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川东北重镇 谱新方志佳篇
南充,“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历来为川东北重镇。南充自古以来即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生长于斯的谯周、陈寿,更是史学大家。陈寿所著《三国志》列入二十四史,影响深远。南充,堪称三国文化之源。唐宋时期,今南充所属地区即编有《咸安郡志》、《果州图经》、《阆州图经》、《蓬州图经》等志书。四川现存明代志书20种,南充即有嘉靖二十二年(1543)《顺庆府志》、《保宁府志》,正德十三年(1518)《蓬州志》,万历四年(1576)《营山县志》等4种。清代、民国时期,南充所属各州县更普修志书。现在编纂出版首部地级《南充市志》,又为南充史志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南充市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记述南充的历史发展,观点正确,体例得当,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文风端正,语言简洁,装帧印刷精美,是我省地方志工作取得的又一硕果,是市志编纂的精品佳作,是南充地方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成果,为南充地方文化建设树立了一座丰碑。地方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谱、血脉与灵魂。《南充市志》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彰显南充的人文魅力,为建设文化南充,推动南充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资政育人的百科全书
《南充市志》设62类,480万字,横陈百科,纵贯古今,记述自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以来南充近300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曲折发展变化。举凡山川物产气候、政区建置沿革、重要军政事务、经济文化活动、社会民情风俗、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史实考辨、文献辑录等等,资料翔实,应有尽有。它反映了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南充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地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录,是南充地方历史文化迄今最全面、最权威、最实用的载体,是历史文化与区域地情的资料宝库,是全面了解南充,深刻认识南充的地情百科全书。地方志具有资政、教育、存史及为科研提供资料和传承文明等多种功能。但编纂地方志,首先是资政的需要,是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地方志内容虽然涉及百科,但政务活动却是主体内容。当代新方志,更是主要反映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各行业各方面的情况及经验教训,以此为管理和建设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借鉴。古今均有学者认为,地方志是“辅治之书”,是“资治宝鉴”,“郡县修志,非夸文事,兴吏治也”(清杨镳康熙《辽阳州志叙》)。《南充市志》的出版发行,对于南充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地情,吸取经验教训,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掘地方经济文化潜能,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志即地方之史,是祖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充市志》既反映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压迫、剥削,也反映了志士仁人与革命先烈为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浴血奋斗,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巨大发展变化与历史的经验教训。晚清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深刻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毛泽东也曾要求,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恩格斯更具体指出:“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内容丰富而真实的《南充市志》,正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爱国爱乡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最亲切感人的乡土教材。
二、区域地情的真实记录
地方志只有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才具有资政存史的价值。《南充市志》正是秉承“全面、准确、客观、科学地记述南充市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要求,进行编纂工作的。
第一,注重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不因枝节的、表象的真实而掩盖主流的、本质的真实。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充地区也经历了大跃进及困难时期,经历了“文化革命”,经济建设遭受挫折;改革开放以后,又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生产一度下滑等。但总的看来,南充经济社会是不断地全面向前发展的,特别是撤地建市后,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以工业而言,1949年9月,南充工业总产值仅3937万元(当年价);1957年,上升到2.05亿元;1978年,达到5.49亿元;2003年,更高达168.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9位,工业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梯队。在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南充的经济、文化,甚至科技,也有一些成果,但并不能改变当时社会形态与生产力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基本事实。这就是《南充市志》记述的南充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的真实,从而反映了南充社会变革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迫切性。
第二,客观反映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历史的经验教训。如对清末、民国时期办新学、办女校,发展蚕桑和丝绸工业等善政,不因其为旧社会所为而抹煞。对新中国时期,在充分记述经济社会发展与巨大成绩的同时,对工作失误与发展挫折也如实反映。如1958年大炼钢铁砍树烧炭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三高五风”及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歉收带来的群众生活困难;“文化革命”对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产生的恶劣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及治理等,都给予了应有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南充市志》对“文化革命”与“文化革命时期”并未混为一谈。在否定记述“文化革命”的同时,也如实记述了“文化革命时期”广大干部群众所做的工作。如修建红旗水库、大深沟水库、响水滩水库、思德水库、石滩水库等中型水库,筹建西南最大的升钟水库;建成南充化工厂、嘉陵江大桥,完成襄渝铁路西段会战、华蓥山煤田建设会战;实现水稻、红苕、玉米、棉花种植的良种化等等。正是这样客观、严谨地对待历史,因而维护了志书资料的可信性,保证了志书的客观性,增强了志书的权威性。
第三,全面反映南充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面临的困难。从自然与人文条件看,南充早在东汉时期即曾设置相当于今地级市一级的政区,以后逐渐形成为川东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区域中心,经济文化发达,历史名人辈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充又成为川北行署所在地。撤地设市以后,工业、交通、城市建设、教育文化科技快速发展,已成为川东北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卫和金融中心。南充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盐矿,一定储量的金属、非金属矿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为重点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有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南充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与优势。但是,要实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成绩,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地方劣势,看到困难与不足,以扬长避短,科学决策。《南充市志》在反映上述地方优势的同时,也反映了制约地方发展的不利因素。如人均耕地面积0.63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拥有水量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9%;降水丰富,但集中于夏季,暴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但又常有旱灾等。还存在产业培育滞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
三.方志编纂的可贵探索
市志编纂是一项浩大工程,市地方志办公室为编好《南充市志》,在编纂组织实施与内容处理方面也做了探索,使《南充市志》不但具有一般优秀志书的长处,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
行家与专家结合,众手成志与专家修志结合。《南充市志》编纂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动员,策划统筹,指导协调,总揽全局,但主要还是依靠各行各业各方面的行家里手撰稿,学术性、专业性强的如政区、方言、自然环境、桑蚕丝绸、阆中古城等则请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还吸收首轮志书编纂的业务骨干和方志专家撰稿、审稿,保证了志书质量。
门类设置,力求科学。如公安、检察、审判、司法,一般志书往往归并为公安司法或政法类(篇),《南充市志》则根据国家宪法对“一府两院”的规定,将审判、检察单设而与政府等类并列,将公安、司法归入政府部类。既讲究逻辑关系,又不拘泥于形式逻辑,将朱德故里、桑蚕丝绸、阆中古城等升格设为特色门类,突出了重要地情特色。
条块结合,纵横交织。在记述各行业综合情况的同时,兼及各县区有关情况,并专设“县(市、区)概况”反映县区情况。重视横向展示地情,说明《南充市志》不是市部门志、行业志的相加,反映的是全域南充的区域地情。
实行彻底的条目体。一般所谓条目体的志书年鉴,其一级甚至二级标题往往虚设,下无实文,仅标示类别,只能称为类目体。《南充市志》则务实忌虚,每一标题下均有多少不等的文字记述,题无虚设,为笔者所仅见的真正条目体志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