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忠孝家规馨百世 清正为民炳千秋——明尚书王德完家规家风研究‖尹映梅
忠孝家规馨百世 清正为民炳千秋
——明尚书王德完家规家风研究
尹映梅
翻开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无数精彩的历史瞬间和重要历史人物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明万历进士、户部尚书王德完是广安唯一列入《明史》的人物。他以清白为政、一心为民的情怀,书写下一曲荡气回肠的清廉赞歌。
王德完(1554—1621),字子醇,号希泉,广安州(今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32岁时高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因他忠于职守,政绩显著,后又担任兵科给事中、户部侍郎等职。其在位期间,为官清廉,心系百姓,多次上疏痛陈时弊,以敢言名于时,其逝后被朝廷谥封为户部尚书。《明史·王德完传》用“直声震天下”五个掷地有声的字,形容他的直勇忠诚。
良好的品行修养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王氏家族有家规二十四字——“勤耕苦读,俭省修身;仁爱廉洁,直勇贞诚;忠孝传家,勿堕家声。”
“忠诚耿介”的忠孝家风
王德完的先祖王宾是明代永乐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巡按御史,诤谏直言。后来,王宾落户广安北仓沟紫金山。先祖的忠诚耿介奠定了王氏家族的忠孝家风,其后人皆承袭祖德宗风。王氏子孙中,进士翰林二位,登贤书者六个,明经进士十多个,还有不少诸生秀才,都曾在紫金山栖居,前后数百年。
据明东阁大学士朱赓在《赠淑人王母杨氏墓志铭》中记载,王德完的父亲王梁在紫金山草创了私立学堂,培育了王德完等众多人才。在其悉心教诲、严格课读下,其五子皆入黉门,除第四子“有才情而不寿”外,次子王德进成明经进士,三子王德光、五子王德完,兄弟同榜中举,“三凤”栖居紫金山。在龙头街口,立了一座“三凤齐鸣”的石牌坊。其后,王德完中进士,历都给事,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因其“直声震天下”,卒赠户部尚书,晋光禄大夫,再建一座“王都宪坊”。
据广安地方史研究学者介绍,王德完家无论是从先祖王滨还是到他父亲王梁这一代,都是非常清廉的人。他父亲曾在云南宜良任县令,宜良县志就曾记载他的父亲“一官如水”的良好官风,卸任时,甚至连云南回广安的路费都凑不齐,最后是他的母亲变卖了自己的首饰钗环才有了盘缠。其清廉可见一斑。
先祖及父亲的良好官德,已随家族的传承浸入王德完脑中;母亲的谆谆教诲,更让他时刻不忘勤耕苦读,日后清廉为官。王德完的母亲杨氏,每日鸡刚叫就催促儿子们起床读书,担当繁重的家务之余,还训诫儿子“汝父教汝侪,为华膴地耶!借令当言若怯,持法若违,无论负天子,如先君子何?”她教导王德完兄弟,当官不是为自己捞好处,获得锦衣玉食。要为民请命,立身行事,假设该说的不说,持法却违法,不要说辜负皇恩,如何对得起先祖的教导。
“诤谏直言”的德政思想
父母的言传身教,使王德完从小树立起为民清廉的德政思想。万历十四年,王德完经庭试成为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十六年十二月,成为“给事中”,即谏垣“言官”。在任期间,他积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在他的奏疏中,关于呼吁改善民生的占了大半。他曾在上传给皇帝的《陈治安第一要义疏》中说道:“国家兴亡,在于民心之向背,不在甲兵之强弱,财赋之盈虚。”其为民思想可见一斑。
王德完在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兵科给事中等职,其间常上疏奏议谈治国之见,直言敢谏,半年上数十疏,悉军国大事,多被采纳。寻迁户科都给事中,主张厉行节俭,开源节流,以备国用。累迁户科都给事中,上筹划边饷议,言:“诸边岁例,弘、正间止四十三万,至嘉靖则二百七十余万,而今则三百八十余万。惟力行节俭,足以补救。盖耗蠹之弊,外易剔而内难除。宜严劾内府诸库,汰其不急。又加意屯田、盐法,外开其源,而内节其流,庶几国用可足。”时弗能用。
万历十九年(1591年),侯继高(一位驻守广东、浙江沿海的抗倭将领)任职期间,不仅亲临战场英勇杀敌,战功卓著,而且十分重视军事基地的建设和军备的修造,如万历五年(1577)驻守南澳岛时,由于该地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处于东南沿海要冲,他在副总兵晏继芳于万历四年(1576)修建总兵衙署的基础上,增建总兵府后楼,完善了总兵衙署,使之成为掌控闽、粤、台重要军事基地的指挥中心。同时,又“躬亲监督”修造各种战船,从物料选购,到船只竣工,逐舱、逐板、逐缝一一为理,大大改善了柘林、玄锺二水寨舟师装备,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引自造修福穿略说)。遭到兵科给事中王德完弹劾:“闽、越总兵刘大勋、侯继高皆骄纵不简,谋勇无闻,宜会荐将才,就近速补。”神宗下令革去刘大勋的职务,而命侯继高“策励供职”,万历十九年八月癸巳朔,侯继高仍以“钦差镇守浙江等处地方总兵官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官职,肩负浙江地区防倭抗倭的重任,战斗在防倭抗倭的最前线。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日本气势汹汹,公然出兵侵略朝鲜。王德完见日本步步紧逼,苗头不对,深感忧虑,担心朝鲜被日本侵占,进而威胁到大明,于是奏请皇帝减免朝鲜贡品,让其增强国力,及早赶走日本侵略者,解除中国的后顾之忧。有谗臣极力反对,说我巍巍大明,谁敢妄想侵占?王德完如此说长道短,是长他人志气,故意诋毁大明皇帝,有里通外国的嫌疑。神宗一气之下就罢了王德完的官。
倭寇久躏朝鲜,再议封贡。万历二十一年(1593),朝廷再议对日本封贡,他上疏言:“封则必贡,贡则必市,是沈惟敬议经略(宋应昌),经略误总督(李如松),总督误本兵(石星),本兵误朝廷也。”力反封贡,后封贡果不成。日本侵略朝鲜期间,他奏议减免朝鲜贡品,以增强朝鲜抵抗日本的经济能力,神宗不纳。不久,他称病回乡。
王德完正当年轻气盛,只在朝廷为官两载,他想到自己十年寒窗,二十多年的苦苦钻研学问,满腔热血与一身本事尚没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不愿消沉下去,他回到广安就走村串户,了解民间疾苦。当时因为朝廷内忧外患,赋税繁多,民众苦不堪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德完虽给予难民尽力帮助,可杯水车薪,远远不济于事,整天闷闷不乐。王德完的家人看到他整日忙于调查研究,扶危助困,不但把家庭经济搞得不成样子,人也日渐消瘦,而且还向朝廷上疏民间的种种危难,举报地方官员的件件劣迹。家人怕他再惹事端,就千方百计阻止。老父老母叫他适可而止,妻儿跪在他面前,求他不在其位,莫谋其政,劝他不要惹火烧身,以免连累他人,让全家平平安安过日子。王德完知道家人对他的好,表面答应,可暗地里仍我行我素,气得儿女大哭,妻子暗暗落泪。
明神宗二十八年(1600),朝鲜沦陷,日本想以朝鲜作跳板,驻兵临近中国的朝鲜边境,并不时寻衅,制造事端,妄图侵占明朝疆土。有与王德完同政见的大臣,再度提出王德完对日本侵略朝鲜的奏折,说王德完有远见卓识,对问题认识有预见性,王德完当时的提议,完全是从大明的社稷着想,这是一个忠臣的具体表现,不应罢了这样臣子的官。神宗皇帝想想王德完确实没有什么过错,重新下诏起用46岁的王德完到兵科任职。
听说王德完又要去做官,老父把他叫到床前,叮嘱道:“德完呀,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早过‘不惑’之年,将近‘知天命’之岁,这次出去,应该是很稳重了。可知子莫若父,你的秉性我清楚,所以我还是要你千万记住,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复想想后果,才能去说、去做。不然一旦疏忽,就有灭门之灾呀。这是古今许多当官者的教训!”妻儿跪在他面前,求他彻底改变性格,说话做事不要直来直去,惹上事端,自身性命难保,全家也会遭到连累,还会殃及族人。王德完看全家人都为自己泪别,也忍不住喉硬眼酸,心头发紧,点头说:“我记住了。”哪知王德完一到任上,看到朝廷上下更加腐败,皇帝不理朝政,满朝官员,文恬武嬉,争权夺利,国事无人问津。他气愤不过,连夜写成《拯陈国计匮管疏》,历数朝廷滥行开支,致使国库空虚,民众负担太重造成城乡凋零局面的种种表现,并指出再这样下去的危险。他还向皇帝提出六条除弊兴国大计。
神宗怎容得下王德完指责皇帝的家事,揭露皇帝的短处?奏疏还没有看完,直气得神宗将奏折甩在地上,大叫道:“这个王德完,真不识好歹,气死朕也!”神宗再次将上任之后还没有做几件实事的王德完削为庶民。
由于神宗听不得忠言逆耳,许多忠臣渐渐疏远皇帝。奸臣趁机挑拨离间,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加上连年水涝、干旱、地质、瘟疫等灾害,无数灾民没有得到安置,流浪的难民源源不断,饿殍遍地,城乡一片混乱,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贪官趁机敲骨吸髓,掠夺民脂民膏,灾民被逼揭竿而起,四处发生农民起义,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的。此时,神宗皇帝又想起王德完,下诏恢复王德完官职。
王德完与众忠臣义士,拨乱反正,整治腐败,严肃政纪,救济灾民,安抚民心,并指出义军造反责任不在农民,而是朝廷上下的腐败所至,王德完又上疏《恭请骂中宫疏》。神宗一看,又气急败坏,砸烂茶杯,踢打太监,骂道:“这个王德完太嚣张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全不把朕放在眼中!”下旨把王德完打入死牢。
次日早朝,神宗的情绪放松,有大臣上奏到:“王大人的刚直,虽然触怒了皇上,但他是出于对大明的忠诚,对皇上的忠心。请皇上宽恕他的冒犯。”不少大臣也纷纷上奏,请神宗不要杀了王德完这样的直臣。由于群臣求情,神宗余怒未消地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我狠狠地打,再撵出宫去!”于是,改刑廷百杖,打得王德完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第三次罢了他的官,革职还乡。
王德完回到广安安度晚年,在城北紫金山麓修建住宅,乡人称为“涵虚园”。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病重,知道天命将尽,又想起忠心为国的王德完,四度起用66岁的王德完为太常少卿。神宗驾崩,光宗即位,升王德完为都察左佥都御史,后又升为户部右侍郎。
熹宗天启元年(1621),王德完病逝,群臣百姓无不为之痛惜,《明史·王德完传》称他:“一生清廉,刚正不阿,声震天下”。
除了为民请命,王德完还在朝廷有易储危险、群臣噤若寒蝉的时候,挺身而出,将老母弱子托付给南充的朋友,冒死写下奏疏维护国本。虽引得皇帝大怒并因此受刑,却化解了一场易储带来的灾祸。获罪下狱时,王德完害怕年迈的母亲为他担忧,写信托人转交母亲,告诉她自己虽惹怒皇帝,却并未遭受严刑,请她不要担心。“九死一生”回到家中的王德完,与母亲相拥而泣,这才将自己的遭遇告诉母亲,母亲伤心且安慰说:“我过去总是忧虑,你身为言官,像寒蝉一样,该说的不敢说,而今,你竟像鸣凤一样,声闻天下,为祖宗争光,即使受到庭杖,我又有什么遗憾的呢!”可见其母慈子孝。
王德完为民直言进谏,导致得罪权贵,触怒龙颜,先后两次被免。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为民谋福祉的决心,因为在他看来,“为民”即是“忠君”。
千秋不朽的文忠节义
明天启元年,王德完逝世于任上,噩耗传出,群臣百姓莫不为之叹息,被封赠为大司徒,加封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封为户部尚书。与他同朝为官的内阁首辅大臣叶向高在其为王德完所写的墓志铭中评价他“惟蜀之光,文忠山斗,节义文章,千秋不朽。公起蚕丛,乃与之偶……将王德完的社稷之功,与蜀川开国之君蚕丛相提并论,足见其功勋之卓著。
王德完是明万历、天启年间的重要辅臣,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在任职期为忧国忧民,先后上疏奏议数十通,弹劾权贵,针砭时弊,加强边关防守等,特别是为拯救四川人民作过贡献,对后世影响也特别大。如王德完上奏《议赈四川灾旱疏》《陈痛四川三大苦迄罢大木锐铛——明户部尚书王德》。比如,关于万历皇帝的“聚敛民财”,右都御史漕运总督李三才说:“今阙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则在溺志货财。”工科给事中王德完说:“民何负于君?而鱼肉蚕食至于此极耶!”户科给事中田大益痛斥:“陛下驱率虎狼,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穿竭”。关于万历皇帝“装病”不上朝,礼部主事卢红春说:“若真疾耶?则当以宗社为重,毋务为豫乐以为基祸;若非疾也,则当以诏旨为重,毋务以矫饰以起疑”。关于立储之事,御史冯从吾上书:“谓圣体违和,欲以此自掩……天下后世,岂可欺乎?”
世事沧桑巨变,家风百世不移。如今王家后人依然活跃在社会各领域,以先祖的传世家风为行事准则,从政的牢记清正为民,经商的不忘诚字为先,始终做到团结族人,亲睦友邻,奉献社会。
“洁己爱民”的家风家训
在朝为官时,王德完清正为民,直言进谏;幽居乡野时,他亲友睦邻,侍奉双亲。古人云:“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千顷,日食又能几何!”深谙此理的王德完不吝惜金银财物,万历三十七年(1609),广安遭遇大饥荒,虽家资不厚,但王德完仍将家中积蓄悉数取出,将米仓打开赈济灾民,为时人所称道。
他时常教导子孙牢记家训,教育在项城任县令的儿子“洁己爱民,勿堕家声”。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使得王氏一族人才辈出。王德完6个儿子皆成大器,或河南或滇黔或江南做官,有的官至知府,有的破城殉国,有的竟“称学海”。王德完后人中,先后乡试中举的有6人,春闱会试中成为进士、入选翰林的有2人,明经进士十多人,自汉朝以来,广安乡贤祠供有乡贤21人,王德完家便有4人,其子王晋守卫边城拼死杀敌,入忠烈祠。
王毅涛是王德完在广安的后人,目前在广州经商,从小就听父亲讲述先祖的丰功伟绩,并以此激励自己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竭诚为民。
在王毅涛看来,先祖的良好人品和官德,是他们家族所有后人的宝贵财富,从小他父亲就给他讲先祖的故事,每每听到王德完冒死为民请命、开仓放粮济贫的时候,他就不禁肃然起敬。“我经商虽然目前小有成就,但是,我不会忘记先祖的教诲,为民着想,回报社会。”
现任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玲也是王氏后孙。她认为先祖从政,以正直著称,她看过保存在三峡博物馆的一些王德完的奏疏,他的为民情怀、敢于直谏的勇气,非常让她敬佩和学习。王建玲从先辈勤俭、忠正、为民的品行中吸取养分,自己也从一个乡镇基层干部一步步成为副厅级干部。
如今,每年清明时节,王氏后人都会在家乡广安举行清明会,数百王氏子孙,纷纷从各地赶来,怀念先祖,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弘扬祖先崇高美德。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尹映梅
供稿:广安市前锋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