志编纂培训指导;平昌县就扶贫志、教育志鉴、大事记编纂等开展专题培训5场次。

注重素质提升 助力三个服务

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志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实践本领,才能更好适应新时代、服务新时代。

省地方志办把握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2018年、2023年两次召开全省地方志宣传工作培训会,在全省性培训中设置《新时代新媒体的新场景应用与实践》《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地方传统文化建设与思考》《5G时代的方志数字化与数字化方志》《有声政务电台如何有力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等专题课程,着力提升干部宣传服务水平。组织省市地方志专家录制《文化视野中的地方志》《市县级志书编修工作操作程序概要》《大事记编写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11门课程,公开出版发行全国首套系统性地方志视频教程《四川方志讲堂》,高效便捷实现全员大培训。

成都市组织成德眉资4市在浙江大学举办一体共进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智慧方志专题讲座,提升干部数字思维,激发创新创造能力。攀枝花市以方志大讲堂形式就志鉴编纂、信息撰写、文化宣传等开展专题培训10场次。德阳市邀请专家就地情书籍编纂进行专题培训,仅2023年开展培训10余次,相关部门人员200余人次参训。绵阳市每两年召开1次全市党史地方志宣传教育干部培训会议,每年组织12次公文、信息能力素质培训,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干部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工作实践能力。广元市创新开办史志干部赋能培训班,除邀请专家授课外,实行全员讲课,做到每周一讲、每月一训。内江市召开史志宣传信息工作培训会,各县(市、区)史志部门分管同志、宣教工作负责同志参训。乐山市举办为期3天的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业务培训班,设置综合年鉴质量提升、镇村志编纂、资政报告撰写、史志宣传教育等7专题课程。眉山市举办史志系统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针对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等开展培训。巴中市举办党史方志信息工作培训会,邀请专家就信息、新闻稿件等撰写开展培训指导。阿坝州制发《大兴调查研究着力提质强能工作方案》走深做实调研问计”“沉底问政”“走访问需,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探索经验,提升本领,强化能力。南充市嘉陵区制发《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及常见公文写作培训计划》,围绕公文写作、对外宣传等开展培训6期。宜宾市兴文县定期开展信息通讯写作能力培训。

拓展培训形式 锻造过硬本领

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通过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实效,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本领。

省地方志办把握全国地方志系统培训契机,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业务培训班,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丛书编纂业务培训班,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全国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编纂研修班等;集中组织收看第七、第八、第九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全省地方志系统2000余人次参加线上培训。组织全省地方志系统在线收看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系列宣讲活动,方志干部7000余人次参加。2021年以来,选派专家、业务骨干到省直部门、市(州)、县(市、区)开展专题授课或业务指导100余次。2023年起,有序开展市(州)、县(市、区)干部到省地方志办顶岗锻炼工作,3批次9名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升。

2022年起,成都市创新开办地方志系统业务提升网络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培训,参训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者达4000余人次。自贡市采取市、县(区)“1+7”一体化联动模式开办“‘贡半月谈方志讲堂,成功举办17期;泸州市开设酒城初心·史志讲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地方志知识等讲授30期;内江市创办史志青年讲堂,举办专题讲座6期,通过实践锻炼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方志文化宣讲队伍。德阳市印发《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文件资料汇编》,供各县(市、区)及规划编纂镇村学习。雅安市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形式,每年分期分批对110余个部门(单位)撰稿人员开展年鉴编纂业务培训指导,并派员深入各县(区)延伸指导300余人次。眉山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干部培训,2023年以来,邀请中志办、兄弟省(市)及省地方志办专家到眉山开展业务培训4场次;2021年以来,组织全市地方志系统干部到成都、乐山、雅阳等市(州)学习交流乡镇(村)志编纂工作20余次,组织10余人到苏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2021年以来,乐山选派优秀业务骨干,深入市中区、井研、沐川等区县授课20余次。南充市常态化开展综合年鉴编纂业务培训,并结合实际,以编制高质量培训PPT,录制音视频,通过工作微信群督促指导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资阳市组织工作人员到成都、德阳、乐山、眉山、雅安等地开展学习交流;市县两级均就年鉴篇目设置、镇村志编纂等加强实地业务指导。阿坝州组织专家录制乡镇志、村志编纂教学视频,打造线上+线下培训模式。自贡市高新区实行培训任务清单制管理,并将地方志年鉴业务培训纳入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目标考核任务。宜宾市翠屏区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点对点指导、先进交流多种形式加强编纂业务培训。巴中市巴州区创办史志讲坛,针对干部需求,计划每季度举办专题培训一次,打造史志干部培训品牌,第1期已培训干部110名;2023年以来,巴中市恩阳区利用每周工作例会,已组织开展方志大讲堂业务培训会37次。

队伍强则事业兴。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的方志干部队伍推动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好、劲头足、步伐稳。2018年以来,全省地方志工作志鉴质量实现跃升,存史作用充分彰显,资政育人成果丰硕,方志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连续3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肯定批示。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崔唯航,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均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全面肯定。省地方志办工作先后获得省领导批示37次,市县领导批示地方志工作1000余次。全省91部地方综合年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奖,其中9部获评特等年鉴;4期《巴蜀史志》专刊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活动推荐期刊。全省建成方志文化阵地1845,建成四川方志云,上线志鉴书籍3570余部四川省情网访问量4.87亿次,独立访客6641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达47万名,成都方志公众号粉丝突破30万名,全省地方志系统多个新媒体平台成为知名的历史文化传播平台。四川地方志精品志鉴、史志期刊、地情文献、网络媒体、文化宣传、活动场馆、资政辅治七大品牌打造已初具规模。

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地方志事业赓续发展。全省地方志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建强方志人才队伍,不断夯实人才保障,持续打造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过硬干部队伍,以深化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地方志办)

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圆满结束

919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发布《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评选结果通告》,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圆满落幕。自2024425日启动至2024825日报名结束,大赛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北京、江西、广东、江苏、吉林、河南、湖北、云南、山东等十余省的参赛者热情参与,共收到3400余件参赛作品。

本次大赛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四川省青少年新媒体中心承办传承巴蜀文化,诵读中华经典为主题,旨在通过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人民网、中国网、未来网、中国新闻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纷纷报道宣传赛事信息,为大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发现和挖掘优秀朗诵人才,大赛邀请了由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专家、省市广播电视台资深播音员主持人、高校教授、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共同组成评审组。经过严格公正的评选,共有534件获奖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幼儿组获奖作品31件,少儿组获奖作品320件,青少年组获奖作品103件,成人组获奖作品80件。同步评选出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巴蜀史志文化宣传员,以表彰部分参赛选手在推广和传承巴蜀文化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广大青少年在朗诵艺术方面的才华和潜力,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部分参赛选手留言表示,希望组织单位接下来能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开门修志的工作理念,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使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社会功效得到充分发挥。省地方志办将继续通过主办、参与形式多样的史志主题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贡献方志力量。

(省地方志办)

请点击查看原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9期(总第704期)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