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长宁“6·17”地震震中——双河镇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 地震,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 地震造成长宁县、珙县等8个区县受灾,受灾人口243888人,因灾死亡13人,受伤220人,紧急转移安置52931,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88.89亿元。
得名及建制沿革
双河镇因建成区东西各有一条溪流于城北汇集,故名双河。
双河镇位于长宁县南缘,距宜宾市中心城区63公里,距长宁县县城长宁镇28公里,镇域面积86.97平方公里,耕地1805 公顷。
双河镇地域,唐久视元年(700),设羁縻淯州,属泸洲都督府。
前蜀武成三年(910),设淯井镇。
宋政和四年(1114),设长宁军,监军同治,属潼川府路。
元泰定二年(1325),长宁军改设为长宁州。
明洪武五年(1372),撤长宁州设长宁县,县治在今双河镇建成区地域,属叙州路。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在城乡,仍为长宁县治地。
民国元年(1912),在城乡更名城厢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1日,长宁县人民政府在城厢镇建立,城厢镇属长宁县第一区。
1950年3月,长宁县人民政府从城厢镇迁往安宁桥。
1952年11月,城厢镇更名为双河镇。
1959年,双河镇、犁头乡合并组建双犁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原双河镇地域分设为双河镇人民公社和葡萄人民公社,原犁头乡地域分为犁头人民公社和上西人民公社。
1964年,双河镇人民公社、葡萄人民公社合并组建双河镇人民公社。
1982年1月,双河镇人民公社更名为淯水人民公社。
1984年,淯水人民公社改设为淯水乡。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淯水乡、龙头乡、犁头乡、上西乡合并组建双河镇。
1994年3月,双河镇所辖的龙头办事处地域划出至今。
目前,双河镇辖有葡萄村、金鸡村等21个村和双河社区,14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
人口与气候
2018年末,双河镇总人口30558人。其中,农业人口25476人,非农业人口5082人,少数民族811人,主要是苗族。
双河镇四面环山,中间为小盆地;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高度1408米,最低海拔高度326米。年均气温11.2—17.5℃,年积温4088.0—6387.5℃之间,年降水总量1200-1700毫米。
双河镇地域有东、西二溪,盆地西南二面有地下泉水长年不断流出地表,形成河流,流经大片农田区域。
自然与人文资源
全镇森林面积4667公顷,高山地带盛产杉树、南竹,盆地内盛产楠木(桢楠)、杂竹,森林覆盖率58%。矿物资源以盐矿、锰矿、黄金矿、铅、锌矿、磷矿等十余种为主。
双河镇历史文化厚重。历史上,双河镇产生了周洪谟、李永通两个榜眼,出过众多进士和举人,曾多次引领蜀南科考风骚。
这里,有诸葛亮、苏东坡、王象之、石达开、张群等历史名人的活动行踪;有双河文庙、雌雄井(淯井)、葡萄井、宝屏山、文塔山、笔架山、古烽火台、桃源仙洞、五车书石、万卷书等富有人文内涵的遗址和景观;有古镇的城建格局和不少的传统民居。
这里,风景秀美,有良田美池桑林之属。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及南部“僰僚”“都掌蛮”“多刚夷”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影响,其民朴质,其俗淳厚,各种文化交汇,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双河镇因场镇淯井产盐而兴,兴盛的盐业让它在古代一直是蜀南的重镇。如今,采用现代工艺的盐卤工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特色小吃“双河凉糕”远近闻名,以本地特产竹笋为竹食品加工业方兴未艾。
双河,一个散发着浓厚古韵的传统集镇,正展现出新时代的魅力,吸引着八方贵客的到来。
扩展阅读
双河镇自然遗产
【嘉鱼清泉】 嘉鱼清泉,即葡萄井,位于双河古镇东南,长宁八景之一,宋时曾任长宁军文学的王象之在其地理名著《舆地纪胜》中记载:“嘉鱼泉在城东一里,马鞍山之址。泉漱石涌出,有小鱼,四时如一,不增不减,故名。”
有此嘉泉,宋时就有人附庸兰亭聚会风雅,在上祀日流觞于此,故又名流杯池。清同治八年,长宁县令席树馨将龙王庙建址于此,有感于嘉鱼泉涌出串串气泡如葡萄,便于庙前坊上大书“葡萄井”。从此,人们称嘉鱼泉为葡萄井。
嘉鱼清泉附近有龙王庙、万卷书、文昌宫、天宁寺、烽火台、阴阳坟等名胜。葡萄井左上有“抗战胜利纪功碑”,为抗战胜利后所建,记录长宁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如今,葡萄井周围是特色小吃双河凉糕一条街,云集凉糕制作经营店十多家,常年食客盈门。
【雌雄井】 清《一统志》载:“淯井在县北门外,泉有二脉,一咸一淡,取以熬盐。塞其一则皆不流,又谓之雌雄井。唐淯州、淯井监,皆因此置。”淯井确切位置在北门外东西溪合流处,该盐井为长宁建制之造肇,与长宁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其发现,长宁老县志上有如下两种记载:其一: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到达叙府,很快安定了西南诸夷,南巡时登上了雌雄井北的宝屏山,驻足山巅放眼南望,见脚下是一开阔盆地,阡陌交错,溪流纵横,在片片明镜似的水泽田地中,浮动着座座绿色的小岛,四周崇山叠岭,群峰耸翠。山间薄纱轻罩,祥云缠绕,不由脱口赞道:“如此胜地,不出异宝,也当出人杰。”说完带领部属信步下山,即发现了此井。当辨出其一咸一淡两眼并塞其一而皆不流的奇异现象,诸葛亮捋须笑道:“此乃古书记载的所谓雌雄井,敦知让我诸葛亮在此地寻得,真乃天赐,足可当一宝也。”随即,诸葛亮教人煮水熬盐,从而有了以后的朝廷管理机构淯井监。其二:汉人黄氏和夷人罗氏同时发现了雌雄井,两人以竹牌置溪水中,谁先得牌井就归谁。后牌为黄氏所得,井归黄氏,也就是汉人所有。后人们以井水煮盐,从而开启了朝廷在此设建制管理的历史。
盐井的开发,开启了长宁发展的历史。淯州、淯井监、长宁军、长宁县的行政区域的设置,都是与淯井盐的开发一脉相承的。长宁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道路交通的发展乃至无数次惨烈的战争,都与淯井盐的开发分不开。
据史志记载,历史上淯井盐的产量常年在近百万斤,大量的盐销往云南、贵州,从而开凿了越蛮丫口经珙县往云贵方向的茶盐古道。淯井外围,常有上百口盐灶排列,白日夜晚,灶中柴火熊熊,青烟袅袅,锅中,盐水沸腾,热气蒸腾,形成奇异的烟雾景象,特别是晴朗的清晨,云蒸霞蔚,尤为壮观。古人称之为“淯井晴烟”,列为长宁八景之一。明按察副使严正在其《盐井坝堡》诗中,就写出了这壮观景象:“雉堞连云虎豹开,南宁形胜控诸蛮。蓑衣荷插朝耕去,箬叶包盐夜市还。渔艇索横溪上月,酒樽清映屋头山。惭余独忝干城寄,烽火无警鼓角闻。”
【登云亭】 双河城北门所对高山为宝屏山,垂直高度200余米,竹木蓊郁,雄奇壮观,古人称“宝屏秀色”,并认为“秀甲八景”,列为长宁八景之首。相传,诸葛亮曾登此山,并发现了雌雄井。宋代,山上就建有亭,以山耸云霄意,被称作登云亭。明代长宁人周洪谟多次登此山,后中科考榜眼,为礼部尚书。人们更是视登宝屏山如攀青云梯,以兆科考步步高升,登山者趋之若鹜。山上之亭因年代久远和多次兵燹,兴废过多次。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县令曹世德有感于山上亭之不存,遂倡议募捐复建,然而是否建成,不得而知。道光年间(1821—1850),长宁县令关世相曾储备合抱大木12株准备建登云亭,值其去职未成。咸丰十一年(1861),朱熙齐到长宁作县令,见大木,毅然以建亭为己任,随即遭丁忧返里。第二年石达开破长宁城,大木燹于兵火。同治九年(1870),县令习树馨发动地方耆老士绅复建登云亭,历经数月建成。民国前期,军阀混战和匪患不断,后期值物力维艰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皆不可能对日渐破旧的登云亭作维修,建国前已破败不堪,又遭土匪围攻驻山解放军,终致坍圮消失。近年,镇政府顺应民意,恢复了亭的旧观。
【文脉所系塔龟山】塔龟山,在城南门外里许。山原名金龟山,为一孤立小山,在南门外平坦的盆地坝子上,若趴着的金龟,向着南门及文庙学宫和宝屏山,似俯伏北拜状。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有“金龟兆文明”之说,古人认为此山为长宁县文风所系,宜在山上再建一塔,则图书负重,文笔插空,可以聚文治之精华,启人文之景运。明代周洪谟、李永通就曾有此倡议,但值当时民族间战争不断,未能实现。这一拖,就过了一百余年。
万历乙亥(1575),置明朝廷大军荡平叙南僰人王城九丝城,战患消除。新任长宁县令高严带头捐出俸禄以倡议,地方士绅慷慨捐资,筹足了建塔之费,塔内塑像及为塔添置田地(收租谷以维持平时开支及维修)的款项都很充足。万历丙子(1576)动工建塔,庚子(1600年)落成,前后历24年。文塔坐落台基上,为七级,八方形。七级从上而下,分别塑有中国传统的圣人、亚圣人及儒家名人像,然后依次是长宁名儒及历届科考士子牌位,再往下是留白,以待后人蝉联入位,以起激励后进之作用。塔落成后,四方前往礼朝者众,成为古镇一时之盛事。高严受县人之请,为塔作了记和铭。其铭曰:“瞻彼龟山,据淯上游。天造地设,秩秩幽幽。文斯塔斯,壁立千尺。豪杰挺生,人文交集。级以七等,位以八方。中虚外直,三教经藏。科甲姓氏,先后俱载。宛若蝉联,虚左以待。阶而升之,自迩自卑。极而尽之,高明精微。毋负尔塔,存心入门。毋负尔学,雁塔题名。”自文塔建成,金龟山又叫塔龟山或塔山。
后来,文塔毁于明末清初战乱。到清嘉庆杨庚编修长宁县志时,基址犹存。后为防石达开及匪患,山上曾多次修建砦堡,塔基被破坏,现仅有砦堡石基可见。
【五车书石】 五车书石地点在东西溪合流下游不远处,有四块有棱有角的方形巨石斜列溪水激流中,巨石极像书卷,被人们称为五车书石,体现了“家诗户书”的长宁人看重书籍文化的心理和情愫。明朝嘉靖年间,长宁知县吴师朱修订长宁县志中记载:“五车书石在县北一里,五石方正,集居水口,关锁长宁之秀。”相传,曾有一石亡失,被吴师朱查出,仍放置原处。后长宁训导李天禄还写了《五车书石记》,其中写道:“长宁自宋有学校,人文之盛不能追记。及我皇明,科不乏人,而周、李又皆进士及第,为天下名臣,非善用此石为国朝柱石者乎?”“造石者天,设石者地,而置石以补天地之奇者吴侯也。信如金石置之故处而不敢后者,百姓也。心坚石穿,以石载五车书者,士子也……”长宁县令宗让也写有《五车书石》一诗:“学富当年别有储,名山仿佛见移书。只今才子归何处,孤屿青青风雨余。”杨庚编修的清嘉庆版长宁县志也对五车书石有记载。
清末时本地人杜德舆(杜关,后中进士)实地考察后写了《五车书石辨》,对所谓五块石、四块石及吴师朱追回遗石的事予以否定,认为该处淯水激流中遍布翘石,古人称之并非以石之确数,而是取学富五车之意,与具体多少石没有关系。此说极有道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前人之说。
不管五车书石得名缘何,但人们寄予其书香文翰之意却是一致的,数百近千年来成为当地文化坐标,本地和外来骚人墨客、读书士子无不前往礼朝观赏。
遗憾的是以后淯水水流减少,溪中翘石被作为矿山开采,五车书石景观已看不出了。
【双河宋代文庙】 双河文庙,位于双河场镇西南角,双河社区富民街双河小学内,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文庙始建于宋代,迭毁于火,经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相继培修,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雄伟,为古建筑群。大成殿高出地面3米多,面积243平方米,以楠木作殿柱,大者合抱。上盖黄、绿琉璃瓦。其南为棂星门,北为启圣祠。东西两庑为名宦祠。戟门外东西两侧是忠义祠、乡贤祠。文庙围红色宫墙,南墙高8米多,外有直径2.5米“万仞宫墙”四字。民国时期为小学、师范校址。“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现大成殿尚存。
文庙大成殿坐西北向东南,素面石台基,面阔5间22米,进深15.8米,通高6.7米,抬梁结构,木结构盔式顶,黄琉璃绿剪边瓦,正脊檩题记“清咸丰元年辛亥三月初十日辰时重建”字样。大殿驼峰雕刻精美,柱础分别为六方形和抱鼓式,均系青石雕刻而成,上刻龙、花卉、草木、万字纹、福字纹、卷草纹等。最大柱础高0.6米,直径1米,上刻二龙戏水,雕刻精美,造型生动。2013年,恢复修缮了后面的崇圣祠。该文庙是长宁旧县城文庙仅存建筑,对研究清代官式建筑和学府制度有较重要的价值。双河镇4.25地震后,由文物部门出资56万元对其进行恢复修缮,为更好保护文庙,双河镇计划迁建双河小学,依托文庙打造国学基地,发扬国学文化。
【传统建筑天主教堂】 双河天主教堂,位于双河镇北街东侧的韩家街,始建于民国19年(1930)。该教堂坐北向南,内有经堂140平方米,经堂前建有高大的门楼,上塑“玫瑰花雨”匾额,显得庄严神圣,左右有活动场所 教堂四周筑有围墙。教堂在2013年双河“4·25”地震中轻微受损,后利用灾后重建资金进行了部分改造修缮。现教堂由长宁县天主教爱国会管理,供教徒祈祷使用。
双河镇历史文化名人
【长宁土主柳光熙】 柳光熙,宋建隆、乾德年间(960—968)为西南都巡检使,北宋初有效治理了西南地区,被尊为地方“土主”。如四川将李冰父子尊为“川主”一样,长宁官民在此建土主庙以祭祀柳光熙。据县志记载,柳光熙治军纪律严明,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敬畏他。但他驻军所在的州官却嫉妒和排挤他,私进谗言,恶意中伤,于是朝廷将他调往内地,此后再也没有返回边地。
皇祐(1049—1054)年间,周边少数民族首领聚集于长宁军近郊,占据军治所周边高地,居高临下,打算攻城,百姓非常恐慌。危急之时,一个名叫白进丰的军校,假言柳光熙托梦给他,指示他们在城西南发炮石,摧毁聚集攻城民众的武器。守城将士依从了他,顷刻间,满山遍野“铠甲森集、若官军至”,攻城队伍被迅速击溃,城得以保存完好,百姓化危为安。而此时,距柳光熙调离西南边地已是89年了。柳公在时,“诸彝悉向慕之”;柳公去后已近100年,诸彝闻风丧胆,这是何等的神威啊!
由于柳光熙阴庇了长宁百姓,于是长宁民间立土主庙祭祀他。政和6年,宋徽宗赵佶赐该庙额“忠佑”,政和8年追谥柳光熙侯爵,才有了双河的“柳侯祠”。
【长宁军文学王象之】 王象之(1163—1230),字仪父,一作肖父,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庆元元年(1195)进士,宝庆年间(1225—1227)为长宁军文学。王象之仕宦之余,收集地理书及诸郡县地志、图经,随时编集,于嘉定十四年(1221)开始综合编纂,在长宁军文学任上撰成《舆地纪胜》一书。
《舆地纪胜》一书以南宋统治区为限,起于临安府,迄于剑门军,共计府、州、军、监一百六十六,合计二百卷。每一府、州,一般分为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十二门,间亦变通而有所分合。本书是研究南宋以前地理的重要文献,由于其大量辑录人物、碑记、诗文资料,所以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舆地纪胜》卷166“长宁军沿革”载: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置长宁军,领十州,即巩州、定州、高州、奉州、淯州、宋州、纳州、晏州、投附州长宁州。军以长宁名之,为何,“唐十州羁縻之美名”之故。“风俗形胜”载:长宁在南宋时期汉人已深入夷人之中,“声教所暨,渐如华人”。军治所(今双河镇)“宝屏山、牛心峰在左,笔架峰在右……出汉武所谓筇竹蒟酱”。
《舆地纪胜》关于长宁军建制演变的叙述,我们还可厘清犍为郡、江阳、汉阳以及朱提郡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在北宋政和以后,对长宁军周边少数民族有“贡赋版籍不上户部” “汉户许典卖熟夷田土,汉户田土不许夷人典买”等规定。
【明代重臣周洪谟】 周洪谟( 1417-1491),字尧弼,四川叙州府长宁县在城乡(今双河镇)人,明朝英宗正统九年(1444)乡试解元,次年入京殿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继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又迁升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
成化元年(1465年),朝廷研究征讨四川戎县(今兴文县)的都掌蛮。洪谟认为都掌蛮、白罗罗、舁子数叛,宜特设长官司,择其寨主素有名望为众所畏服者一人,设为长官司长官,统各寨夷民,治理出色的,可提升官爵,但土官、寨主是“有职而无俸禄”的,不需国库支出,可免除后患。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虽经波折,最终得以实施,大大缓解了蜀南地区的民族矛盾。当时荆州、襄阳一带流民为乱,洪谟又奏请建立州、县来招抚管理。因此设立郢阳府。
成化六年,洪谟母亲去世,洪谟援例以母丧去任,回乡守丧三年间,致力于六经诸子史书,并受地方之请,编修了《叙州府志》,写了许多赠、序、表、志之类文字。洪谟于弘治二年(1489)辞官还乡,居叙府宜宾。终老期间,与地方官长及贤达常相过从,诗文往来,留下大量诗文,著名的有《戎城八景》《涪翁亭记》《富顺文庙碑记》等。三年后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葬叙州府白沙湾。临终前又上皇帝《安中国,定四裔十事》疏,孝宗念他忠勤一生,并赐谥“文安”公。
周洪谟一生著述甚丰,计有:《叙州府志》十二卷、《南皋集》二十卷、《箐斋集》五十卷、《箐斋读书录》二卷、《便宜录》无卷数、《南皋子杂言》二卷、《群经辨疑录》三卷、《周正辨》无卷数。另有祠记、碑记、庙记、奏疏、赋、诗等多篇。
【明代榜眼李永通】 李永通,字贯道,叙州府长宁县在城乡(今双河镇)人。明朝英宗年间,李永通参加科举高中举人,后来又高中进士,被当时的朝廷留用,担任翰林院编修。李永通因参与编写《英宗实录》有功,宪宗皇帝不但给他白银、锦缎和纹绮织金衣的重奖,还让他担任了会试同考官。经他录取的人才均为当代名士。因此,更得皇帝器重,特地安排他在皇家书院(国子监)讲学。
李永通在皇家书院一干就是十年,官职累升到侍讲学士。宪宗很重视他的才华,他向宪宗提出的许多好的政见、主张常被宪宗采纳。当宪宗正打算再提升他时,他却盍然辞世。噩耗传来,朝堂上下无不为之哀伤、叹息。宪宗下诏特许用皇家仪仗送其遗体回乡安葬,还指派叙州知府陆渊之代他前往吊唁。
【古镇名人杜关】 杜关,原名德舆,字若洲,晚年自号柴扉野老。1864年生于长宁县双河镇。杜关八岁能文,光绪十年,应叙州府试,中秀才第一名入县学。光绪十二年,漫游天津、上海、汉口等地。光绪二十年甲午,赴北京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其愤慨,写下了《沪上感咏》诗十二首,与随之写就的悲壮激昂之辞《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反响很大。
光绪二十四年,杜关会试中进士,被朝廷授户部主事。光绪三十年,他深感孙中山革命学说之伟大,毅然离官,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辛亥(1911),杜关以自己在帮会中的影响,利用帮会作掩护相机行事干革命。海内外革命志士不断到杜家活动或寻求帮助,杜家也自然成为革命党人在北京的秘密联络处。辛亥革命后,杜关任民国政府礼宾司长。袁世凯窃国,杜关不愿为袁氏效劳,愤而辞职,居成都,以鬻字为生。
1929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葬蓉郊。杜关工书法,精音乐,擅诗文,著述颇丰,其书法在蜀中影响较大。
【黄以镛】 黄以镛(1859—1932),原名家柄,字斗寅,号亮父,长宁县双河镇人。
辛亥革命前,黄以镛去北京,与好友杜关一道投身于反清斗争中,并加入同盟会。之后,黄以镛与赵铁桥、田梓琴在北京创办“国光新闻社”鼓吹革命复兴,并与杜黄(杜关之妻)、陈宪民、赵铁桥等革命党人一同致力于革命复兴。辛亥革命后,以镛以表彰先烈、料理先烈后事为己任,主动与时任袁政府的农商总长宋教仁商议后,将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彭、黄、杨、张四烈士之遗骸安葬于北京万牲园。以镛自始至终主持了祭奠和安葬烈士的全部事宜。19l8年,罗佩金任四川总督,委以镛担任会理县知事兼代理盐源县知事。1921年,出任忠县知事。忠县与石柱县接壤,土匪出没无常,扰民甚剧,以镛采用了剿、抚兼施政策,又延聘办事秉公的乡绅办团练,兴教育,宽田赋,仅数月,县境治安状况便明显好转。忠县人民无不称颂以镛治乱、恤民之才能。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成立后,黄以镛担任编纂之职,他所撰写的先烈列传共十余万字,都应归为信史。
1932年,以镛卒于上海,国民党中央特予优恤,并给费治丧,其生平事迹交付党史部门立传传世。
【卢承绪】 卢承绪(1879-1944),字克勋,长宁县双河镇人。卢承绪是长宁县第一个官费出国留学生,他是兴中会、同盟会、保路同志会会员。担任过四川省临时议会首届议员,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克勋一生热爱祖国,热心教育事业,淡泊名利。遗著有《双溪渔隐诗钞》《篁翠山庄文存》《留东日记》《楹联杂录》等。另有读书笔记数本。
自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1922年卢克勋愤然弃职回乡,致力于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以培育英才为己任,提倡男女平等,让妇女同男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1944年,克勋病逝于家中,终年六十五岁。
【沈宗元】 沈宗元,字与白,1884年生于长宁县双河镇。沈宗元幼时家境贫寒,兄嫂励其奋发求学,刻苦攻读。十五岁应县试,名列前茅;十九岁时赴成都参加省试中举,被奖为内阁中书;二十岁入京会试,地点却该在了开封,他在开封写下了“杏花时节在中州,立志出人头。扬子观潮,黄河走马,吟诵《岳阳楼》……”诗句,可见其胸怀志向。以后他长期与张澜共事,办报刊,兴学校,曾任四川省教育厅长,省政府秘书长。1937年,与梁叔子编撰了十六卷五十万言的长宁县志。
沈宗元一生爱书如命,全国最享盛名的商务印书馆是他出版著作和购买图书常往之处。他一生著书40余部,如古典诗词《嘉园词》《瀛海逸闻》(四卷),外文译作《变之哲学》(法国柏格里著)、《社会学》(美国格丁斯普著)等。除写作之外,宗元还擅长书法,尤善隶书,如青城山天师洞、乐山乌尤寺均有其石刻遗迹。
【黄瑞农】 黄瑞农(1923—1985),老同盟会员黄以镛之女。1937年考入长宁县乡村师范学校附属初中班,1941年升入彭县省立女子高中,1944年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1948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9年转入四川大学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在近四十年中先后从事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土壤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普通环境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研究室主任。相继参加淮河流域、湘江流域、云南、海南、内蒙、东北、苏北、四川渡口、河北、新疆等地的综合考察、专业考察,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广泛涉猎国内外文献资料,综合吸收国内外土壤科学、地学、地理化学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学的近代先进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理论,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科研成果,逐步形成自己一整套地缘科学系统的学术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著作发表,及其与兄弟校合编高校用书《环境土壤学》,充分体现了多科学综合和相互渗透,具有鲜明的开拓精神,使经典土壤学有所充实、更新和发展。
黄瑞农提倡学科渗透,勇于招收和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她一直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病重期间仍为此而操劳。历任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妇女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市第七、八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金陵女子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1985年因病逝世,终年62岁。逝世后,全国有关各部、局、院、校、所、系共60多个单位和l00多位学部委员、教授通电悼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