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族谱研究>详细内容
2022-11-30 00:12:35

【方志四川•谱牒文化】 吴杰 ‖ 家谱编修之法初探 ——简阳《吴氏宗谱》和安岳《叶氏族谱》比较之启示

作者:吴杰 来源:《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发布时间:2019-03-24 20:20:2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家谱,又称宗谱、世谱、族谱、房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南宋右丞相文天祥曾为《会昌县赖氏族谱》题词:“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以纪事实,谱以序昭穆,昭穆之能明则家派曷得而蒙哉。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这充分说明家谱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
《吴氏宗谱》和《叶氏族谱》概况

 简阳《吴氏宗谱》,现最新版本为2004年出版的老续谱合一的修订本。老谱原由简阳民胜桥吴公伯仲13世孙吴光辉于民国二十三年主修。后来,吴公伯仲14世孙吴正经过四年时间将散居简阳、西昌等地伯仲公后裔资料搜集整理,将《吴氏宗谱》(二OO四年版)出版。《吴氏宗谱》按伯仲公6世孙辅生公、友生公、微生公和珍生公四大房编写。据《吴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八月二十四日伯仲公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青石桥盐溪湾迁居简阳,五代单传始有直系后裔约3500余人。派行分为“伯大忠茂起,生天万体克国。文光正家邦,永世必荣昌二十一辈。老谱续新二十辈:俭勤长发达,富贵在贤良。读耕兼和孝,敬守自腾芳。后新谱修订为:忠孝长发远,富贵在贤良。承先崇让德,思源自腾芳。


 安岳《叶氏族谱》全称为《四川安岳县石朝门叶氏族谱》,系安岳县石朝门叶公元聪7世孙叶平安主编,经过三年多的资料整理收集,于2008年出版。据《叶氏族谱》记载,石朝门叶姓人属叶公诸梁99世志清的直系血缘后裔。叶公诸梁112世元聪公是石朝门叶姓人的直系血缘开基祖。从元聪公以下,分毓文公、毓明公、毓富公、毓秀公和毓芳公五大房,派行为“元毓钟英俊、培成富贵嘉。相贤长锡庆,永世乐荣华。盛朝开文运,有德佐龙廷。正大远结后,万代著方型四十辈。后来编订族谱时,更正为:元毓钟英俊、培成富贵嘉。先君有洪福、圣贤思惠龙。万代兴文武,治国德安邦。春光庆吉祥,永世乐荣华四十辈。石朝门叶氏人口约2500人,其中元聪公后裔2170人。

2
《吴氏宗谱》和《叶氏族谱》之比较

 总体情况。《吴氏宗谱》的编修,坚持秉笔直书的“写史态度,围绕伯仲公后裔书写,显得客观公正。相对而言,《叶氏族谱》的编修,主观性太多,并过多掺杂主编的个人信息,显得有点杂乱。正如主编叶平安所说: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奇缺,执笔仅此一人。

 组织领导。《吴氏宗谱》老谱的编修共有10人参与,新谱有7人担任编修,均由编修者通过开会、碰头等形式分工完成,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而《叶氏族谱》成立了《叶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制定了《组织章程》,共有7人参加编纂。

 编修原则。《吴氏宗谱》老谱编修的原则主要是:对抚养异姓之子尽管乱宗但仍然列入家谱;家谱记载后裔的出生、去世时间地点和埋葬地点;编修采用每房每家依次直叙的方法,先世系表后世系记;记载科名表和耆寿表;坚持“女不入谱的原则。而新谱基本沿袭老谱原则,但略有不同的是:一是入家谱采取自愿登记的原则;二是对招女婿所生之子并且随母姓的可入谱,对个别独生女可自愿入谱。在具体操作中,《吴氏宗谱》以派行登记入册,如吴家清,以字辈入谱;如字辈吴月,入谱时则为吴邦月,字吴月。《叶氏族谱》则进步得多,明确提出:男女同载谱册,平等入会。其余和《吴氏宗谱》的编修原则差不多。在具体操作中,《叶氏族谱》记载中既有辈字名,也有现用名。如叶竞成,入谱时辈字名叶培智字辈),现用名叶竞成,和吴氏宗谱以来表示现用名殊途同归。

 主要内容。1.指导思想。《吴氏宗谱》的编修,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和睦族收族。正如吴安文在《吴氏宗谱序》中云:“故曰族谱之作,所以亲者所亲,尊者所尊,长者所长也。而《叶氏族谱》的编修,则寄予了主修叶平安很深的期望,并且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编写新谱过程中,始终都要坚持尊祖敬宗,弘扬族义,教化族人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略古详今,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实事求是地反映叶家石朝门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把族史的传统特色和现代特点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一部家教百科全书。

 2.追根溯源。清同治吴安文在《吴氏宗谱·叙》中讲述了《吴氏宗谱》编修的历史。但《吴氏宗谱》对伯仲公入简阳之前的历史一片空白,而伯仲公迁来时的具体情况也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叶氏族谱》则无论是对叶姓历史的追根溯源还是对修谱历史的叙述都予以记载。通过叶平安等人的考究,明确提出了叶姓人先祖107世(万治10世)仕舜公和广东龙川县赤光(原为黎咀约辖)镇南龙村同胞长兄仕尧公后裔112世良忠是一脉”的观点,并且配以《志清万斌支系图》和《龙川赤光蓝田开基祖万治世系》图表,将安岳县石朝门的叶姓历史和黄帝至今的叶姓历史作了衔接。

 3.书写体例。《吴氏宗谱》按照古代书籍的编排体例——竖字排列,阅读从右到左,只是用正规的仿宋简化字印刷,字体较大。而《叶氏族谱》按照现代书籍的编排体例——横字排列,阅读从左到右,用五号宋体简化字印刷。

 4.正文内容。《吴氏宗谱》大致分为《叙》《碑叙》《宗祠楹联》《纂修人名》《碑记》《传记》《凡例》《科名表》《耆寿表》《赞颂》《起源》《扫昔文》《祖训》《家训》《捐资表》《附注》、世系表和世系记18个不同的内容。内容详略得当,可惜缺少专门的艺文著述和宗祠图等。而《叶氏族谱》图文并茂,大致分为前言、家谱起源、个人捐资照片、清明秋九省会收支登记表、叶氏家族的来龙去脉、石朝门叶姓人的由来及发展前途、族规家法、家训、家教、传记、家族文化、艺文著述、实习图表等内容。为让家谱更好地传承,还在世系图表册后增加《各户家庭情况登记表》和《家庭重要事件记录》。

3
《吴氏宗谱》和《叶氏族谱》编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吴氏宗谱》由于编修比较客观,一切都围绕伯仲公后裔书写,无繁杂之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简州吴氏未追根溯源。仅吴正炜在《附注一》中说明:“自公元一五四年甲午至明万历二年一五七四甲戌减一五四年,等一四二O年以二十五年味一世计算应五十七世,加断代六世再加世字排行止十八世合计为一百二十二世与大统宗谱相符。”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伯仲公以上的历史,也没说明伯仲公与大统宗谱的具体联系。二是伯仲公安居简州的具体情况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伯仲公作为简州吴家碥吴氏的开山之祖,其生平、坟墓都无法知晓,就连到底有几兄弟入川都存在争议。吴光辉在《创修吴氏宗谱卷首·叙一》中讲到:洪武四年,我始祖伯仲公,兄弟三人,曰伯通、曰伯淮,由楚入川分道而驰,插居简西之正教乡五显庙沟,即今之吴家碥。而西昌廪生吴光源在《迁建旧谱叙》中却记载:旧谱载克靖公访仁寿进士吴某云,始祖以前洪武四年,自湖入川,兄弟七人,祖居四,一云兄弟三人,长伯通、次伯淮、次即祖也。两者说法不一,史料不详,难以考究真伪。三是目录过大,查阅不方便。宗谱只是分四大房记载大目录,如辅生公(长房)——46页”。这造成在查阅自身所属支系时很不方便,若不知晓自身所属房数,只能逐篇翻阅。四是吴姓女性大多未入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料的完整性。



 《叶氏族谱》由于编修比较主观,内容比较繁杂,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主观随意性太大,有自我标榜之嫌。文中经常出现主编叶平安字样,如“叶平安摘录。另外,如《弘扬嗜善赴义的南阳文明家风,共写叶氏新春秋》等文中自我标榜的成分太浓。二是叶氏知识占比相对较少,有些内容不应入谱。叶氏知识主要集中在第十五章《叶家石朝门古今世系图表》212342页,加上零散记载,叶氏知识也只占50%左右。其余如《中外古训名言摘抄》《朱子家训》等章节与族谱关系不大,应删除 。三是艺文著述记载狭窄。第十一章《名人 人文》中《人文篇》除入选乐至《叶氏族谱》主编叶国安的书法外,其余均为主修叶平安的诗词文。四是内容详略不当,未统一标准。如在出生时间地点中,就有“丁丑3月1日戌时”“1949.12.18丑时龙家沟叶家小湾”“现年52岁12月29日”等不同标准;在工作单位现住址栏中,又有民国团副官”“嫁徐家”“弃蒋氏跑云南等字样;在病卒年月日墓址栏中,又有因偷变压器劳改死”“(生于壬戌6月18日)67岁死”“59年饿死”等。五是混用职称。在职称栏中就有工人”“副村长”“工程师”“副局级等不同字样。六是没有为死者讳。族谱中有当兵早死”“等字样,又有劳改15年”等字样,遣词造句欠妥。七是个别内容混淆不清,难以理解。如在叶成元病卒年月日墓址栏中有成元死后招进一男人字样,到底是其妻在成元死后又招进一男人还是其女招进一男人做女婿,无法理解。八是有些内容记载欠妥。如《现居国内名人》记载9人均为地方小有名气之人,且1人还生平不详,不算名人。

4
《吴氏宗谱》和《叶氏族谱》比较引发的几点思考

 俗话说:“盛世修谱。早在1923年,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就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可见,当代家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教育价值和道德价值。但是,由于家谱种类繁多,各家编修之法不一,家谱的编修还处于不断的探讨之中。通过对《吴氏宗谱》和《叶氏族谱》的比较,笔者有几点思考:

  第一,家谱的编修应秉笔直书,客观公正。客观,要求编修者必须以真实的人物、事迹、地点为根本,把家谱所具有的史料价值真实地反映出来。公正,要求编修者必须在史料基础上,在编修体例、内容、人物评价等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撰写,不能在编修过程中,过多掺杂自己的个人思想。主修者的编修态度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决定着家谱的编修质量。特别是在编修有不良嗜好或身染恶习的对象时,主修者应三省吾身,时刻把家谱的重要作用铭记在心,下笔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但又要学会下笔“留情。另外,客观公正必须进行严密的考证。特别是对那些重要的人物事迹和重要家谱事件应运用综合手段严加考证,切忌主观臆断。

 第二,家谱的编修应与时俱进,崇尚时代。别是对“重男轻女”“女子不能入谱等老思想,应该摒弃。当前,家谱编修不仅具有尊祖敬宗、团结族人的传统功能,还具有联系海内外同胞、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现实作用。这一点在家训、族规中明显体现。如《叶氏族谱》的家训就包含“读书心领神会,攻科技等现代元素的内容,并明确提出对建立三纲,遵循五常’”等古训应去伪存真。另外,家谱编修还应具有时代的指导思想。如《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修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谱为本,以史为鉴;广收博采,认真考证;反复核实,去伪存真;继承发扬,着眼当前,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复兴中华。

 第三,家谱的编修应图文并茂,语言质朴。一般来说,家谱内容大致包括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艺术著述、家传家谱图表六大内容。这在《叶氏族谱》中相当明显。特别是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安岳县石朝门叶氏因能追根溯源,于是沿袭了“南阳堂的堂号。家谱的修订,在内容上应尽量做好老谱和续谱的完全统一,这一点《叶氏族谱》做得很好。而《吴氏宗谱》因缺乏伯仲公前的历史,成为一部断代史,值得后人再加考究。在具体撰写上,家谱中还可载入族人主要所在村落的自然环境、经济情况和图片等,以便后人更好地掌握当时的社会风情面貌。另外,在家谱编修上,语言必须质朴大方,切忌辞藻华丽。特别反映在家传和艺术著述上,遣词造句更应谨慎,应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家传人物的选取应突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切忌胡乱入选;艺文著述也是如此,应多选取大家公认的、具有一定名气的人物书法、绘画、论著等入选。对于编修者自己的作品是否应选入,应慎之又慎。还有就是用语除艺文著述外,编修者应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并且讲究忌讳。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是为表示更加客观公正,而忌讳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阳市分行)


来源: 《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