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非遗】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济川虫虫歌

来源:“宜宾史志”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8-12-09 11:13:00 浏览次数:1259 【字体:

《苏济川虫虫歌》,指苏济川所搜集、整理、编创的“虫虫歌”。

苏济川(1855-1933),四川省长宁县老翁镇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秀才,在长宁寿昌寺(今长宁桃坪乡十字村)设馆教书。

分布盛传于川南尤其长宁县、江安县、珙县、高县、兴文县等地的《苏济川虫虫歌》,在川南一带民间口口相传近百年,以童谣体裁写就,使用的是川南方言。它以55种飞禽走兽虫鱼为题,以儿歌体拟人化的方法再现了川南宜宾的风土人情及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地域特色浓厚。

《苏济川虫虫歌》(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儿歌,首先是反映儿童的生活,飞禽走兽虫鸟中,最小的小动物成了孩子们的玩具,其中尤以昆虫为最,因此,这些儿歌统叫成了“虫虫歌”。

 最开初的虫虫歌触及的生活内容少,只以诙谐、上口为主,比如过去的蚂蚁歌为:黄丝蚂衣,黄丝蚂蚂,请你家公家婆来吃嘎嘎(肉),大的不来小的来,吹吹打打一齐来。

在苏济川那里演变成了:黄丝蚂,黑丝蚂,是亲戚,请来耍。今天我请客,要来休作假。进来倒杯茶,野茶淡漂漂。装竿叶子烟,河烟烂渣渣……表现了农民的热情好客以及生活的清贫。

再比如《虾》:大马虾,会过河,须须少,爪爪多。今天请你来帮我,去拉家公与家婆、

还有《雁》:雁鹅雁,扯扁担,扯个人字更好看。娃儿喊扯铧尖尖,铧头尖尖朝前窜。娃儿喊扯簸箕圆,簸箕圆圆团团转。

《苏济川虫虫歌》(图片来自网络)

《苏济川虫虫歌》写于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当然是表现的主要内容。有表现农民生活疾苦的,比如《斑鸠》:斑鸠斑鸠咕哥咕,哥哥锄禾日当午,哥哥汗滴禾下土……

有表现财主剥削者的贪财、恶毒的,比如《夹夹虫》:硬壳壳,夹夹虫,肚皮装的尽是铜。世情全不懂,做事太过功。一双爪爪作用大,夹倒你就不放松。

《苏济川虫虫歌》是从生产、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记录了当时宜宾及川南一带的飞禽走兽虫鸟的种类,展现了自然社会的生态,再现了川南及宜宾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

2007年,《苏济川虫虫歌》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宜宾史志”微信公众号

来源: “宜宾史志”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