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领导讲话>详细内容

刘玉宏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2016年9月11日)

发布时间:2016-09-11 17:26:00 浏览次数:1553 【字体: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经过一天半紧张有序的交流和研讨,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就要闭幕了。此次会议是全国方志界以方志馆为名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首次对全国方志馆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摸清了家底,认清了形势,交流了经验。会议重点围绕《方志馆建设标准》展开研讨,各位专家和同仁都对标准提出了务实的、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方志馆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方志馆建设的必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期间,我们还召开了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成立大会,组成了方志馆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在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成立方志馆研究会,可谓正当其时,收获很大。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江西省和景德镇市领导的大力支持,江西省副省长殷美根同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艺同志,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同志、市长梅亦同志、副市长熊皓同志亲自出席开幕式,殷美根副省长、梅亦市长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江西省方志办、景德镇市方志办的同志们为会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会议从筹备到顺利召开,也得到了各省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机构、副省级城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以及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方志馆,向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领导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同仁,向所有参会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会议的议程已经圆满完成,根据会议安排,我对这次会议作简要总结。

一、会议的特点

一是会议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会议安排了方志馆工作总结交流和成立方志馆研究会两个议题。首次方志馆工作会议在总结全国方志馆工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方志馆建设标准》为研讨标的,就是为了做好全国方志馆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成立方志馆研究会,目的是团结带领全国方志馆工作人员,发挥研究会的学术优势和智力支持,共同推动方志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两个议题目标一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为了切实提升全国方志馆的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会议虽然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但议程环环相扣,组织严密有序,内容主题明确,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发展提高的目的。

二是工作会议与研究会成立同步进行,收获很大。当前,全国各地方志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8月,全国地方志系统已经建立起各级方志馆400余家,其中国家方志馆1家、省级方志馆17家、市级方志馆90家、县级方志馆300余家,成为宣传、推介、展示地方志事业的重要阵地。但不可否认,目前各地方志馆建设还处于单打独奏阶段,方志馆建设还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标准,方志馆建设项目申报还没有一个可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出台一个国家级的《方志馆建设标准》是适应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指办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拟定了《方志馆建设标准》。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以此标准为主要研讨内容,就是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吸收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出台。为整合方志馆资源,提高方志馆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也需要有个组织、有个机构、有个研究平台。因此,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和方志馆研究会成立会议同步召开,表明方志馆工作者既有了组织,同时又明确了任务,可谓意义深远,富有成效。

三是参会人员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员近140人,大部分是各省方志馆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同时还吸收了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单位(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在高度专业性的同时,又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相信,坚持开门办方志馆,坚持方志馆与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专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一定会碰撞出新的、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一定会促进方志馆事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四是研读与研讨、典型发言与分组交流相结合,既深入又热烈。昨天下午,与会的各位代表利用了半天时间,对《方志馆建设标准》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提出了书面意见。今天上午,大家又分别参加了4个组的讨论。刚才有3个省、市的同志进行了经验交流,4个小组的召集人分别介绍了各组的讨论情况。可以说,这次会议采取研读与研讨、典型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既深入细致又畅所欲言的目的。从汇报的情况看,大家就各地实体方志馆的立项申报、三级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非常中肯、务实,且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国家方志馆将认真研究和吸收,尽快拿出一个更加完善、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标准来,待成熟后印发,以指导全国各地方志馆建设工作。

二、对方志馆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国务院出台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性文件,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文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和方志馆建设”这一总体目标。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方志馆建设”,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一项“官职”“官责”,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刚性任务。下一步,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紧紧抓住全面落实《规划纲要》这一契机,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多向当地政府和领导宣传请示,争取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切实让当地政府认识到方志馆建设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工作任务,比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将方志馆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之一,写进“十三五规划”,赋予了方志馆新的功能和使命。可以说,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是要努力将方志馆打造成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规划纲要》将地方志事业发展纳入了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将地方志工作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成为了实施国家文化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地方志工作是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方志馆作为推动地方志事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地方志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是公共文化中的重要一分子,理应成为公共文化展示的平台,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一张地方“名片”。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各地文化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方志馆作为一个公益文化服务机构,要积极配合当地文化强省建设,高举“方志文化”品牌旗帜,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品牌效应,努力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和地标性建筑。方志馆除了要打“文化”牌外,还要紧紧扣住“公益”二字。“公益”,就意味着它与社会、与百姓密不可分。因此,方志馆工作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只有向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才能吸引群众,让群众了解方志文化,也只有这样,方志馆才能走出“象牙塔”,走进群众生活,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采取内联外引方式,努力丰富馆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门办馆。

三是方志馆建设要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性。中指办制定《方志馆建设标准》只是为各地在方志馆申报立项、规划建设等工作中提供了一个遵循、一个范本、一个指南,绝不是要求各地建馆千篇一律。相反,特色和个性才是方志馆的立馆之本。地方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作为其物质载体的方志馆更应该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突出区域文化个性。既然名为“方志馆”,首先必须彰显方志的特性,在布展内容、形式设计等方面要打上“方志”的烙印,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方志馆”。其次,在突出方志特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区域特性。在申报立项、规划建设等环节,就要将地方元素融入到方志馆的建设之中,方志馆建设不能游离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要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心工作为目标。在展览展示、内容设计等环节,更要突出区域特性,地方历史、地方文化、民风民俗、旅游名胜等元素都要充分考虑。方志馆建设只有立足当地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才能打牢根基,才会枝繁叶茂健康发展。

四是要充分发挥方志馆研究会的组织引领作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不可否认,方志馆事业相对于古老的地方志事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大规模推进方志馆建设也还只有20余年的时间,各地方志馆的发展速度、建设水平还很不平衡,存在许多差异。方志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各级方志馆的功能定位、运作模式、人员状况等等,许多现实的、理论的问题都还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成立方志馆研究会,整合了各级方志馆资源,为各级方志馆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搭起了一个平台。研究会要充分发挥学术和人才优势,在方志馆事业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引领方志馆的发展方向,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共同促进方志馆建设和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志们,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同志在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方志馆建设上,各地要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建馆、协调发展、共享服务的理念,要把公众参与、公众满意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注重实效”。培林同志的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方志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当前,方志馆建设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地方志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乘地方志事业高速发展的东风,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努力把全国方志馆建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圆满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地方志事业的更高更优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