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美食】营山油豆腐‖罗德春

作者:罗德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0:04 浏览次数:1029 【字体:

营山油豆腐

罗德春

现在人们所说的营山油豆腐,在二三百年前叫做“营山油炸豆腐”。据老一辈的人讲,清咸丰、同治年间,营山县小桥镇上有一个叫黄元才的居民,他祖上几代人都做豆腐生意,豆腐做得又白又嫩,味道好得不得了。据说有一次,黄元才无意间把做好的豆腐切成骨牌大小放入油锅去炸,结果发现被炸过的豆腐变成中空外泡、色泽金黄,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后来,他又多次试着做这样的油炸豆腐,效果是一次比一次好,便专门做了一些这样的油炸豆腐去卖,没想到销售十分火爆,每天都早早卖完。同治末年(1874),黄元才一家迁到当时的营山县城文星街落户,继续从事油炸豆腐这门买卖,买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十分兴隆,他去世后,其二儿子黄世学继承父业。

清末民初,营山县城白塔附近做豆腐的人听说油炸豆腐好卖又赚钱,便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到黄世学家里去学油炸豆腐,没过一两年,不少做豆腐的人家也开始做起油炸豆腐。那个时期,人们直接把油炸豆腐取名叫“油豆腐”,同时还流行一首歌谣:“荣(昌)隆(昌)二昌产麻布,营山出产油豆腐”,营山油豆腐在外也开始有了名气。

制作油豆腐,在选料和用油上很讲究,首先是选好黄豆的品种。主要采用南部县、广元市和营山县本地产的“八月黄”,色泽要鲜黄,籽粒必须饱满,去除泥沙、杂质,特别是霉烂豆子一颗都不能要,有了霉烂的豆子,做出来的油豆腐要变味,多了还会变苦。黄豆选好了,用清水浸泡黄豆,夏季泡4小时,冬季泡12小时,中间还要连续换几次水,直至黄豆泡涨为止。

黄豆泡好后就要磨浆。磨浆前先破瓣,再用筛子筛去豆壳。以前磨浆都是用直径一尺一(约36厘米)或一尺三(约43厘米)以上的石磨子磨。石磨子磨浆虽然速度慢、效率低,豆子出品率不高,但豆腐绵实、香味浓。后来开始用粉碎机打浆,把黄豆用桶装好,挑到县城附近的农机站去打,打好浆后又挑回来,再上架过浆,每天来回几次,路远不说,路况还差,真的很累人。再后来,市面上有了分浆机,打浆就更方便了。

浆打好后,接下来是过滤。过滤时用的滤帕孔径一定要细小均匀,第一次要滤干,第二次用清水冲滤,浆内不能落渣。

烧浆、看浆是豆腐质地好坏的关键环节,稍有一点疏忽大意都要出问题。用木柴作燃料烧浆,烧浆的老嫩要根据黄豆的品种,分别进行处理,比如夏季收获的“六月黄”要烧嫩点,冬季收获的冬黄豆要烧老点,而且人一刻也不能离开。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用铁锅烧浆,一年要烧坏五六口大锅,2000年开始转用蒸汽,既方便卫生,又延长了铁锅的使用寿命。

浆烧好后,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温度,用盐卤水或石膏进行点浆或冲浆,待豆浆完全结晶成团后,就装箱压坯。一般用方形的木箱来装箱压坯,木箱内用纱布铺底与护围木箱四周的内壁,放入点好的豆浆并用纱布铺好,盖上木板,再加石板重压即可。然后,将压好后的豆腐取出放在大案板上,敞气一段时间,用手感觉豆腐温度合适之后,再把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准备油炸。

炸油豆腐,必须用上等清亮的菜籽油,如果油的质量不好,用它炸出来的油豆腐便成绛色(即大红色、正红色),没有卖相。油炸豆腐时,不仅要看坯子的老嫩程度决定油温的高低,同时还得考虑一年四季的气温,一般情况油温要在200℃度左右。

一般做法是:坯子炸一段时间捞出来,在筲箕里冷却1—2分钟后再倒入锅中,炸一会儿又捞起来,再冷却1—2分钟又下锅炸,反复多次才起锅,这样炸出来的油豆腐色泽黄亮、形圆、清香浓郁、质软松泡,富有弹性,即使将其压扁也能恢复原状。

油豆腐又分干湿两种:一是“水油豆腐”,即炸好后立即用清水泡透的油豆腐,其风味独特,便于鲜食;二是“干油豆腐”,即炸好后晾干,它易于携带与储存,1—2个月内都不会变质,外地客商和旅居异乡的营山人经常用来作为礼物馈赠亲友。

油豆腐可烧汤可煎炒,不论荤食素食,只要烹调得法,就会清香绵软、味美可口,如将肉馅灌其中,加以蒸煮或红烧,则成为一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2008年4月,“营山油豆腐”制作工艺被列入营山县级第一批非遗名录;2013年1月被列入市级第四批非遗名录。现在,营山油豆腐已名声在外,特别是成都、广元、通江、南江、巴中的客人到了营山,对其他东西都不稀罕,一定要买油豆腐回去。营山油豆腐还一度销到了祖国宝岛台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德春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