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南充市志》序

作者:刘宏建 高先海 来源:南充市志办 发布时间:2012-04-28 1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南充自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对《顺庆府志》增补以后,再没有编修过市(地)级地方志书,地方志断代已300余年。本着对历史、对未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2002年,中共南充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南充市志》。全体修志人员肩负使命,历经八年,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仔细甄别,辛勤笔耕,数易其稿,记载南充近300年历史的《南充市志》(1707~2003)终于结晶成形。这是南充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南充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实乃可喜可贺。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东汉建郡后,历代均为郡、州、府、路、道、署治所,也曾是古巴国的国都、清初四川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北行署所在地。这里人才辈出,忠祐安汉公纪信彪炳史册,辞宗赋圣司马相如《子虚赋》吟唱千秋,天文学家落下闳《太初历》造福万代,史学大家陈寿《三国志》传颂百世;“红军之父”朱德、“民主之澜”张澜、总参谋长罗瑞卿功勋卓著,名垂青史。这里物华天宝,以盛产柑橘、蚕丝而享有“果城”和“绸都”之美誉;地下盐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富集;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和蚕桑基地;水利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巨大。这里风光旖旎,嘉陵江九曲回肠,宛如蓝色玉带,把最美好的身段留给了南充;阆中古城山环水绕,犹如人间仙境,为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湿地遍布,鹭鸟成群,百牛渡江,构成一幅诗画田园风光;高坪嘉陵第一曲流蜿蜒曲折,千回百转,造就359度大回旋,堪称世界地貌奇观。这里文化底蕴厚重,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独具地域特色,世代传承;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扬中外;土著巴人创造的古老的巴渝舞历经演变,仍具远古巴国风情。这里人民勤劳智慧,历代南充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南充文明,使古老的南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南充人民解放思想、负重自强、艰苦创业,南充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谱写了璀璨夺目的华章。这一切,都载入了《南充市志》,构成弥足珍贵的历史画卷。

    新修《南充市志》凡62类,3000余条目,约480万字,内容横陈百科,纵贯古今。编纂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存真求实,全面系统、公正客观地记述了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市志史料翔实,结构严谨,表述规范,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于一体,凸显了时代特点和南充地域特色,堪称当代南充首部地情百科全书。

   地方志书作为全面系统记述特定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一方之全史”,具有“资治、存史、教化”的功能。古人讲,“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代有作为的地方官员都把史志视为“致用之书”、“资治宝鉴”。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通过修志、读志、用志,可以洞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历史前进的时代脉搏,筹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政方略。面对载入史册的辉煌业绩,我们应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增强竞争意识,继续开拓前进。当前,南充发展正处于爬坡上行、蓄势突破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推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同心实干,奋勇争先,为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来源: 南充市志办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