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以竹为媒育匠心 文化传承显担当——成都艺体中学受邀参加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01 14:24:28 浏览次数:266 【字体:

以竹为媒育匠心 文化传承显担当

——成都艺体中学受邀参加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览

文/何艾丽  图/叶永德 江罗曼

 2025年5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式启幕。四川省成都艺体中学受邀参加本次国际非遗节。

图片

展厅中参观的游客

图片

竹编和剪纸作品

图片

竹编作品

图片

竹编精品展示

 本届非遗节以“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清迈、意大利巴里作为主宾城市。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参加,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

图片

参观的游客

图片

参观的游客

 此次活动中,四川省成都艺体中学由竹编传承人、语文教师及外事处副主任何瑜带队,展出了一系列竹编和剪纸作品,集中展示了学校“非遗进校园”的育人成果。开展首日,展区便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这些作品中,国际范儿竹扇“出圈”:以西班牙足球联赛标志“LALIGA”为主题的圆形竹编扇,因其跨界创意吸引众多年轻观众拍照打卡。一位球迷赞叹:“竹编的字母线条竟能如此流畅,传统工艺也能‘玩转’国际符号!”

图片

LALIGA图案

 细如发丝的《福》字竹扇让观众俯身端详,四款造型古朴的家用竹篼、七把手工芭蕉扇,让中老年观众倍感亲切。“和我小时候家里用的一模一样,现在的孩子也能接触到这些老手艺,真好!”一位参观者动情地说道。  

 展览期间,成都锦城学院十余名学生到场观摩。学生们更是在竹编警察帽、镜框竹编画《神采飞扬》前流连忘返,现场向何瑜老师请教编织技法。一位参与体验的中学生兴奋地说:“原来竹编不只是老手艺,还能做成这么酷的文创产品!”

图片

成都锦城学院学生现场观摩

图片

成都锦城学院学生现场观摩

 2017年以来,成都艺体中学多次邀请非遗竹编大师何启荣进校为师生指导竹编技艺,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设了竹编特色课程。学校先后举办“夏至节气”“金沙文化”等主题竹编展,成功承办成都市竹编微党课示范项目。2025年,该校王秀兰、叶永德、李小燕等老师成功申报《艺术特色高中非遗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并邀请何老师之女何瑜在校带领学生从劈篾、编织到创作,让学生亲历传统工艺的匠心之美。此次参展作品中,除竹编平安扣车挂、家用竹篼以及剪纸等非遗作品外,大部分设计灵感源于学生课堂习作,体现了“以劳育美、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

 在展览中,受中西文化桥梁协会邀请,何瑜作为竹编传承人,与该协会及其他几个非遗传承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之后将深化彼此的交流。

图片

签约

此次参展是成都艺体中学深耕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特色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综合课程、跨学科融合与国际文化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绽放更璀璨的时代光彩,在守正创新中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何艾丽

图:叶永德 江罗曼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