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中国外交为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

作者:孙吉胜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12版) 发布时间:2025-03-13 15:35:07 浏览次数:207 【字体:

孙吉胜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12版)

【特别关注】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安全失序、发展失衡、治理失效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凸显,国际秩序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上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各国尤其是大国作出何种抉择,将决定时代走向、影响世界格局。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元首外交引领中国外交稳健前行

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为中国外交掌舵领航,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汇聚世界团结协作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重要出访遍布五大洲,实现了重要国家、区域和国际组织全覆盖。过去一年,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身体力行,元首外交成果丰硕。

通过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中国最强音,树立起全球南方携手共进的新标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表示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从欧洲到中亚,从金砖到拉美,习近平主席的4次重要出访汇聚起世界团结合作的新动能。无论是多边峰会,还是双边访问,无论是与各国领导人战略沟通,还是与各国人民友好交流,都彰显出中国外交的国际视野、天下胸怀和大国担当,展示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伸张公平正义,合力应对全球挑战的理念、路径和措施。元首外交将继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发展力量和进步力量。

为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鼓与呼

近年来,多边主义受到严重冲击,在安全、政治、经贸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以致国际体系出现“失序”“崩塌”等风险。大国博弈加剧,一些国家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导致国际组织的权威性被削弱。地区冲突动荡频发,乌克兰危机、加沙危机持续延宕,外溢效应明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随意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冲击,经济、科技等领域议题不断被安全化、政治化甚至武器化。全球信任赤字加剧,叙事之争、认知之争和话语权之争成为各国博弈新维度。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增多,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领域又为全球治理提出了新问题。

中国坚持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为应对全球热点难点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最佳方案。面对全球治理失灵失效,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强调国际事务不应由少数国家垄断,而是要基于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团结协作和行动导向来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此,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核心位置,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为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危机探索和平解决之道;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国走摒弃文明冲突的交流互鉴之路。

中国坚持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进步力量,为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凝聚更广泛的共识。中国强调,矛盾越是复杂,越要突出联合国的重要地位;挑战越是紧迫,越要维护联合国的应有权威。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已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坚定做全球南方的正义代言,始终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同路人”,强调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搞意识形态和阵营对抗,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平正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此外,无论是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传统全球性问题,还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治理新疆域,中国都身体力行,体现大国担当。比如,中国积极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为世界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助力;中国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导人工智能治理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推动人工智能治理向健康、安全、公平有序、共享共治的方向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纵观历史,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促进技术和知识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时代发展大势,不应被人为阻断。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将继续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建设力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同各国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拓宽了共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取得了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两大奇迹,使近8亿人摆脱贫困,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和面貌。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建立在殖民扩张和掠夺之上,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改写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树立了信心、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合作环境,同各国共享发展红利。中国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反对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人为割裂全球市场。为此,中国营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主动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贸易平台,便利贸易往来。同时,中国还提出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以及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十大伙伴行动”等具体举措,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共同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助于弥合经济发展鸿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更具可持续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给世界以确定性、信心和希望。面对新征程,中国将与各国一道书写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篇章,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这个世界成为各国的世界,让未来成为所有人的未来。

(作者:孙吉胜,系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