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名镇名村】红红火火传文化 高高兴兴建乡村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25-03-10 18:21:55 浏览次数:224 【字体:

红红火火传文化

高高兴兴建乡村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四川省邛崃市天台山镇的高兴村,地如其名,环境让人心情愉悦。它恰似一颗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夺目红宝石,既有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更因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而熠熠生辉。

作为成都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纪念地,高兴村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承载着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

2807a0d59ec3155bf15754789378a7a0_LOCAL1741445278733LYN2E6PELG.jpg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航拍,高兴村 供图)

红色记忆

镌刻在岁月中的不朽篇章祉

1935年,红四方面军来到高兴村,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曙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在此建立了石塔区苏维埃政府,为当时深陷苦难的民众带来了希望的火种。1936年2月,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当地800余人参加红军。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镌刻在长征的历史丰碑之上,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精神源泉。

2e8342d2971d040e801f8b7bb02c0ada_LOCAL1741445298797F57Z5V5JCF.jpg

景区内的红色文化雕塑(实习生 谢俊皓 摄)

在高兴村,红色遗迹星罗棋布,仿佛在静静诉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庄重肃穆,陈列着近400件红军文物。从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弹药,到生活生产中的各类用品,再到宣传标语、钱币等,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红军在邛崃地区的战斗历程和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南宋时期始建的古老建筑上。它虽历经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它见证了红军在此扎根、为百姓谋福祉的光辉岁月。石塔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伫立,诉说往昔。这里的红军医院旧址、杨茂堂故居等遗迹,也都以独特的方式,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革命理想高于天”,先辈们用行动诠释着这一崇高信念。

d97993745fc9e51dbc2c4293040d14c6_LOCAL1741445316458YIWQ6FMP4F.jpg

景区内的红色文化碑刻(实习生 谢俊皓 摄)

创新传承

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为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高兴村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村党委注重与党校和各地高校合作,聘请国防大学军史、长征史专家刘波教授、邛崃市文史专家胡立嘉老师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和讲师;通过选聘、竞聘方式组建本土讲师团,培养专兼职讲师20余名;开发《红军长征在邛崃的112天》《红军长征过四川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成都战役邛崃战场》《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等20余堂红色教育课程;突出现场教学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精心设计重走一段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交谈一次心得“五个一”党性教育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2023年,村里累计接待各类培训、活动10万余人次。

高兴村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与当地绿色生态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红绿共融”协同发展。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国有平台公司﹢社会企业”四方入股的联合运营公司推动下,高兴村成功打造出集特色餐饮、精致住宿、农耕教育、户外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养生度假空间。

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21年的0.5万元增加到去年的45.3万余元。这一显著变化带来的惊喜,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心情,彰显了创新发展模式的成效。

022607737a9399cd352a9d6adbd6cf0c_LOCAL1741445336930NNFGNTLGAL.jpg

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实习生 谢俊皓 摄)

高兴村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红色五角星形状呈现的四川红军长征数字展示馆,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通过数字展示,游客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这种新颖的展示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高兴村红色基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了新活力。

乡村振兴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新征程

红色文化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高兴村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村里按照“村集体+特色民宿”模式组建了“民宿联盟”,打造“红色美村”区域共享品牌,首期动员13家民宿统一引流、统一管理,带动了5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实现旅游收入2300余万元。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万元。每到旅游旺季,高兴村便热闹非凡,游客们纷至沓来。“在这里既能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又能尽情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一位游客点赞表示。

ebc1e82cbd1f20fe158bd6a63715be4f_LOCAL1741445359869AAO14M8BDT.jpg

高兴村的民宿(实习生 谢俊皓 摄)

高兴村还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建成了绿色、生态、特色的水果和茶叶种植基地。旅游服务业、种植业以及红军长征纪念馆为村民提供了270个就近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和增收,真正享受到了红色基地发展带来的红利。为了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传承红色血脉,村里专门成立了“高兴村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等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兴村的村民们,正高高兴兴地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如今的高兴村,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交相辉映,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村子正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红色旅游胜地。

展望未来,高兴村干部群众有更远大的目标。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持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红色基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承事业、助力于乡村振兴事业。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采写:刘海天实习生谢俊皓苟欣雨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