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2014年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召开

作者:XXX 发布时间:2014-07-22 08:28:00 浏览次数:864 【字体:

7月16-17日,2014年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到会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华到会致辞,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风土民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介绍全区地方志工作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浙江省、山东省作大会主题交流发言。会议围绕方志期刊引导和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以及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建设等展开研讨。会议还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方志期刊通讯员颁发了聘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于伟平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全国24家方志期刊主办单位分管领导及编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同志约50人与会。

李富强在讲话中从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任务的高度,对进一步做好全国方志期刊工作谈了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增强方志期刊的理论研究引领力。李富强指出,方志期刊发挥对方志理论研究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职责所在、义务所在、生命力所在。对理论研究的引领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身的学术感召力和学术影响力,靠站在关系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推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为此,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发挥期刊选题的指导作用。方志期刊要更加密切关注新形势下地方志事业发展,更加敏锐地挖掘和提炼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及时的呈现相关的研究成果。二是切实发挥期刊整合研究力量的作用。各省级方志期刊要在省级方志工作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将方志系统和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举办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术活动,整合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并以方志期刊为集中推介和展示的平台,刊发高水平的理论文章,进一步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的深入。三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生动活泼的理论研究氛围。方志期刊要加大争鸣栏目稿件的刊发力度,引导方志界开展学术争鸣,在相互切磋、相互交锋中推动方志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要进一步加强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大部分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只有极少数拥有自主版权的期刊网站,较多的是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对刊载论文进行上网,还有一部分是依靠各级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实现期刊的全文上网。这种情况与新形势下方志工作发展形势和新的要求很不适应。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地方志工作服务形式的现代化进程,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在地方志工作各个领域的应用。作为地方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方志期刊也要顺势而为,大力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实现信息传播互动, 不断巩固和提高方志期刊的影响力。同时,要加强对编辑人员期刊编辑信息技术知识和运用、管理网络新技能的培训,为方志系统和科研院校专家学者研究探讨方志理论创建一个新的、快捷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要充分发挥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建立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是进一步加强全国方志期刊联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履职能力的需要。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给予足够关心和重视,充分发挥方志期刊通讯员的联络、沟通和协调作用。二是加强通讯员队伍制度建设。比如人员变更备案制度、业务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三是密切通讯员队伍联系。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形式上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并不断完善《中国地方志》期刊网的VIP账号联络功能,下一步逐步建立方志期刊通讯员队伍QQ群、微信群等。

李富强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广大方志期刊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和期刊工作会议精神,在如何更好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方志期刊内容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和引领方志理论研究服务地方志工作、提高方志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多做思考、多加探索,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为我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于伟平对会议进行了总结,重点对目前全国方志期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归纳。她指出,目前方志期刊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刊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期刊编辑专业人员欠缺,多为兼职办刊,编校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稿源渠道狭窄,稿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与第二轮修志实践和理论研究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期刊发行面窄,发行手段和渠道不够多元化,影响了期刊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四是期刊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导致刊发国家和省地方志工作大事要事、工作部署及各地方志工作动态缺乏时效性,在指导修志工作和交流修志经验方面作用不明显。五是期刊数字化建设成效甚微,尚无有效手段和途径加以拓展。六是人力、物力以及办刊经费不足,使方志期刊的发展受到制约。针对方志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于伟平希望各省级方志期刊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现有条件下,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科建设,服务第二轮修志。她强调,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能力,积极推动方志期刊信息化建设;要关注修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应用价值;要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业务理论研讨,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稿形式,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有声音、有作为、有影响。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