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5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41期(总第773期)

发布时间:2025-04-28 08:48:56 浏览次数: 【字体:

【特别关注】

提升教育志鉴编纂质效 筑牢教育强省文化根基

省地方志办 教育厅积极推进全省教育志鉴编纂

按《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志鉴编纂有关要求,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积极谋划推动教育志鉴编纂工作。全省教育和地方志系统加强协调,注重谋划,有序推进2024年全省编纂出版教育志鉴161部。

一、主要做法

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根本性事业,编纂教育志鉴以方志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青少年传承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厅省地方志办开全国之先河,在全省推进教育志鉴编纂,为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支撑

精心谋划,安排部署有序有力。一是强规划约束。2022经省政府同意省地方志办制定《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将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志鉴编纂纳入规划;在组织实施中,省地方志办全力支持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全省各部门行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志鉴编修。乐山市将教育志鉴编纂纳入《乐山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和地方志年度工作要点。二是强制度安排。202311月,教育厅省地方志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志鉴编纂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教育志鉴编纂工作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作出明确安排。截至2025425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阿坝15个市(州)联合教育部门制发文件,安排部署教育志鉴编修工作,形成工作制度。

悉心统筹,上下联动保障有力。省级层面成立由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其他领导及厅领导任副组长的四川省教育志鉴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省地方志办加强对全省教育志鉴编纂工作指导和督促,将教育志鉴编纂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各地成立教育志鉴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健全完善推进保障机制。

用心推动,志鉴编纂见行见效。各地教育部门地方志部门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动员会等方式,扎实推进编纂工作。202312成都召开全市教育志鉴编纂工作推进会,部署开展教育志和学校志编修试点。内江市教体局先后三次在全市开学工作会议上进行动员部署。2025415日,资阳市委书记元方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史志工作汇报对教育志编纂作出指示,要求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按期推进教育志编纂工作截至2025425,成都、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眉山、资阳等召开工作推进会(培训会),推进教育志鉴编纂。

目前全省教育领域志鉴编纂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16《四川省志·教育志》在全省第二轮省志序列中率先高质量出版《四川教育年鉴》《成都教育年鉴》等逐年编纂出版并多次获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2024年,成都启动6部教育志和44部学校志编纂广元启动16部学校志编纂内江392学校7个教育主管部门纳入编纂清单。巴中启动编纂教育志鉴140余部,完成初稿并送审60余部攀枝花启动编纂教育年鉴2部。

二、成效亮点

携手各方力量,构建教育志鉴编修跨界合作新模式。各地积极拓展志鉴编修模式探索出一条凝聚部门合力、彰显方志魅力、充满生机活力的志鉴工作新路径。如,成都市地方志学会、成都市教育学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携手,构建以学会为依托,跨界合作、资源融合、专业化推动修志的新机制,启动首批18所中小学校史志鉴编修共建行动。202411月,在中国地方教育史志学术年会上,成都陶行知研究会以以史为鉴望见未来——成都市中小学史志跨界推进为题作案例分享

强化行政推动,完善教育志鉴编纂保障。各地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细化教育志鉴编纂激励措施,加强建章立制。广元将教育志鉴编修等工作列入对县(区)、市部门五拼五比五争先行动加(扣)分工作台账,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结论挂钩。巴中把教育志鉴编纂纳入地方志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全覆盖督查落实全省教育志鉴编纂如火如荼开展。

强化质量建设,提升编纂工作质效。强化制度机制保障。2018年以来省地方志办制定《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出台一系列质量规范性文件加强志鉴质量建设。市县地方志部门加强教育志鉴编纂业务指导严格按《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四川省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四川省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试行)》要求与教育部门一起切实做好教育志鉴篇目设置、资料收集、文稿编纂等工作,倾力推出一批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教育志鉴优秀成果。

三、经验启示

凝聚合力是教育志鉴有效推动的关键。教育志鉴高效推进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部门的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做好教育领域志鉴编修,不仅是建设文化强省、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志部门深刻认识编纂教育志鉴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思想和行动自觉,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地方志部门常态化长期性合作机制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规范操作是教育志鉴高质量的保障。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在教育志鉴中,各地通过组建主笔交流群、召开研讨会等实现取长补短,完善内容和体例有机统一通过分享志鉴规范、优秀大纲、高水平理论文章和培训视频的方式,有力保障了志鉴质量。如内江市印发《内江市教育志鉴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教育志、学校志指导纲目的通知》,用于指导志鉴编纂基本流程,规范教育志鉴编纂纲目设计。

定期督促是教育志鉴持续推进的保证。省地方志办定期对各地教育志鉴编纂情况进行统计、督促,市县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编纂工作德阳市地方志办与市教育局建立督导组,及时跟进学校编纂进度,帮助解决编修中的疑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四川教育领域志鉴编工作目前呈现的可喜局面,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体现,是全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高度重视和务实推进地方志工作的体现,是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作为、创新作为的体现。下一步,全省地方志系统将会同教育部门认真总结经验,以质量为先,进一步抓好教育志编鉴编纂工作。

(省地方志办)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41期(总第773期)


终审:罗影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