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家风故事|“十元书记”常光南:带头管好家里人,不搞特殊、不谋私利、不给组织添麻烦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2-05-02 20:00:23 浏览次数:614 【字体:

周洁 四川在线记者 陈松

人物名片

常光南(1926—2017年),河北隆尧人,四川省德阳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首任市长。在担任广汉县委书记期间,他以“敢为人先”的理念,组织实施并成就了广汉县向阳公社摘牌、金鱼公社包产到组,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

家风故事

在成都市彭县(现彭州市)离退休干部记忆中,常光南有个绰号:“十元部长”。但到了广汉县(现广汉市),常光南这个绰号又变成了“十元书记”。

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常光南1947年10月参加解放军,随贺龙的18兵团战太原、夺潼关,进军大西南;1952年7月他转业到四川彭县工作。在彭县,常光南先后担任八区组织委员、三区区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从供给制到实行工资制,他的月收入只有50元,1959年以后增加到70元。

妻子张晓菊没有工作,两口子加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夫妇二人精打细算过日子。每月领到工资后,张晓菊首先到机关食堂买够全家人一个月的饭菜票,再给常光南10元零花钱,省出来的“三桃两枣”,则攒起来给4个孩子交学费,或在逢年过节给老妈妈寄点“孝心”。就这样,常光南经常出差、开会、下乡的全部个人开销,每月必须控制在10元钱以下。久而久之,“十元部长”的绰号就在彭县党政机关流传开来。1966年初夏,常光南从彭县调任广汉县委副书记,“十元部长”也就升格为“十元书记”。改革开放后,常光南做了广汉县的“一把手”,每月的个人支出指标仍然只有10元钱。

有一次常光南回河北老家探望母亲,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三儿,你娃当县委书记,可晓得农民有多苦吗?”在他离家返回四川时,母亲又故意留下了他温暖的大衣,“十元书记”常光南只能身着破烂袄子坐火车南下。由于没有钱补卧铺票,他挤站在车厢中,又累又困,双腿像灌了铅似的酸胀疼痛。他便在门道与车厢连接处找个空地儿坐下来休息。阵阵寒风吹进车厢,蹲坐在角落里的常光南冷得浑身发抖,回到四川后就大病一场。后来他才从亲戚口中得知,母亲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体会贫穷苦涩滋味,意在让其不要忘本,不要忘记当官要为民服务!

常光南对待家人非常严格。作为“南下干部”,他的妻子一辈子没有安排工作,也没有退休金。常光南认为自己是党的干部,就要带头管好家里人,更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对待子女,他同样审慎严格,绝不允许任何孩子利用他的身份谋取私利。

曾经,组织上考虑到常光南家庭生活困难,出面联系,在彭县印刷厂给他的妻子张晓菊安排了工作。张晓菊刚上了几天班,有人提意见,常光南就让妻子辞掉了印刷厂的工作。

为这事,妻子也怨了常光南好些年。特别在一对双胞胎儿子出生后,全家6口人仅靠常光南的50多元工资过日子,无论如何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家里的钱到月底总不够用。这时,妻子总会埋怨几句,可就算这样,常光南依旧坚持,不搞特殊,不谋私利。

人物点评

德阳市人大原副主任文彦江,曾担任常光南的秘书。他告诉记者:“常光南是干部中的好榜样,家庭中的好家长。作为党员干部,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奋斗的崇高宗旨,时时事事想着百姓,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作为家长,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是严格要求家人,家风正、家教严,对于人民赋予的权力,从来都是充满敬畏,不搞特殊、不谋私利。”

文彦江认为,常光南家庭所展现出的家风家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纯正家风滋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从小节做起,值得每个党员干部学习。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