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同心同向同力,从谋篇布局“大写意”到精耕细作“工笔画”—— 问答间,看共唱“双城记”5 年答卷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10 15:01:38 浏览次数:268 【字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

从占比看川渝

2/3 全球2/3的iPad、全国每7辆汽车中的1辆汽车均出自川渝

1/10 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10以上

1/5 全国超过1/5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80% 川渝两地汽车零部件全域配套率提升到80%

25.2%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1.6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25.2%

10% 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物流成本较开行之初下降了10%以上

1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相关情况。在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各媒体记者提出的10个问题涵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方面面。

5年来,川渝两省市共同唱好“双城记”、聚力共建“经济圈”,全社会同心同向同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变成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历史性、变革性的重要成效。

面对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陈亚军,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一一作答。问答之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5年答卷渐次展开。

产业圈 全球每3台iPad就有2台产自川渝

共唱“双城记”5年来,川渝两地产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产业协同发展正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亮点。

发布会发布了一组数据:全球2/3的iPad、全国每7辆汽车中的1辆汽车均出自川渝,此外,川渝还生产了全球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川渝造”已成为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名片。

陈亚军介绍,从产业体系看,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1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高。

李文清以汽车制造为例,介绍了川渝产业协作的相关做法。双方共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以建设“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作为牵引,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已汇聚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超2000家,全国超过1/5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成渝双核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迈上新台阶。”曹俊杰说,目前川渝两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两地汽车零部件全域配套率提升到80%。同时,两地在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体现成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圈 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实施257个重点项目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量”越来越高。

发布会透露,从科技创新平台看,川渝两省市加快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标志性成果。新布局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设施,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并记录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

在资源共享方面,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累计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新(重庆)超算中心等相互开放。在转化合作方面,两地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转移联盟,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渝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加快形成,在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等领域实现了一批合作成果的落地转化。

“目前两地已汇聚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陈亚军说,两地在科技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放圈 川渝开行全国1/4的中欧班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548个港口;2021年至2024年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1.6万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25.2%……发布会透露的这组数据,是川渝携手不断开拓开放通道,与世界距离越来越近的佐证。

通过持续推动通道制度创新、数字赋能,探索铁海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实现物流运输“一次委托、一次付费”“全程不开箱”,不仅节约了时间,还降低了损耗,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物流成本较开行之初下降了10%以上。目前通过搭乘通道班列,东南亚的水果几天时间就能进入川渝市场,价格比以前还降低了不少。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是川渝两省市肩负的重要使命。发布会透露,下一步,川渝两省市将联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综合服务的“软联通”,做大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协同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深化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带动西部地区加速高水平开放。

生活圈 “川渝CP”频繁互动“撒糖”

“宽洪大量”“点石成金”成为川渝共同打造的特色文旅IP……发布会上,陈新武提到这两对“川渝CP”,引起了现场媒体记者的兴趣。“宽洪大量”是成都宽窄巷子和重庆洪崖洞,“点石成金”即大足石刻和成都金沙遗址,“川渝CP”频繁互动“撒糖”,是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向奔赴的生动切片。

陈新武表示,川渝两省市互访游客每年超过1亿人次,带动全国超10亿人次来川渝畅玩,安逸巴适的“双城生活、同城体验”正成为现实,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正加速形成。

“目前已经推出三批次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川渝携手共建民生‘幸福圈’。”李文清说,川渝两省市聚焦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完成成渝客专提质改造,推动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实现成渝最快1小时通达、成渝至内江等节点城市半小时通达,成渝之间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

目前,“川渝通办”已覆盖3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一个门、办两地事”。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公立医院161项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