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唐国 ‖ 朱公:乐善好施,德厚留光
(其真实姓名无法考究)(1624—?),四川省南江县黄梁树垭(今南江县朱公乡,建国前朱公垭场)人,明末清初时南江著名乡绅。
朱公略通文墨,谦逊宽厚,兴医建馆,乐善好施,方园数十里都称他为“朱公”。朱公虽富,则洁身自爱不贪非义之财,且热心乡里家族事宜,凡遇纠纷,良言劝慰,息诉讼,除隔阂,和睦友邻;凡乡邻有难相求,总是慷慨解囊相助,长年如此,德美溢于四乡。
朱公年高善终,乡邻哀悼怀念,经年不忘。在众口相传中,黄梁树垭被喊成了“朱公垭”,并世代相传至今。
南江县朱公乡风景(图片来自网络)
据《朱公乡志》,清道光七年(1821年),南江县分三乡(崇清、长池、吴垭)四十九场,朱公垭场属长池乡管辖。1951年1月,南江县正直区朱公乡成立。
朱公垭是古老的交通要道,在明清时代没有车路,出门全靠步行,系巴州去西北广元和去西南保宁府(阆中)的必经之路。为方便旅人,家住黄梁树咀上朱公和其家人就在门前安放哨凳,屋内长置茶水,让路过的商客、赶场的乡民在此歇脚饮水,提供方便并分文不取。
朱公对人宽厚,为人正直,附近乡邻都有赞誉,过往商人都愿意在他家借宿。一名李姓商人带着很多布匹货物在他家借宿,第二天商人离去后,朱公发现有一袋货物忘在了房间,他立即带上货物去追。步行约十多里路,朱公才追上商人,并把货物还给他。从此,朱公“十里还帛”的事迹在过往商人中传为佳话。
由于朱公垭没有药铺,乡亲生病时小病则拖,迫不得已才徒步到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治病,非常不便,甚至还有乡亲因错过了治疗时机而白白送了性命。朱公对此痛心疾首。他寻找医道高明者到本地行医,购买药材,在本地开办了第一家药铺。他不以银钱为治病条件,遇穷人看病,准许赊欠,每年春节朱公都把未还账的赊欠条子烧掉。当遇到实在不能支付诊疗费的病人时,不仅费用全免,还赠与患者钱物。朱公行医行善之举传遍方圆数十里,很多百姓不辞路途遥远赶来朱公药铺抓药看病。
朱公乐善好施,乡邻有难相求,他必解囊相助。不仅如此,每见路过的落魄之人,必嘱咐家人备好饭菜招呼。一年冬天,朱公外出采购药材,看见一衣衫褴褛的中年人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立即将其搀扶至家中,一边准备热菜热饭,一边找医生医治。后了解,该人姓薛,家中受灾,前来正直访亲,怎料亲戚举家外迁,而所带银两已用尽,一路往返,饥寒交迫,晕倒路边。经细心照料,薛某转危为安。离开之时,朱公又赠与银钱若干。薛某泪流满面,“恩公,你救我于危难,我滞留数日,你不仅分文未取,还赠我盘缠,此等大恩,无以为报。”朱公笑答:“与人为善,予己为善。如遇窘迫之人,汝自应相济,广积福德矣!”
朱公年逾八十高寿,德高望重,其善行善举流传于世。临终前,朱公还不忘吩咐家人要多行善积德。朱公去世后,邻里乡亲聚众哀悼,更有跋山涉水远道来者告别朱公。其后人也继承了他乐善好施的良好家风。
朱公育有两子,长子家中富裕,次子行医救世,两子均为人忠厚,以“乐善好施”为家风家训,坚持“吃亏是福”的精神,代代相传。一日,一名乞丐行至朱公垭,饥寒交迫,躲在朱公家屋檐下瑟瑟发抖,高烧不退,朱公两个儿子见其可怜,次子立即为其把脉看病。待病情好转后,了解到这是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遭流匪抢劫,身无分文,长子便给予其盘缠继续进京赶考。考生感激涕零:“两位恩人如再生父母,若他日高中,小生必当衔草结环,以报此恩。”朱公两子说道:“家父临终吩咐犹在耳畔,助你不图报恩,只求积德积福”。如今朱公后人虽已迁离此地,但“乐善好施”的家风却影响着整个朱公的民风,积极推动着和谐朱公不断前行,淳朴、善良成为了朱公乡的代名词。
至今,朱公乡老百姓中还流传民谣:昔日朱公,乐善好施今留名。几百年,龙耳银带绕山腰,千家粉墙水潺潺,万户璀璨群星明,百业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