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剑门蜀道的石刻艺术

作者:王开建 来源: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2-15 15:38:00 浏览次数:1694 【字体:

剑门蜀道石刻十分丰富,类型齐全,不仅有古代的摩崖造像、碑刻、汉阙,还有近现代的红军石刻、白花石刻。其艺术价值非常高。颜真卿书写的《中兴颂》石刻,绵阳平阳府君阙等已成了稀有的国宝。剑道石刻如此发达有其地理、社会、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古道地处龙门山区,山岩系侏罗黄型岩,岩质细腻,软硬适度宜雕刻,且岩石资源取之不尽,这是石刻繁荣的地理环境因素;古代佛教传入,深入人心,地方官员、商旅和善男善女,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纷纷捐资建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官员的倡导,比如唐代剑南道按察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带头开凿千佛崖大云洞、藏佛洞,使这里的造佛活动空前活跃。宋代龙州(今平武)知州史祈任职期间,分别从江西抚州拓《真武祖师像碑》、从京都开封拓《宋徽宗御笔手诏碑》、复刊于龙州,又刻立《李白赠江油尉诗碑》、《玉虚观赐书记碑》,使边塞龙州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

首先介绍剑门蜀道上的汉阙。

阙,特殊的石雕艺术,是古代祠庙、陵墓、宫门、府廷前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两台之间有空缺,故名“阙”。一般用石雕堆砌,较高大,显示阙主人的地位和功绩,是主人身份的标志。《公羊传》记载:“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在封建社会人死后该不该修阙,修什么样的阙,都有严格的规定。《诗经》云“挑兮达兮,在城阙兮”。阙,这种石雕建筑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汉代较盛行。剑门蜀道上梓潼、绵阳一带尚留存几座汉阙。

梓潼境内尚存的汉阙有四座:杨公阙,在县城北,现残存单阙。《梓潼县志》记载“汉侍中杨休墓,俗传如是,有石阙”。贾公阙,在县城南,双阙尚存,风化严重,雕刻难辩认,疑为贾夜宇阙,又疑为蜀汉邓艾墓阙。无铭阙,县城西,腐蚀严重,县志称“边昭阙”。《后汉书》载:“边昭,字孝先,陈留凌义人也,以文学知名,桓帝时(公元147-167年),为临颖侯相,迁北地太守,后为陈相,卒官”。李业阙,在县城南李节土祠内,现仅存阙身一块,高2.5米,宽约1米,上刻“汉侍御使李公之阙”,隶书,此阙是西汉建武年间为纪念李业而建。李业,梓潼人,“西汉末年举明经,除为郎,新莽时举孝廉方正,不就,公孙述据蜀,业抗拒不从,为述所酏,建武十二年(公无36年)灭述,旌表其闾”(《华阳国志》)。此阙已残,却是现存汉阙中年代最早的一处,很有历史价值。

绵阳平阳府君阙,位于城北芙蓉溪畔。这是一座东汉末年的墓阙。两座阙分别建靠在墓门前的左右两侧,相距26米,一座高4.35米,另一座高4.53米。每座阙的子母阙一高一低紧紧相连,并且都用巨石和板石重叠堆砌,整齐美观。其结构由阙座、阙身、阙盖、阙檐、介石、阙顶组成。阙身刻有车马出行图、弹琴图;介石上刻有青龙相纹、白马嬉戏、朱雀展翅,形象生动,刀法刚劲。绵阳汉代双阙是中国的稀有珍宝,填补了华夏汉代石阙建设实物的空白。

古代剑道艰险,匪盗出没,来往行人祈求佛祖保佑,纷纷捐资刻像,故沿途摩崖造像经久不衰,留下无数石刻艺术精品。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200多米长、40多米高的石壁上,大小佛像,密如蜂房,现存59窟、189龛、造像7900余尊。造像始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有“历代石窟艺术陈列馆”之称。主要石窟有大云洞、大佛窟、三圣堂窟、北大佛窟、多宝佛窟等。造像内容有人性化倾向,如身染重病的睡佛,弟子问候,很有生活情趣。雕刻的特别是镂空,明朗剔透。

皇泽寺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西,现存造像34处,佛像1000余尊,系南北朝至隋、唐、宋作品,主要窟龛有中小柱窟、五佛窟、大佛窟等。大佛楼内6米高的释迦牟尼,线条浑厚,气魄豪迈。两弟子和两菩萨,由朴挺秀。两观音,身材高挑,柳眉凤眼,精心设计的两条黑龙尾系在发梢。佛的背后,刻上天龙八部,云中隐约出现,表现独特。

观音崖摩崖造像,在广元城西南。因造像多为观音,故名。造像龛窟坐西向东,南北长半公里,现存51窟,108龛,440多尊。都是唐代作品,分布在三段:南段造像21龛,分三层,整齐排列,佛像庄严,衣饰细致;中段造像13龛,多为观音;北段造像30龛,分散,高处一龛中有一尊沙门像,平头着袈娑,右肩斜执钧杖,杖头挂镜、剪、刀之类东西,专家考证为宝志像,川北只此一造像。观音崖造像,技法熟练,雕刻生动,是唐代佳作之一。

鹤鸣山道教造像,位于剑阁普安镇南。鹤鸣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道教造像开凿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现存2龛,60尊神像。代表作为长生保命天尊造像(天尊,道教最尊贵的天神),佛像高2米,站在莲花座上,身首道服,头戴莲花冠,脚穿道履,左手执净瓶,肌肤丰满,造像生动。此处造像以阴刻为主,雕工精细,是国内最大、保存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之一。

卧龙山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梓潼城西卧龙山顶。造像凿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这些佛像集中在长5.5米、宽5.2米、高3.2米的石壁上。分东西北三大龛,现存造像1138尊。这些造像造型优美,面形丰满,体态生动,雕技精细,是一组艺术性很高的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在绵阳城区涪江畔。始建于唐。寺内一巨石,高5米、长20米,在石崖上开凿佛像20余龛和一方《金刚经》。龛窟形制各异,龛窟高者2米,矮者仅10厘米。龛内造像多者50余尊、少者二三尊。滴水观音,高3.3米,头戴金冠,袒胸露背,身着袈裟,下穿长裙,手执净瓶,赤足站在莲花台上,造型精美。

玉女泉石刻造像,在绵阳城区西山山麓。崖边有唐代道教石刻造像20余龛,50余尊,大者0.5米,小者仅0.2米。主要有天尊、老君、胁侍仙人、力士、女贞等像。布局得当,神态自然,雕法简练。另外,子云亭台基石壁上也凿唐代道教造像90余尊,造像小,线条流利。

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散落在剑道沿线,组成了一列石像文物长廊。

剑门蜀道上的碑石石刻,记人记事,留下了一段历史,留下一幅幅书法艺术珍品。

筹笔驿道途次舍碑,碑高2.8米,宽1.3米,记载蜀汉丞相诸葛亮派费袆修筑剑南栈道的情况,宋复刻。此碑是研究道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广元府记碑,碑高2.60米,宽1.38米,元碑,现存皇泽寺内。正文908字,“广元府”是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由利州升格后的名称。碑文云“广配乾坤,元归宗主”,此为广元之来历。

广元蚕桑十二事图石刻,在皇泽寺石壁,高1.3米,全长5.8米,阴刻蚕神嫘祖,选桑椹、种桑、村桑、缫丝等十二图,形象地概括了清代培植桑树经验和养蚕方法。石刻线条柔美,构图精美,雕工精细,是一组古代艺术石刻连环画。

陆放翁诗碑,明碑,现存觉苑寺内。碑高1.4米,宽0.64米。天头横行隶书“陆放翁诗”,刻诗为《宿武连县》,楷书体。陆放翁即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从南郑(今汉中)返成都,路过剑阁武连写下《宿武连县》一诗。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监察御史卢雍巡抚四川游觉苑寺,应主持僧人之约题诗,与陆游《宿武连县》一诗同时刻石留念。

治路种松碑,宋碑,今存觉苑寺内。碑高1.7米,宽0.88米,晋郭璞撰,北宋苏轼书写。碑文残存。原文是:“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苎功荣;岷山河,榜兹地;勉忠孝,翊圣世”。武连,晋代为武功县,郭璞在该县倡导治路种树,颇有政绩,后人刻石坚碑,教育后人。

《大唐中兴颂》碑又名颜真卿书《中兴颂》石刻,在剑阁鹤鸣山。碑通高3.12米,宽3.84米,阴刻,颜体,229字,唐代诗人元稹撰写,唐书法家颜真卿书。唐大历六年(公元772年)首刻于永州浯溪(今湖南祁阳西南)石崖。南宋绍熙年间翻刻于此。《中兴颂》表面歌颂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走向中兴,实痛恨割据,反对分裂。此石刻系颜体书法的代表作,端庄雄健厚重,气势宏大开放,“水部胸中星一头文,太师笔下龙蛇字”(文潜诗句),被誉为“书法家规范准绳之大成”。

剑阁重阳亭铭碑,又名李商隐撰《重阳亭》碑,在剑阁鹤鸣山。唐碑,碑通高1.9米,宽0.85米,碑额篆书阴刻“剑州重阳亭铭”。碑文楷书阴刻,共415字。唐大中年间(公元847至849年),蒋侑任剑州刺史,在东山(今鹤鸣山)建重阳亭,请在梓州(今三台)任职的李商隐撰写《剑阁重阳亭铭》。李商隐在文中赞扬蒋侑“三年大理,旧讼断休,市贾平狱”。这座唐碑因名人名望而著名。

蒋恭侯传碑,在绵阳西山。蒋恭侯即蒋琬,蜀汉名臣,死后谥号恭侯。蒋恭侯传碑,高3米,记述蒋琬生平事迹,书汉谨严,雄浑有力。此碑系清朝刻立。

宋徽宗“御笔手诏”碑,全称是宋徽宗“御制封二郎神”碑,在平武南坝。此碑系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至1173年)龙州知州史祈从汴京(今开封)复制。碑高3.85米,宽1.26米,碑额为“御笔手诏”。碑文损毁,现存字迹,龙蟠凤翥,体现徽宗瘦金体风格。

报恩寺圣旨碑,碑体高9米,重30余吨。碑首正面额篆“九重天命”。碑身刻明英宗皇帝敕旨一道:“既是士官不为例,准他之遭”。背面刻“敕修大报恩寺碑铭”,记述了建寺概况,字体端庄雄浑,文词典雅。

名人名碑成了剑门蜀道的书法宝库。

(作者单位: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