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办参加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并作交流发言
2017年4月21日下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国家方志馆主办,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指办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指办副主任、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会长刘玉宏主持会议,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漆冠山,苏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盛蕾出席会议并致辞。
冀祥德在讲话中指出,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在苏州举办,其意义有三:一是地方志在新时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开展工作、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中国苏州创博会自开办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地方志作为记载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大部类的百科全书,应该在文化创博园中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视下,全国地方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相关行业和部门相比,社会认可度、观众熟悉度还不够高,关键的原因在于“一本书主义”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换届以来,特别是2016年中指办提出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的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如何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是让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地方志的重要抓手。此次“方志中国”亮相苏州创博会,得到了文化部领导、江苏省领导以及有关人士广泛赞誉,说明在第六届中国苏州创博会园区举办“方志中国”展览服务社会工作做对了。二是“方志中国”展览和本届论坛的举办,是地方志在全国范围内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必须摒弃“一本书主义”,实现“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其中“馆”就是指方志馆。在全国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形势下,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方志馆建设”,正是由于方志馆有博物馆、规划馆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他同时指出,当前方志馆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其一,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方志馆470多家,国家方志馆“魅力中国”展览正在推进,建筑面积2万余平米的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将于今年底正式开放,选址铜陵的国家方志馆长江分馆正在推进等,要把方志人之家建到各个地方,要让方志事业有承载之处。其二,2016年我们举办了首届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班、第一次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其三,成立了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马上创刊《中国方志馆研究》。三是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论坛选择在苏州市举办,是对江苏省和苏州市地方志工作的充分肯定。江苏是方志大省、方志强省,漆冠山主任带领下的地方志队伍善战善为,善作善成,抓契机,抓要点,有科学思考和务实举措;苏州市地方志工作者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大力推进地方志工作,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冀祥德明确提出,除“直笔著史、修志问道”精神外,方志人还应该有“仙人掌精神”。在各行各业汇聚成的植物园中,地方志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也不是香气扑鼻的梅花,方志人是不为人熟知、难为人喜爱甚至因为“直笔著史”而偶尔刺人的仙人掌。“仙人掌精神”的品格和特征是“三耐一强”:其一,耐炎热。从地上植被看,各地拔地而起的华丽楼堂中找不到方志人的身影。二是耐干旱。从地下根系看,地方志工作机构少有人关怀,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其三,耐瘠贫。长期以来,地方志地位边缘,待遇低下,但方志人在贫瘠的田地里照样成长,没有肥沃的土壤依然健硕。四是生命力强。只要给地方志一粒种的土地,它就能生根发芽,不断拓展,把地方志功能向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拓展。
冀祥德指出,《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指明了方志馆的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围绕两个文件精神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方志馆独特功能和定位,论证其不可或缺的特殊性;二是探讨建成怎样的方志馆;三是建成以后,怎样解决博物馆等其他场馆遇到的门可罗雀问题;四是通过方志馆这一地方志基地建设,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大力提升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工作者的地位,描绘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蓝图。
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孝平在会上就四川省方志馆收藏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主题发言。王孝平指出,四川省地方志办历来高度重视地方文献的收藏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建设“两个建设”工作。通过制订起草《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机会,将相关要求纳入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之中,予以部署和强调,为四川省方志馆加强馆藏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他说,目前四川方志馆馆藏在编图书具有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地方特色浓郁等特点。近年来,主要加大了对重大事件资料、海外资源、稀见方志、涉及四川地方史资料、各类旧志版本等重要资料的收藏力度。同时,积极采取加大捐赠征集、交换赠送力度,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整理开发,制定工作通则对馆藏资料进行规范管理,积极推动四川省方志馆新馆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收、藏、管、用方面,力求做到量上求多,面上求广,质上求精,用上求深,以尽力实现方志馆是地方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利用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的功能定位。
针对四川省方志馆目前馆藏资料还不够系统全面、组织征集馆藏资料力度还不够大等现状,王孝平强调,下一步,四川省方志馆将着重围绕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进行收藏。
围绕“资政”功能,四川地方志办将从2007年开始,组织编写资政类刊物《治川史鉴》。把地方志这种“官书”真实记述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各单位过去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汇总梳理,供各单位制定政策,各级领导做决策时参考。
围绕“育人”功能,四川地方志办将加强与四川有关的三方面的收藏。一是开展近现代“四川名人手稿”收藏;二是开展“名人在四川”相关资料收藏;三是开展“名人写四川”作品收藏。通过这三面资料的收藏,集中发掘和培育人文精神,发挥四川历史文化的凝聚作用,延续本土文化“根脉”。
围绕“存史”功能,四川地方志办将做好资料收藏的“五结合五加强”。一是结合四川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战略,加强巴蜀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地震感恩文化、科教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深化和拓展工作领域,加强对文献资源的抢救保护、收集整理工作。二是结合四川红色文化中的长征丰碑、帅乡故里和川陕苏区文化,加强四川红色文化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三是结合四川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四是结合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抗御灾害,加强对自然灾害资料和人类抗御灾害资料的收集。五是结合四川人文、自然地理特征,加强对省内各类自然保护区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大江大河资源的收集。为编写出经得起历史和社会检验的志书提供丰富资料。
刘玉宏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会议取得的成果,指出此次会议是全国方志馆界召开的第一次馆长论坛,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的目的。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会人员规格高,各地方志办都非常重视;二是意义重大,是对方志馆建设前一阶段的总结,是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和展望;三是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方志馆建设工作,刘玉宏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提升方志馆建设理念。方志文化如此重要,方志人的理念一定要跟上;二是加快方志馆建设步伐;三是注重加强方志馆建设理论研究;四是注重发挥方志馆展览展示功能;五是加强方志馆的收藏与保护。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北京市方志馆等各地方志馆馆长以及设计公司等16家参会代表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本次论坛还对为苏州创博会“方志中国”展览进行志书捐赠的单位代表举行捐赠证书颁发仪式。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报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