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资政辅治创新案例│成都:建强成都方志馆体系 助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资政辅治创新案例
建强成都方志馆体系
助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一、实施背景
按《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地方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及宣传展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微方志馆’”等相关要求,更好发挥方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成都市地方志系统在方志馆体系建设中创新作为、多措并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成都市方志馆体系首次被纳入《成都市2024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
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海军向微方志馆授牌
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向微方志馆授牌
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志强向微方志馆授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完善顶层设计与优化工作机制相结合,布设完成四级方志馆体系
《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成都方志馆分馆、社区微方志馆建设”要求,制定以《成都方志馆管理制度》《成都方志馆分馆及社区微方志馆暂行管理办法》《成都方志文献馆管理制度》为主体,区(市)县相关规定为补充的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机制,构建成都市方志馆—方志分馆—微方志馆—村史馆(史志阅览室)四级方志馆体系。已建成方志分馆11个,微方志馆130个,村史馆(史志阅览室)108个,覆盖23个区(市)县,打通方志文化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历史的车轮——“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活动暨成都方志馆藏品捐赠仪式
(二)借力建馆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着力打造“百馆百品”的特色方志馆体系
一是借力建馆。主动联合部门、高校、社区、乡村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专家评审严格筛选,借力打造主题特色鲜明、贴近人民群众、乡土气息浓郁的方志文化新空间。分别与川师大、西南民大、成都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成都电视台等联合建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互利共赢。
二是示范引领。在元通镇、平乐镇及战旗村等名镇名村,建设面积充足、功能完整的村史馆,做好示范引领,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村(社区),先期建设史志阅览室。
三是主题鲜明,“百馆百品”。已建成的方志馆体系涉及水文化、木文化、姓氏文化、孝道文化、饮食文化、红色印记、非遗保护、乡贤名人、民俗风情等主题,深挖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反响良好,如昌衡村微方志馆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形成“一馆一品”“百馆百品”的方志馆体系。
“队话”方志——“蓉城红领巾小史官”走进成都方志馆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
(三)文化搭台与方志唱戏相结合,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
一是开门办馆,社会知晓度大幅提升。2023年,成都方志馆参观总人数超7000人次,工作人员主动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参观者提供免费讲解近300场次,实现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全覆盖。成都方志馆先后获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都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成都市红领巾方志学院”“‘学习强国’成都学习平台青少年社会实践点”。其他分馆及微方志馆参观人数最高数万人次,社会知晓度大幅度提升。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美誉度大幅提升。成都方志馆体系接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参观活动400多场次,举办“行走方志·掌道少年”“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历史的车轮——“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活动暨成都方志馆藏品捐赠仪式”“我在方志馆过生日——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4周年暨红领巾方志学院揭牌活动”等专题参观活动50余场次。
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史志文化“七进”活动,大力拓展方志馆阵地服务体系内涵和外延。如崇州市史志办大力开展“方志文化进学校”,反响热烈;成都市金牛区新桥社区微方志馆将“金牛宾馆”“全兴酒文化”等独具本土特色的火花布展,观展人数达数千人次。
“识读方志 智启少年”青少年参观成都方志馆主题活动
三、经验启示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机制,确保方志馆体系建、管、用的高质量与高成效。二是借力发力,确保方志馆体系建设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互利共赢。三是“点—面—体”一体推进,既要面上铺开,又要示范引领,既要保证覆盖率,又要保证美誉度。四是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确保方志馆体系的蓬勃生命力。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