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泸州市地方志办:努力把地方志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努力把地方志文化软实力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泸州市地方志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锐意开拓进取,着力推动地方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圆满完成“两全目标”任务,把地方志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2021年3月24日,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图为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程少华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深挖红色资源,助力招商引资
研究好、利用好史志资源,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办收集整理泸州古蔺籍老红军王星和泸天化公司、七化建公司老领导芮杏文等革命前辈生平事迹及大事年表,制成图文资料册,赠送给其后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等企业家,使他们非常感动,成功助力引进恒力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400亿元项目落户泸州。我办报送的资政信息《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政工作出新招,助力招商见成效》获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建春批示表扬。市委书记刘强作出批示,称“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挖掘红色资源、助力招商引资、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希继续努力,为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林兴,市委副书记鞠丽也对史志工作做出肯定性批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磊称赞说,现在的市委党研室(市志办)是“火线部门”。
二、深入课题研究,成果影响广泛
史志工作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社会共识、深化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我办联合四川省社科院、西南医科大学成功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鸡鸣三省”会议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对确定“博古交权”这个重大事件的“鸡鸣三省”会议的会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申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课题《忠山初心——四川省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的建立及影响》,在周密调研、搜集论证材料的基础上,基本得出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是四川省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的结论。参与省地方志办重点课题《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部门》的研究,入选第十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论文。论文《泸州市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回顾》入选《全国首届方志论坛暨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分会2020年年会论文汇编》。
三、深度资治辅政,鼎力服务大局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心策划,提前谋划,与泸州日报社联合举办“再走长征路,阔步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与泸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百集系列电视专题片《红色泸州》。全程参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四渡赤水分院建设,统筹抓好四渡赤水史实研究和展陈工作,负责展陈大纲的策划设计、史料提供及全稿审读,提供2000多张照片,100多万字史料。牵头整合中央、省和地方四渡赤水史实研究专家资源库,对接、拜访国家级专家30余名,聘请逄先知、石仲泉、杨胜群等20余名权威专家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四渡赤水分院客座教授和泸州市四渡赤水研究中心顾问团专家。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整理编印《泸州灾情大事记》,并撰写论文《建国初期泸州专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深远影响》。
四、深化依法治志,拓展工作领域
全市地方志系统坚持依法治志、修志为用,扎实推进修志编鉴、资料年报、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我办积极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多次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吸收。针对拟出台的《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我办建议加入地方志工作、村史村志编纂、村史陈列馆建设等内容,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该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可以利用传统建筑作为村史馆……”,第四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传统村落纳入地方志编撰内容,推动传统文化传承。”针对拟出台的《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我办从遗产保护、乡村振兴、教育普及等方面提出10多条修改意见,其中4条意见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泸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履行好征、编、研、宣、审的主业主责,求实存真,拼搏进取,发挥方志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把地方志立起来、用起来,让地方志活起来、强起来,为泸州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贡献方志力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