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推进共同现代化

作者:康杰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1日 08版) 发布时间:2025-06-21 15:02:38 浏览次数: 【字体:

康杰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1日 08版)


图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的图尔古孙水电站。新华社发



6月16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员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了解苹果嫁接技术。新华社发


【特别关注】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办。习近平主席在全面总结中国中亚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中亚精神”,为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战略引领,为各国传承千年友谊、续写时代新篇擘画了宏伟蓝图。

“互尊”,就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分大小一视同仁,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协商一致作决策。“互信”,就是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做任何损害彼此核心利益的事。

中国与中亚五国山水相连、命运与共,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希望看到一个独立自主、安全稳定的中亚。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三个中亚邻国通过平等协商和互谅互让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中亚各国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与各国一道构筑地区安全屏障,助力各国增强反干涉、反渗透能力。三十多年来,无论亚欧大陆局势如何波谲云诡、风高浪急,中国与中亚边界始终安全稳定。今天,中国与中亚各国已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三个“全覆盖”不仅凸显了中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优先地位,也是各方在国际变局下应对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定海神针。

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同中亚各国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既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性创举,也开启了中亚地区外交的新篇章。在霸权主义肆意实施关税霸凌、怂恿武力入侵、大搞代理人战争的背景下,中亚西、北、南三个方向的战略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在上升。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将中国中亚世代友好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更向世人昭示:当今寰宇,谁才是和平的建设者、秩序的维护者。

“互利”,就是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互为优先伙伴,互予发展机遇,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共生。“互助”,就是坚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支持彼此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办好自己的事情,合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各类C5+合作机制和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层出不穷。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与中亚的合作要么只提供空洞和难以落实的纸面承诺,要么充斥着地缘政治挑拨和意识形态说教。中国有能力、有意愿、有恒心与中亚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和最新技术成果,分享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愿意手把手地帮助中亚国家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再工业化目标,建立自主技术和产业体系。反过来,中亚各国不仅为中国提供了攸关发展与能源安全的能源和矿产,也成为中国商品、企业、技术和产供链走出去的重要前哨站。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中亚合作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形成了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建立了多层级、跨领域、政企结合、央地结合的政策沟通网络,涵盖了具体项目所涉及的全政策范围和流程,实现了发展战略、区域产业规划、地方政府和具体项目的“无盲点”对接,形成了紧密沟通和协作的发展共同体。本次峰会确立了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等六大优先合作领域,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可谓成果丰硕。

中亚地区发展和安全仍存在一些风险挑战,“三股势力”、跨境贩毒和有组织犯罪等威胁虽得到有力遏制,但仍有死灰复燃之势,水危机和荒漠化成为制约中亚地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与中亚各国持续深化安全合作,筑牢安全屏障。中方推动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下建立了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分享绿洲防护林、节水灌溉、生态修复、荒漠化监测、生态农业等技术和经验。中方还协助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培养水利人才,提升应对区域非传统安全风险的能力。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既是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创新,也是“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逻辑延伸。中国与中亚国家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现代化不是一国一家的现代化,而是互鉴共享、多元共生的共同现代化。中国愿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周边国家一道打造命运共同体,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当前,中亚各国正进入探索自身现代化模式的新时代。虽然各国现代化的基础条件、路径遗产和制度环境有所不同,但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亚各国都在积极布局国内改革,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新型工业化契机,降低对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推进再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转型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对中亚各国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减贫经验、高科技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成果等,为中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油气、矿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业产能等传统领域合作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新合作领域不断涌现。中吉乌铁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哈第三条铁路、中塔公路二期工程等,显著提升了中亚国家在亚欧大陆互联互通中的战略地位。本次峰会期间,中国与中亚各国企业签署多个大单,领域覆盖核能合作、跨境矿带勘探、人工智能研发、数据治理、智能制造、节水灌溉、智慧农业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中国与包括中亚地区人民在内的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并肩作战,共同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80年后,一方面,个别国家推行“本国优先”,对外肆意霸凌,企图用弱肉强食的丛林秩序取代战后国际秩序;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的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成为捍卫多边主义和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面对国际逆流,中国与中亚各国将继续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携手迈向共同现代化,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共同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作者:康杰,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1日 0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