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史学动态】​“三线建设与当代中国战略腹地”全国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16 19:03:03 浏览次数:566 【字体:

“三线建设与当代中国战略腹地”

全国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张 焱  颜 伟

2024年是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60周年。12月13日至14日,“三线建设与当代中国战略腹地”全国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当代中国出版社、西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协办,中共绵阳市委2024年度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立项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等3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图片

开幕式现场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在致辞中指出,西南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651工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三线建设培育的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国家现代化特别是四川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三线建设的成果和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

杨俊辉致辞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在致辞中提出,三线建设实现了国家应对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目标,也促进了四川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方面高速发展。四川环境资源独特,国家将四川定位为国家战略腹地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

图片

王元勇致辞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李正华在致辞中指出,绵阳在三线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三线建设不仅推动了绵阳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其工业体系的完善与升级。研究者应当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高度来审视三线建设及其研究,为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服务。

图片

李正华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长武力在致辞中回顾了三线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建设历程,介绍了学术界三线建设研究的主题及分布,提出三线建设研究要体现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图片

武力致辞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田芊回顾了1964年至1979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艰苦曲折的建设发展历程,强调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三线建设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图片

田芊作主题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有贵基于多年来的扎实调研,分享了三线建设对战略腹地的启示、历史地位评判的依据、三线建设研究的拓展深化、三维效应等研究成果。

图片

郑有贵作主题报告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忠文结合我国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成效,探讨三线建设对国家战略腹地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六点启示,认为三线建设显著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形成了若干新的工业中心,促进城市兴起,能从统筹、安全、发展方面影响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

图片

谢忠文作主题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副主任赵锋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三线建设代表性实物征集情况,提出目前三线实物征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认为三线建设实物遗存的征集、保护、留存对见证和反映三线建设的光辉历程,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图片

赵锋作主题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歌首唱仪式唱响“三线强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党委书记张慕葏老先生发来致辞,预祝大会和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口述历史项目取得圆满成功。651工程亲历者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姚荣东、清华大学校史办领导及专家亲临《原四川省绵阳(专区)地区三线建设史料文库》第一辑《清华大学绵阳分校(1964-1979)》启动仪式现场。当代中国出版社与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达成业务合作协议。

图片

清华大学张慕津发来致辞

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旧址,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勇介绍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历史及四川省方志馆西南科技大学分馆策展的《“聚焦绵阳·读懂中国”三线建设主题展》,系统梳理了三线建设在绵阳地区的四个重要阶段,讲解了四川省原绵阳地区三线建设的中央直属项目、现存遗址和遗产的保护利用情况。

图片

当代中国出版社与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达成业务合作协议

图片

张勇作主题展汇报

第二、第三分会场,共有36名专家学者分组参与了“三线建设与当代中国战略腹地”学术研讨和原四川省绵阳(专区)地区三线建设史料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弹城和国家工业遗产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旧址。

图片

调研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旧址合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西南科技大学 张焱 颜伟

摄影:西南科技大学 赵广源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