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四川省情>四川统计公报>详细内容
2025-03-17 12:10:10

202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7 08:55:36 浏览次数:657 【字体:

2024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6469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19.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2816.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6260.2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35.1%和6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9∶35.7∶55.4调整为8.7∶35.3∶5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333元,增长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2%,居住类持平,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7%。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646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4%,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2.8 亿元,增长 2.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97.9 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18110.4亿元,增长7.0%。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35.5∶49.1调整为15.0∶35.4∶49.6。

年末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达到893.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1%,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252.0万户,增长3.2%。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0.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77.1万公顷,增长2.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7.7万公顷,增长4.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2.0万公顷,增长2.3%。

全年粮食产量3633.8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夏粮产量增长2.7%,秋粮产量增长0.9%。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60.8万吨,增长5.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645.6万吨,增长4.2%;茶叶产量45.4万吨,增长6.9%;园林水果产量1441.6万吨,增长7.4%。

全年生猪出栏6149.6万头,比上年下降7.7%;牛出栏297.7万头,下降5.9%;羊出栏1498.9万只,下降15.2%;家禽出栏69931.9万只,下降8.6%。猪肉产量下降2.1%,牛肉产量下降4.9%,羊肉产量下降15.0%,禽蛋产量下降3.1%,牛奶产量下降10.3%。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20.1万公顷,增长4.4%;水产品产量187.2万吨,增长4.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02.7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9万公顷,累计1308.7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61.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7%。全年农村用电量377.5亿千瓦时,增长15.0%。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7884.0亿元,比上年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4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1%,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8∶7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4%;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2%。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8%,汽车制造业增长9.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9%,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0.2%。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4.2%,发电量增长6.8%,天然气增长9.3%,房间空气调节器增长23.8%,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增长12.3%,啤酒增长9.6%,彩色电视机增长9.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589.0亿元,下降18.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800.2亿元,增长8.9%;股份制企业3265.0亿元,下降1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96.3亿元,下降1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7元,比上年增加1.4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0%,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803个,实现利润总额513.5亿元,下降1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903.1万平方米,下降14.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924.5万平方米,下降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610.3万平方米,下降9.1%。

五、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12.4亿元,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01.4亿元,增长6.2%;金融业增加值3922.1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3681.1亿元,下降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494.6亿元,增长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822.9亿元,增长17.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1%,利润总额增长2.3%。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0.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347.1亿吨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988.1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5.0万吨,增长34.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5.8万标箱,增长12.3%。年末高速公路建成里程10305公里。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9%。旅客运输周转量2213.5亿人公里,增长17.1%。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1623.2万辆,比上年末增加80.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441.1万辆,增加78.0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72.2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21.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564.8万件,包裹业务113.5万件,快递业务量47.3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79.8亿元。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67.5万个,其中4G基站39.9万个,5G基站21.6万个。全省电话用户总数11807.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9914.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8.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941.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73.5万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3670.2万户,增加179.2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5233.5万户,增加721.2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200.1亿GB,比上年增长15.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全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9%。商品房施工面积41980.7万平方米,下降12.1%;商品房销售面积6393.6万平方米,下降20.1%;商品房竣工面积4370.2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0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476.4亿元,增长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33.3亿元,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884.1亿元,增长6.9%;商品零售额23825.6亿元,增长3.7%。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968.6亿元,增长11.4%。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0.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7%,中西药品类增长8.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3%。

八、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906家;外商直接投资2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2%。

截至年末,在川落户世界500强达到385家。已获批准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3个。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8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14家,现有备案境外投资企业共1020家。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0457.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额6177.7亿元,增长2.4%;进口额4279.5亿元,增长21.3%。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7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5.5%;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974.1亿元,增长6.1%,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8.0%。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3600.5亿元,下降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45.3亿元,增长5.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333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0083.6亿元,增长11.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7083.9亿元,增长11.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5032.7亿元,增长7.0%。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106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46家,寿险公司49家,养老险公司6家,健康险公司5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6家,外资公司30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8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8.7亿元,增长8.7%,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62.6亿元,增长5.1%。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共计1187.7亿元,增长18.0%。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557.1亿元,增长6.0%;人身险公司赔款及给付支出630.6亿元,增长31.1%。

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公司分公司81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公司分公司33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分公司20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389家,期货公司营业部26家。证券主资金账户数202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0%。全年证券交易额2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万所,在校生1547.7万人(不含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及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教职工125.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01.1万人。

年末共有普通小学4947所,招生85.8万人,在校生540.0万人。普通初中3111所,招生94.7万人,在校生277.2万人。普通高中822所,招生52.5万人,在校生152.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40所,招生0.4万人,在校生(含附设特教班)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317所,招生27.2万人,在校生79.6万人。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39所。全年普通本(专)科招生71.8万人,增长3.0%;在校生226.8万人,增长4.8%;毕业生56.7万人,增长2.7%。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收研究生5.8万人,在校生17.5万人,毕业生4.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7.6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5.3万人次。

PCT专利申请782件;专利授权11437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1567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0761件,商标申请293020件,商标注册192731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4272件,审理结案4284件;专利新增实施项目14096项,新增产值3358.6亿元;专利质押融资金额128.8亿元。

年末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8个。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82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1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9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6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167个;国家级星创天地8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5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35073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2607.3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910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艺术表演团体48个,文化和旅游部门艺术表演场所33个,公共图书馆208个,文化馆206个,美术馆70个,综合文化站403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5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

年末共有国有博物馆25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6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4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2项。

年末广播电视台16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4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937.0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65种,出版量87420.0万份;出版期刊356种,出版量4453.9万册;出版图书15001种,出版量45438.0万册;录像制品33种,电子出版物208种。年末全省电影院931家,电影银幕5489块;全年电影院线观众6051万人次,票房收入24亿元。

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4935个,其中,医院2558个(民营医院187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46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1.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6.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24.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4.6万人,注册护士34.7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2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万人,注册护士1.4万人。乡镇卫生院2744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万人,注册护士3.6万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60960.3万人次,其中,医院28073.1万人次(民营医院4981.2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30795.7万人次。出院2333.7万人次,其中,医院1688.1万人次(民营医院370.9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575.8万人次。县域内住院率93.4%。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2.05/10万、3.43‰、5.13‰。

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06.3亿元,共筹集公益金49.0亿元。年末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0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72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4个。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省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1647份,办结或阶段性办结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件6051件;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5793个;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15.6万余家,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88家次,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670万吨/年。全年组织综合性环境应急演练80次,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6起。

全省推进16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实施,纳入全省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230家。实施104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完成111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54个,面积7.9万平方公里。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5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9个。

全年全省启动应急响应12次。其中,二级救助应急响应1次;三级防汛应急响应4次,四级防汛应急响应5次;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四级响应2次。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1.3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3万公顷。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9亿元,因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因干旱和风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90起、死亡657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8.0%、13.0%。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02人,下降19.0%;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92人,下降12.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0.139人,下降29.4%。

十三、人口  

根据202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全省常住人口出生人口53.6万人,人口出生率6.41‰;死亡人口78.9万人,人口死亡率9.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26.8万人,乡村人口3337.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10%,比上年末提高0.61个百分点。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06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9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5元,比上年增长5.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36元,比上年增加2109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工资性收入27525元,增长4.9%;经营净收入5526元,增长5.3%;财产净收入3620元,增长3.2%;转移净收入10666元,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874元,增长5.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0.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9.5%,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7.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比上年增加1325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6618元,增长6.4%;经营净收入8049元,增长5.9%;财产净收入625元,增长2.6%;转移净收入6010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78元,增长5.5%。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7.5%,交通通信支出增长3.2%,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2.9%。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6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27.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8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8.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38.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13.1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49.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364.8万人,城乡特困人员43.9万人。

十五、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2024年,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8.0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904.1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32.7∶48.7。

全年工业增加值1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8亿元,增长6.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71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5元,增长6.8%。
  

注: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民营经济类型统计划分的暂行规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施工和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24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7.PCT专利申请受理量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专利申请受理局受理的PCT专利申请数量。PCT(PatentCooperationTreaty)即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

8.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9.证券主资金账户数据来源于证监会一线监管系统、证券交易额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

10.2024年民航货物运输量及货物运输周转量统计口径调整,故相关数据与往期不可比;自2024年1月起,公路旅客运输量、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将班车包车客运量、公共汽电车城际城乡客运量、出租汽车(含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城际城乡客运量纳入公路旅客运输量统计,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统计口径相应调整,故相关数据与往期不可比。

11.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格计算。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