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创新案例>详细内容
2024-05-11 22:48:53

【创新案例】旧志整理创新案例│丹棱县:开展旧志整理 传承地方文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1-28 14:53:04 浏览次数:475 【字体:

旧志整理创新案例

开展旧志整理 传承地方文化

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近年来,丹棱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指示精神,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增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地方志文献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旧志点校整理摆上重要日程,调有识之士,集各方之力,先后对清朝乾隆、道光、光绪和民国期间的6部旧志进行整理、点校,顺利完成出版印刷。

丹棱县整理的旧志

一、早谋划布局,悟实点校之需

(一)悟实历史之需,抢救迫在眉睫

旧志成书时间普遍较长,由于战乱兵燹、政权鼎革等原因,诸多旧志已散佚不存,现存的也有部分残缺不全,有的旧志还是未刊印的手稿,多为珍本、善本、孤本,实属珍稀之列。同时由于保管时间太长和保管条件的限制,旧志老化破损、霉变虫蛀现象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旧志整理工作刻不容缓。

(二)悟实社会之需,有益地情开发

旧志均为文言文,不断句、不分段、无标点,文字艰涩,古代汉语词汇通篇。所涉及的历史人名、古地名、历史事件等都不作详述。所载文章和诗词用典较多,而且晦涩难懂。通过简、点、校、注、释、串、译、考等整理方式,更利于读者理解,利于发掘旧志内在的社会价值,利于地情资源开发利用。

(三)悟实职能之需,遵循上级要求

为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之功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等,均对旧志整理提出相关要求。

二、高站位部署,夯实工作之基

(一)领导挂帅出征,组织协调有力

丹棱县高度重视旧志整理工作,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旧志整理工作,成立丹棱县旧志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旧志整理编辑部。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顾问,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史志工作的常委任副组长,构建起强大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多方保障到位,统筹联动有序

县委、县政府在人员配备、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全面保障,相关部门大力配合、齐力联动,为史志研编中心选优配强10余名精干力量,配备旧志影印、聘请专家、整理点校、排版印刷等项目经费共计80余万元。

(三)正向考核激励,助推落地有招

充分发挥目标绩效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将旧志整理工作全面纳入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与重点工作同步考核、同步推进、同步激励。

三、严要求推进,落实编纂之责

(一)摸清家底,收集版本

通过查阅《地方志集存》,丹棱本土地方文史爱好者提供线索等方式,掌握现存旧志详细情况,并进行普查登记,明确家底。丹棱现存6部旧志分别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丹棱县史志研编中心、四川图书馆。

(二)制定方案,落实任务

根据普查结果,按照工作实际,迅速研究制定《丹棱县旧志整理工作方案》,明确整理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及整理方法。

(三)严把资质,统一规格。

实地考察旧志整理专业公司,通过精心挑选、反复比较,选取其中一家专业水平、技术实力均为行业顶级的公司,对丹棱6部旧志进行整理。

四、细斟酌审校,优实稿件之质

(一)依托行业权威,优实审校基石

严格按“资质过硬、经验丰富、成果较多”的标准进行比选考察,聘请四川大学教授、古文研究所专家负责点校。

(二)秉持严谨态度,优实审校流程

树立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反复研读原文,直到读懂弄通,方下笔断句,避免因对原文理解不足造成断句失误而贻误后人。

(三)精挑乡土文人,优实地情文化

因为旧志内容涉及当地的地情地理及地方文化,而专家未必清楚,在点校时难免出现一些错误。为此精心挑选本地具有一定古文功底并熟悉爱好丹棱文史的地方土专家组成审稿组进行审稿。

五、重成果利用,务实发展之效

旧志校注本印刷出版后,丹棱县召开旧志整理工作表扬大会并现场免费赠书,供相关部门学习研究利用。同时,丹棱县充分运用旧志点校整理成果,先后编写出版了全省首部县级文库《丹棱文库》以及全市首部县级艺文志书《丹棱艺文志》,并为大雅堂重建工作提供历史文化支撑,扩大了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提升了地方志服务发展的“辨识度”。

旧志整理点校提升了丹棱县文化品位,并由此带来巨大的文化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