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贤家风家训】第8期 “三苏”家风:立志勤学 自强不息 廉洁清白 爱国亲民
编者按:2018年3月3日,眉山市和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苏东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院10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演出精彩纷呈,感人至深。该剧是四川省2017年启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以来推出的首部原创剧目,是国家大剧院在2018年精心策划的“全国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邀请展”西南地区唯一邀请剧目。此次演出是话剧《苏东坡》在全国巡演的首演。
为配合话剧《苏东坡》在全国巡演,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及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今天,“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发布眉山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撰写的《“三苏”家风:立志勤学 自强不息 廉洁清白 爱国亲民》一文。
话剧《苏东坡》剧照
2018年3月4日《四川日报》第8版对话剧《苏东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报道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成都府路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唐宋散文八大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中就占了三席。他们之所以成才,除自身勤奋努力外,还有赖于良好家风的浸润、熏陶。
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在家中排行老三,虽天资聪颖,功名欲望却不强烈。他十八九岁时因应举失败而辍学七八年,常邀约人去漫游山川。人们都以为苏洵难以成器。其人生转折发生在娶妻生子后。27岁那年(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上进,以为子女作出表率。后来南宋人王应麟撰蒙学读物《三字经》,将此事列入迷途知返的典型来劝导后生: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苏洵下决心奋进向学,却三次应试不中。三次科场失败,让苏洵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自己并不擅长科场文字,而它也“不足为学”,于是便彻底断了以科举入仕的念头,“由是得专志于学,卒成大儒”。与此同时,他还担负起教育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重任。
史载,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18岁的苏辙两个儿子第四次北上京师(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此时苏洵已47岁。苏洵将所携《权书》《衡论》《机策》等20篇力作呈交翰林学士欧阳修,博得这位文坛泰斗拍案叫绝。诸文皆切中时弊而又能建言献策,深为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的欧阳学士敬服。《宋史·苏洵列传》讲欧阳修将苏洵文章尽数上报朝廷,“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苏轼
苏辙
次年,苏轼、苏辙兄弟同中进士,苏门三士“隐然名动京师”,时人称为“三苏”。
嘉祐六年(1061),苏洵接受朝廷任命,以霸州文安县主簿(先前曾受秘书省试校书郎一职,未赴任)的职分留京,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礼书,3年后写成《太常因革礼》100卷,不久病逝于汴京,时年58岁。苏洵虽以布衣入仕,临终时还只是一个从九品的芝麻官,却以文章感动全国。史载对其噩耗,“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当时“朝野之士为诔者百三十有三人”。苏洵最终能戒骄戒惰,潜心苦读而大器晚成,实有赖于有一个讲求上进、以读书为荣优良家风的熏浸。后来两个儿子的成就又超过他,也与他将近10年杜门读书课子的艰辛培育有着直接关系。
苏洵写《名二子说》让儿子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
相传,苏轼、苏辙幼时比较顽皮,不知用功,贪图玩乐。苏洵便以自己青少年时代荒废学业的教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此同时,还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略施机巧,循循诱导。苏家藏书很多,苏洵有空就领着二子在书房看书学习,从先秦诸子百家著述直至两汉诗赋、隋唐散文,以及当代欧阳修等人的作品,都逐篇教二子诵读、书写,不时还逐句讲解、启发。苏轼、苏辙刚20岁上下就以文章名震京师,实则是在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话剧《苏东坡》剧照
苏洵为文讲求经世致用,言之有物,且文笔雄健流畅,分析精细入微。他告诫二子,写文章要有自己的创见,切不可蹈袭他人;要“言必中当世之过”,而“施之于今”,即解决实际问题,切不可空发议论。苏洵十分推崇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著作,要二子认真学习他们的道德文章和写作技巧。
苏洵为激发两个儿子奋发向上,又希望其能在政治风浪中保全自己,特意写了一篇题为《名二子说》的短文送给他俩:“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借给儿子解释何以替他俩取名“轼”“辙”之机,表达对二子的期望与告诫。他认为大儿子苏轼聪明过人,一定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但应注意别太露锋芒;二儿子苏辙,性情内敛,处事谨慎,可以避免大的风险。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性格差异,真心希望他俩能扬长避短,积极而踏实地去走自己的路。
话剧《苏东坡》剧照
苏洵主张既要多读书,又要多走路(即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洵自己在青年时代几乎将蜀中山水走遍。在苏轼、苏辙20岁左右时,苏洵带领他俩两次出蜀赴京(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一次走陆路(金牛道—褒斜道),一次走水路(三峡—江陵),让二子大开眼界,大长见识。走水路那一次(嘉祐四年,1059年),他们父子仨途中作诗100首,后汇编为《南行集》,其中苏轼作品就有40首。这是现存苏轼诗歌中最早的一批作品。
每当春天来临、草芽破土之时,苏轼兄弟就跟随大人外出踏青,利用各种机会触摸自然山水。后来苏轼宦游在外,仍保持着踏青习惯。天地的灵气、山野的风雨、草木的神韵成为苏轼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无言的老师。苏轼最终能圆融儒、释、道三家以处事应物,从刚直执拗、不避锋芒转向宠辱不惊、随缘自适(这个转变当完成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期间),应得益于父亲的教诲(以《名二子说》为代表),亦得益于他遵从父嘱而去与大自然一直做亲密的接触,从而悟出淡定、平和、包容、旷达之道。
话剧《苏东坡》剧照
程氏深明大义,教子发愤读书,清正爱民
良好的家风家教特别是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尤为重要。苏洵在《祭亡妻文》中曾提到夫人程氏对苏轼兄弟的影响:“二子告我,母氏劳苦。今不汲汲,奈后将悔。”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在所上《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中说:“其要不出六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勤,四曰慎,五曰诚,六曰明。”这是他总结的为君之道,也是他向自己提出的为官之道。他在从政为官的40年间,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身居庙堂之高,还是遭贬谪远渡澹州(今属海南省),苏轼都始终关心民生疾苦,尽力为民多办实事、好事。每履一职,每到一地,都留下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美名。所以,苏轼不仅以诗文书画传世百代,而且还以好官、清官流芳千古。而这一切的原点、起点,则在其父苏洵、其母程氏营构并践行的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廉洁清白、爱国亲民的家风里。
来源‖《巴山皓月 蜀水清风——四川历代先贤名人家风家训》(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1月版)
编者‖中共四川省纪委 四川省监察厅
组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眉山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