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家风家教】母仪若水润三苏‖小程 邵永义

作者:小 程 邵永义 来源:《成都日报》2022年7月5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2-08-26 21:26:47 浏览次数: 【字体:

母仪若水润三苏

小 程 邵永义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构成了连绵不尽的中华母亲文化。眉山苏母勉夫教子,辅佐了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文学家。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他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我们要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这也是“三苏”文化赋予时代丰富的价值和内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于四川岷江之滨的眉山。他以出众的才华,不仅闪耀华夏,而且光照世界,成为中国文化与风骨的象征。苏东坡是可爱而伟大的文化英雄,具有持续的影响与崇高的地位。作家林语堂赞叹说:“我若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更有“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被竹子密密围合的巴蜀,三千多年来,蜀人的生活智慧与技艺积淀所演绎出来的丰富、绵密、无所不包的竹文化,可算是四川人对竹子养育之恩的报答。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遗址里,就发现了许多竹子的遗迹和文化符号。苏东坡是中国竹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体现出巴山蜀水之间竹子的突出精神:坚韧、高直、虚怀、有节。他不但具有蜀地奇才的特点,而且还有既往蜀地的那些才子身上所不具备的学风、家风与习性。

苏轼是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与艺术家,更是中华优秀道德的典范。面对复杂的环境,他体现出强大、坚韧、超然的人格力量。他积极出谋献策,为国家建设而献身。他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但从未被痛苦与悲伤所压倒,而是随遇而安,做到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牵绊,不为得失所烦扰,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他以他独特的思想、文学艺术成就以及生活状态,塑造了高尚的道德与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智慧。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屈原)、渊明(陶渊明)、子美(杜甫)、子瞻(苏东坡)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苏东坡用独特的理念和实践,证明了自己是胸怀天下的理想主义者、积极向上的乐天派,更是人民大众最亲密的朋友——这样的亲民情怀,在历代文人里是比较罕见的。他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为官理念,改革求新、探索进取的执着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诗人气质,热爱自然、诙谐天真的生活情趣集于一身,成就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苏东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可忘记苏家的好家风,尤其不可忘记那个全力辅佐三苏的女性——苏母。

苏母是勉夫教子的伟大女性

程仁霸、程文应、程之邵、程之元、程之才、程唐、程垓、程敦书等程家子孙一代一代传承和践行程家优良家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程夫人正是在这样的家庭出生、成长,其优良家风潜移默化深入程夫人骨子里。

苏母(1010—1057)出生于眉州青神县风光秀美的程家嘴。

相传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蜀王蚕丛喜欢穿着青色的衣服,带领民众种桑养蚕,使蜀地经济兴旺,由此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蜀地第一个国家政权——古蜀国。他死后,蜀人缅怀他的功劳,就把蚕丛拜为青衣神(蚕神),并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青神县。那里东临岷江,南面是从眉山流来的思蒙河,形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半岛,再加上几条分岔的小河,滋润了这一片桑田连接天际的绿岛。

青神县的地貌,很像是一片迎风微动的桑叶。

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一般家庭所努力追求的生活方式。程家也不例外,北宋时程文应的儿子程浚与苏轼的二叔苏涣一起进士及第,成为眉州两大名人,两家连姻,苏序与程文应都因儿子及第而受到朝廷加封而为官。程文应官至大理寺丞,名震家乡,程家也成了诗书之家。程夫人自幼在这桑蚕之乡长大,耳濡目染,经常劳动,对于丝绸纺织加工非常熟悉。

她18岁嫁给苏洵,不但在苏洵中年发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培养苏轼、苏辙兄弟成才道路上,程夫人居功至伟。由于宋朝时很多女性都没有名字,我们就称她为苏母。

苏母首先注意到岷江沿线盛行不衰的丝绸贸易。当时眉州城内绸缎生意兴隆,形成了“纱縠行”一条街。“纱縠行”的本义是缫丝之处和蚕桑集市。苏母于是变卖嫁妆在纱縠行上开设了一家铺面,做起了丝绸买卖。由于苏母的生意越做越好,积累了资金,才在老街买下了5亩宅院,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三苏祠”原址。

宅院里建有数十间房子,以及花园、亭子和几口池塘。从大门进去,迎面是一个深绿色的青砖影壁。之后才是一栋别致的房子。院子里面有高大的梨树和荔枝树,其中还有苏洵亲手种植的槐树。在这个家庭花园之中,花卉和果树的种类繁多,墙外则是千百竿翠竹构成的竹林。

苏母爱惜生灵,更不准孩子和婢仆捕捉花园里的鸟雀,孩子们一旦犯错,苏母就会予以严厉惩罚,绝不迁就……几年过去了,鸟雀都在低矮的灌木、草丛里做窝,雀蛋随处可见。每年春季桐子花开花的时节,岷江两岸特有的五彩桐花凤(学名叫蓝喉太阳鸟),也会经常来这里低飞回翔,一点也不怕人。在四川乡村,五彩鸟进门是一桩喜庆之事,所以街坊邻里都把桐花凤入家这一幕当作稀罕事。爱护生灵更不能肆意加害,从小就在苏轼、苏辙心中播下了种子。

有一天,苏家丝绸作坊里两个婢女正在熨烫丝绸时,她们站立的地方,几块地砖忽然塌陷了,露出一个几尺宽的坑洞,坑里隐约露出了一只陶土坛,坛子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大家估计,坛子里肯定有古人埋藏的金银财宝!

苏母闻讯赶来了。她立即叫人用土把坑洞填平,任何人不准动坛子里的东西!

她说:“一个正直的人,绝对不能去贪图别人的财物!”

这表明苏母不贪意外之财、不做非分之想的淳朴天性。后来,苏轼在陕西凤翔府当官时,就发生了一桩类似的故事:

隆冬时节的一天,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看到居室边一棵古柳树下,有一尺见方的地面并不积雪。等到天晴了,地面反而凸起几寸高。苏轼读过很多书,估计是古人埋藏丹药的地方,因为地下有热力,所以那里才不积雪,于是他很想一探究竟。

妻子王弗一见丈夫跃跃欲试,就劝阻说:“如果婆婆(苏母)还活着的话,她一定不容许你去发掘!”苏轼一听,暗叫惭愧,立即打消了念头。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抒发了这样的观点:“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之间,一切事物各有其主。事物的主人可能是阳光、是雨露,是河流江海。只要与自己无关的东西,“虽一毫而莫取”。自珍自爱的家风和操守,就是来自苏母反复讲到的“非己之物,勿动其心”的古训。

我要做范滂那样的人

苏轼说:“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妈妈,会允许我那样做吗?”

苏母流下了两行热泪:“如果你能当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当范滂的母亲吗?”

苏母绝不容许苏轼、苏辙沾上富家弟子惯有的好逸恶劳的毛病。幼年的苏轼、苏辙就曾每日面临“三白餐”:一撮白盐、一碟白萝卜、一碗白饭。这是苏母有意安排,“三白餐”锻炼了苏轼,使他后来无论遭遇任何艰难困苦也能坦然面对。

苏轼发蒙很早,领悟能力很强。到他正式读书时已经8岁了,虽说是虚岁,也算不得很早,这明显与苏家对孩子教育的独特看法有关。到8岁时,苏轼才被送进乡塾读书。乡塾设在眉山城郊的天庆观北极院,张易简任老师。在近百名学生中,经常受到老师称赞的学生有两位:苏轼和陈太初。

有一天,一位眉州的读书人从京城汴京回乡,带来了一首著名文人石介所作的四言长诗《庆历圣德诗》给张易简浏览。苏轼从旁偷看了几眼,他竟然就可以背诵了。

他有些大胆,询问老师:“这首诗里所歌颂的这些人物,都是些什么人啊?”

老师不耐烦了:“小孩子哪用知道这些事!”

没想到苏轼不依不饶,继续发问:“如果这些人都是天上的神仙,那我也不敢再问。但如果他们是真有其人,我为什么不能追问一下呢?”

老师大感惊奇,便详尽回答了他:“诗歌里提到的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4位人物,都是天下的英杰!”

苏轼虽不能完全理解这4位风流人物的卓著,却把张易简对他们的景仰之情牢记在心,成为激励自己上进的动力。

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春天,苏洵就让苏氏兄弟拜同乡的刘巨(字微之)为师。刘先生在位于眉山城西的寿昌院开班讲课,学生众多。有一天,刘先生心情好,写了一首歌咏鹭鸶的诗,结尾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听到后,认真思考,大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的诗很好!但我觉得这样写,似乎没有表现鹭鸶的归宿。不如改为‘雪片落蒹葭’。”

刘微之一听,如遭电击一般大受震动,感叹道:“了不起!了不起!看来我当不了你的老师了……”

苏轼、苏辙少年早慧的名声在外,当时眉山城内已很难为他们寻到合适的老师了,苏洵只好亲自执教,父亲总爱将激动人心的历史人物讲给他们听。

一次父亲诵读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大为感慨,他从欧阳修受到皇帝宠遇再联想到自己半生的起伏与落寞,认为大丈夫人生天地间,就当顶天立地,不知儿子有无此大志,他讲解了文章的大概后,便说:“仲和,你试写一联。”

苏轼很快提交了答案,文中有“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之句,使父亲大感宽慰,他大声赞扬:“孩子,你将来应该能够获得这一种好运!要把握好自己的才华。”少年苏轼雄心万丈,文章写作已有相当的成就。

就在这年,苏洵外出游历天下。苏母素有学养,于是便亲自指导儿子读书。

苏轼尤其敬慕爱国诗人屈原、文学家司马相如,对屈原的品节尤其景仰。他成年后,去瞻仰屈原塔时表示:人生谁能不死,何必计较寿命长短。富贵是暂时的,名声是无穷无尽的,屈原最晓得这一道理,所以他死而有气节。他暗下决心,毕生学习屈原的高尚情操。

一次母亲读到《后汉书》中《范滂传》时,不禁十分感慨,发出了长长叹息:范滂为真理而不惜以死相争,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名誉;但如果一个人历尽了坎坷,猛然回首,又会发现生命里仍是空无一物,那又该怎么办呢?

范滂(137—169年),字孟博,汝南郡征羌县(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东汉时期大臣名士,他生活在汉桓帝、灵帝统治的时期,因为他反对宦官专权,触怒了权贵,所以被人假公济私,予以追杀。灵帝建宁二年(169年),汝南督邮吴导奉命前往逮捕范滂,但到了范滂的家乡,他听到很多关于范滂的赞美之声,自己又不得不执行公务,前后为难的吴导竟在驿舍放声大哭……

范滂不愿连累别人,自己到县令那里投案自首。县令郭揖解下自己的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亡命天涯,并说:“天底下的地方大得很,您何必在这里等死呢?”

范滂回答说:“我一死,祸害就随风消散。我哪敢因自己的罪过连累到您,同时又让年迈的母亲也四处流浪呢?”

范滂母亲得知此事,从家里赶来与儿子话别。范滂对母亲说:“我的弟弟仲博很孝顺,足可供养母亲,我可以放心跟从死去的父亲归赴黄泉了。生死存亡,也算是各得其所。只是您老人家需要割断情丝,我死了你不要太伤心!”

范母抚摸着儿子的肩膀,哭着说:“好儿子!你现在能够同李膺、杜密这样的大名士一道名扬天下了,一死了之有何遗憾!想想也是,一个人既可以名垂青史,又还想长寿,怎么可能兼得呢?”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诲,这是他最后一次叩拜母亲……

苏母读到《范滂传》这一段时,心神激荡,念不下去了。苏轼听得格外神往,见母亲叹息,他明白了母亲的内心。他站起来,拍着胸膛大声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妈妈,会允许我那样做吗?”

苏母十分感动,流下了两行热泪:“如果你能当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当范滂的母亲吗?”

母子的一问一答,内蕴着传统的道德情感。其中不仅含有对古代志士英雄的仰慕,更包孕着两辈人不惜以生命捍卫道德、正义的决心。

三苏享誉京城

中年之后,苏轼还在给内弟王箴的信里,饶有兴味地回忆起当年一起在夜色朦胧中踏过瑞草桥,两人对坐在村口一棵大树下吃瓜子、炒豆的情景……

1046年的一天。苏洵、苏母站立在苏家厅堂中,指使随从爬上高凳,往墙壁上悬挂一幅装裱的书法作品。

苏母的目光掠过舒朗俊秀的墨字,轻声吟诵:“长不满尺,剑钺之馀。文如连环,上下相缪……”这是一首富含简练、状写细腻的四言诗歌,勾勒出一把利刀的短小与刀身上的纹饰,令人过目难忘。

父母称颂不已的这篇作品是苏轼所写的《却鼠刀铭》。“却”有“退却”的意思,这个富有深意的对刀的命名,来源于苏轼与一位刀客的相遇。

少年苏轼一天在外遇到一位职业刀客,也许他厌倦了自己的职业。那天在乡道上,他被路过的苏轼英气所吸引,就说:“少年,我看你长相不凡,我把刀送给你。”

苏轼接过刀来,佩刀而行。回到家,就藏于抽屉。他时时告诫自己不能惹事生非。一天家中闹起了鼠害,全家鸡犬不宁。苏轼忍无可忍,以刀焚香后置于室内茶几上。没想到,沉默的刀锋竟然让老鼠四散而去。这实际体现了苏东坡浪漫主义的一厢情愿。

在《却鼠刀铭》的结尾,苏轼深有感触:“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喻,是亦何劳。”

苏轼写此文大致在1046年,那时他才11岁。一个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天马行空一样神游文学世界的青春少年,跃然纸上。

为激励儿子,父母让他把这文章誊写、裱糊之后,挂在墙上。一是为了提高其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二来也不乏有父母的自鸣得意……

1057年阳春三月,47岁的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出剑门、越秦岭,穿过关中平原,进京赶考。在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提携下,苏轼、苏辙不仅高中进士,而且三苏每有新作就都引起轰动……就在人生坦途徐徐展开之际,一个来自家乡的噩耗让父子掉进了冰窟窿:48岁的苏母操劳过度,四月八日在家病故了。

苏轼和苏辙随父回乡奔丧。可谓是:青年失慈母,中年失贤妻。父子进京赶考,只留下苏母和两个儿媳在家。当他们急急赶回眉山老宅,只见屋漏墙倒,不禁哀恸不已……十一月将苏母下葬于眉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泉旁边。山坡之下有一眼清莹的泉水。当地传说,月明之夜,可以望见一位白发飘撒、举止俊雅的老翁独自走来,静静地坐在这里。如果有人近身,老翁便会消失于泉水之中……因此泉以老翁得名,苏洵称为“老泉”也由此而来。此处后来又称为“苏坟”,苏洵、东坡妻王弗后来都安息于此。没能看到三苏享誉京城是遗憾的,但造就了三位彪炳史册的人才,苏母当含笑九泉。

在为母守孝期间,苏轼、苏辙整个身心浸透了对母亲哀悼缅怀的忧思,功名利禄等世俗杂念完全弃之脑后。也许是苦于整日面对那些凝聚着过多温馨回忆的旧物,为避免徒增惆怅,这一阶段,苏轼常常到青神县岷江对岸岳父家中小住散心。那是一个美丽的山乡,山下有清溪深池,山上有古刹佛寺,置身其间,不禁油然而生飘然出尘之感。苏轼与岳父家辈份相仿的几个年轻人很合得来,或与他们登山谒庙,或与他们到野外餐饮。中年之后,苏轼还在给内弟王箴的信里,饶有兴味地回忆起当年一起在夜色朦胧中踏过瑞草桥,两人对坐在村口一棵大树下吃瓜子、炒豆的情景……这与后来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相比,不能不令苏轼叹惋:不知此生还能不能再过上这清闲的日子!

来源:《成都日报》2022年7月5日第8版

作者:小 程 邵永义

来源: 《成都日报》2022年7月5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