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志鉴质量提升创新案例│汶川县:用心著志 成就精品
志鉴质量提升创新案例
用心著志 成就精品
汶川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地方志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汶川县自2022年以来稳步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在阿坝州最先实现镇志全覆盖,并用两年时间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在2023年底出版9部镇志。
一、“强”统筹,把稳核心
汶川县高度重视镇志编纂,县委、县政府将镇、村志编纂纳入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县委书记亲自过问、亲自批示,县政府办印发《汶川县镇、村志编纂工作总体规划方案》,明确编纂工作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县史志中心组织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采用“众手成志”方式,围绕中心,多方协作,打造精品良志。
二、“高”站位,全面覆盖
汶川县共9个镇,从建制历史、管辖区域、人口分布、发展水平上看,相互间存在着较大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聚落差异,成志难度大。中心始终坚持全覆盖原则,主动迎难而上,在全州率先开启全县9部镇志共同编纂。各镇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以“名”“特”为重点,立足大视野、深层次、细记述,深度挖掘特色,特别是围绕“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后社会发展和各镇、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碰撞两条主线,突出农业特色镇村、旅游特色镇村、文化特色镇村的鲜明特点,编纂出浸润乡愁、最接地气的乡土志书。
三、“严”要求,夯实基础
中心精心组织镇、村志编纂培训会,专程邀请两位资深志书编纂专家为工作人员传授镇志、村志的编纂经验;安排一对一联络小组对接各镇,及时跟进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动态掌握编纂进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邀请各镇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知情人、当事者、乡绅贤人及修志爱好者共同参与志书编写,汇聚镇、村志编纂的联动合力。中心始终对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确保工作人员理论学习有收获,实际开展有方向,遇到问题有帮手,切实做到了高度重视、上下联动、高效推进镇志编纂工作。
四、“重”合作,组建队伍
中心和各乡镇通力合作,成立镇志编辑部,从机关退二线和退休的同志中,选调热心史志事业、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同志,打造智囊团队,提高镇志编纂、审校效率;督促乡镇成立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把方向,若干编纂人员打基础,负责做好县志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撰稿等工作;组建镇志交流群,中心审校人员、修志专家、镇志编纂分管领导、主笔人员齐聚一“群”,探讨遇到的问题,互解疑惑,确保镇志编纂工作顺利推进。
五、“细”谋划,分忧财政
县委、县政府多次听取中心工作汇报并作出指示,出席汶川镇志审校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作讲话,在财政上给予高度支持,2022年落实第一批镇村志编纂工作经费90万元,2023年落实9个镇的镇志出版印刷经费52万元。中心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指示要求,制定严密的资金分配计划,精打细算,多方沟通协调,节省出版费用31.5万元。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汶川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