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走进新时代的地方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做客人民网访谈实录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8-07-12 15:53:00 浏览次数:1385 【字体:


7月12日上午10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做客人民网,以“走进新时代的地方志”为主题进行访谈。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

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独有的传统,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有方志文化,这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他三大文明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断过,但是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之一。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视史志的编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也都十分重视。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地方志工作作出了很多批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地方志作出重要的批示和讲话,比如,在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首都博物馆的时候,就提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另外总书记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回顾与纪念的一些讲话中,以及其他一些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出要重视地方志工作。李克强总理也非常重视地方志工作。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有很深的情结,十八大以来他曾经三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提出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地方志在新时期的工作定位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新时期地方志工作者的定位。这些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重视的一些具体的例证。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方志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地方志和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


新时代下,地方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门、各系统都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全国地方志系统,我们提出要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个问题上,不摆花架子,不唱高调,要真学、真用,活学、活用,要学会、弄懂、做实,所以,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别是按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如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之一。我们就提出,地方志也要改革,地方志不改革,将是路越走越窄,甚至可能会是死路一条。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个国家战略背景要求之下,我们提出地方志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个方面,地方志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导向进行改革。比如,在南海仲裁案发生之后,我们就启动了南海主权与地方志论坛,启动了《中国南海志》的编纂。比如,总书记在抗日战争胜利回顾与纪念重要讲话发表以后,我们提出了《中国抗日战争志》的编纂,这些都是地方志以党和国家利益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的一些举措。

再比如说,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国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我们就及时地提出了依法治志,要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中作出方志人依法治志的贡献,对此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并且后来依法治志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认可。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坚持依法治志被作为6项基本原则写到了《规划纲要》中。这也是方志系统落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再比如,像扶贫工程,像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地方志现在编纂扶贫志,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包括拍摄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的影像志,这些都是配合国家扶贫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而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在强大中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地方志应该如何担当呢?

这是我们地方志系统在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我们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做法。总书记特别谈到要坚定文化自信,也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地方志系统怎样来做到文化自信,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就认识到了,在中华文化中,方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亮丽的篇章,所以,我们应当从系统和部门的角度提出方志文化自信,而方志文化自信的提出,又具有它的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根源,因为地方志从古到今2000多年的历史,在它传承的过程中,呈现出与其他文化明显不同的特性。比如说,它的民族性、它的区域性、它的资料性、它的客观性、权威性等等,这些都是其他文化著作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正是这样一些特点,使方志文化的生成具有了它的生命基础。我们讲,在世界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方志文化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前一段时间,我带领中国方志文化的学术访问团到英美加拿大去做访问和传播,当讲到中国方志文化的时候,国外的学者都特别重视,在这个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我们做进一步的解释和传播,也希望我们把现在中国的方志文化和古代中国的方志文化都向海外进行传播,甚至有些国外的学者提出,他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中国方志这样一种形式,也可以记载一下他们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及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状况。

地方志的如何把志书、年鉴这些成果更好地运用,提高影响力,让它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个问题是我们这几年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确确实实是这样,虽然中国方志的历史有2000多年,我们编写的古志就有8000多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新方志,包括省市县三级志书,以及专业志、部门志等已经接近3万多种。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以及有关部门和行业的专业年鉴已经超过了3万种。这样的一个浩瀚的史志资料库,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有多少人能够去查阅这些资料,使用这些志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历代地方志工作者,对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也在探寻解决的路径。第五届中指组成立以来,中指组的领导就要求我们要在读志用志上下功夫,要想办法把地方志用起来,让地方志活起来、立起来、强起来,所以,中指办按照中指组领导的要求,在地方志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这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全国的顶层设计和思考。比如,在地方志用起来这个方面,我们开始建立方志的数据库。我这次带团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就给我讲,买一本志书成本都很贵。除去资金上的原因之外,厚重的志书飘洋过海运过去,成本也比较高,能不能把它数字化来处理,这正好与我们的想法一致。怎么把地方志用起来,用这样一种更简便、更现代化的方式来读志、用志,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包括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用《三字经》的方式告诉大家地方志中的史料,现在中指办正在推广这样的典型经验。还有山东省,用方志动漫的形式把山东当地的名人记录下来,让老百姓去看。在地方志立起来这个方面,我们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按照《规划纲要》的规定,加强方志馆建设。过去一谈地方志,大家都认为就是平面的一本书,是一个平面的形象,现在我们建了方志馆,把一本书平面的形象用立体的方式展示出来,当然方志馆里面不仅要放纸质的志书,更重要的是把方志馆定位为一个地方的地情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任地委书记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习惯,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看这个地方的志书,因为地方志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的过程中就认识到,志书是了解历史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方志馆就应该成为游客或者参观的人到一个地方来以后最先去的场所。看完方志馆以后,他就应该对这个地方的历史有一个最直观、最可靠的了解。既可以看志书了解,也可以走进方志馆,用这样一种方式去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597家方志馆,包括国家方志馆,包括有关省市县三级方志馆。5月29日,我们还专门在山东东营揭牌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这个方志馆展览面积2万多平方米,体现了国家性、黄河性、方志性和东营性的特点。建设国家方志馆分馆,是在国家方志馆目前面积比较小、发展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有效拓展地方志空间,让地方志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立起来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和中指组的统一部署,推进方志馆建设。像山东省就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方志馆全覆盖。目前他们的方志馆从县到市再到省,都在积极地推进。前两天,泰安市的领导来跟我们谈泰安方志馆的建设,甚至谈到国家方志馆泰山分馆的建设等等,这些都是在新时期怎么样把地方志做活,让地方志立起来的表现。另外,我们还在探索,怎么样让地方志活起来。比如说我们和央视合作,已经播出了60多集的《中国影像方志》,还有我们正在和央视合作拍摄的《中国影像志﹒名村名镇系列》,福建省已经率先启动,我们最近在江苏周庄的名镇影像志开机仪式已经举行了,正式进入到实际拍摄阶段。这些也都是把地方志做活的一些举措。通过把地方志用起来,让地方志立起来,使地方志活起来,最终做到让地方志强起来。强起来的地方志才是我们强调的盛世修志,才是我们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重要的记载。所谓的盛世修志,什么是盛世?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中国就是典型的盛世。这个盛世之下最需要地方志工作者的担当。让地方志用起来、活起来、立起来、强起来,就是地方志工作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的历史担当,也是我们应当进行的作为。

地方志在“两个一百年”中有着什么样的目标?

现在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方志人也有我们的方志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篇章中,有一章叫方志篇章。我们的方志梦也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也要围绕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去设计。国家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地方志也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的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当建党100周年,也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提出方志人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省省、市市、县县志书和年鉴的全覆盖,这是一项伟大的世界文化创举。2000多年以来,我们历代的方志人都没有做到让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都有志有鉴,但是现在我们提出,到2020年,一定要做到省市县三级志书、三级综合年鉴的全覆盖,用中指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同志的话来说,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用这样的一项方志人的工作,向国家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方志人的“志”礼。当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也就是到2050年,国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方志人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方志人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志的编纂,要全面完成第三轮志书编纂。从国志到省、市、县,继续向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延伸,把省市县三级和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也都实现志书、年鉴全覆盖。我们目前正在和广东东莞探讨这样一种全覆盖的方式。我们也是想用这样的一种方志人的工作业绩,来向国家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献礼。当然,梦想终归是梦想,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浩大的、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工程。方志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们而言,也是一项艰巨的、光荣的、浩大的工程。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指组的有力领导下,我们和全国各级地方机构以及广大地方志工作者一起,不忘方志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之初心,牢记方志人“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使命,一定要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上我们方志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志”礼。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做客人民网访谈文字实录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做客人民网访谈视频

来源:人民网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