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巴蜀英烈>详细内容
2023-04-25 09:16:44

【巴蜀英烈】四川大竹籍革命烈士徐永培:满腔热血付革命 冷眼横眉对刺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03 21:21:58 浏览次数:892 【字体:

四川大竹籍革命烈士徐永培

满腔热血付革命 冷眼横眉对刺刀

大竹县地方志办公室

1949年8月10日,大竹县内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被押赴刑场,他们毫无畏惧,一路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其中一位老成持重,目光深沉,他便是中共中山党委书记徐永培。

徐永培烈士

徐永培(1923—1949),四川省大竹县人,祖籍杨通乡徐家寨,后迁居双河乡天城寨。7岁入塾。1937年就读于徐小高一班。

1937年“七·七”事变后,徐小从重庆等地聘请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到学校任教。1938年7月,共产党人贺方木也执教徐氏小学。这些人向学生讲共产党,讲八路军,组织学生唱抗日歌曲,写抗日标语,演习游击作战。学生中相继组成“少亲会”“小先生剧团”以及义卖组、代耕队等,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极为活跃。徐永培少年老成,举止稳重,是学生抗日救亡团体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1939年春,徐永培考入大竹中学28班。1939年秋,到重庆入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社会组,和同学一道组成马列主义著作学习小组,攻读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学习小组创办了壁报《星报》,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每周一期。《星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介绍并评论国际国内、校内校外大事,颂扬正义,抨击邪恶。

党支部书记廖意林高度评价了《星报》的战斗作用,校长陶行知也表扬《星报》能够发扬民主、敢于批评危害学校集体生活中的不良倾向,并要求《星报》注意方式方法,以便团结更多同学。徐永培和同学们办报热情更加高涨,每期《星报》,差不多都有徐永培工整、秀丽的字迹。

1944年12月,当日本帝国主义打到贵州独山、威胁重庆时,徐永培再也不能平静地坐在育才的课桌前了。他为《星报》撰写了一篇评论《怎么办?》,提出育才学生应该和工人、农民相结合,动员民众的力量抗战到底。

1944年寒假,徐永培和徐相应、陈尧楷等受育才共产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大竹张家、杨通一带。徐永培和徐相应借执教双河邻山中学之便,积极开展游击斗争的各项准备活动。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中共川东组织决定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开辟第二战场。大竹山后为川东农村武装斗争的基地之一。1947年夏末,共产党川东组织先后派出干部来到大竹山后。9月底,吸收徐永培入党,组建杨通特支,徐永培为书记。特支向群众进行团结互助、抗丁抗粮、翻身解放的教育。用喝血酒、拜把兄弟、烧香结姊妹、搞“商帮会”等当地农民习闻常见的组织形式,把贫苦农民的青年骨干团结起来。不久,杨通特支先后建立起人和寨、罗家店、王家庵、江家祠堂等几个据点,各有二三十人。其中骨干成员,都是秘密武工队员。他们变卖田地、家产,以做生意为名,公开买回长短枪数十条。徐永培和徐相应活动于各点之间,革命力量很快连成一片。

1947年秋末,杨通乡正式成立起一支10多人的常备武工队。徐永培负责政治工作。武工队一面发动群众抗丁抗粮抗捐,一面武装筹集枪弹,为开展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奠定基础。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会、群情振奋,歌声嘹亮,一时形成一股热潮。大竹山后张家、杨通一带被誉为“蒋管区的解放区”。

1948年2月初,第十区保安副司令傅渊希率队“进剿”大竹山后区,6日在苏家沟和共产党武工队激战。之后,国民党政府军整编79师293团到山后“清剿”,共产党游击队被迫撤离。徐永培在重庆负责安置从山后撤出的党员、干部。5月返回大竹,参与领导重建的大竹山后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

1948年秋,共产党领导的华蓥山周围各县联合大起义爆发。为减轻起义地区的军事压力,当时川东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邓照明决定组建广邻大山区党委和广邻大山区游击队,徐永培任党委委员兼游击队政治部主任。游击队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在各地惩治土豪劣绅。11月的一天,徐永培率队夜袭双河邻山中学,铲除国民党特务谢成孝。谢侥幸逃脱,乡长邹吉光中弹毙命。

徐永培、徐相应有时还打出“人民解放军第8支队”旗号,和陈尧楷的“人民解放军第7支队”、欧君良的“人民解放军第9支队”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声势浩大,敌人震恐。川东共产党组织的战略意图部分地实现了。但华蓥山各县的武装起义很快即转入低潮,徐永培、徐相应和陈尧楷领导的游击队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困境。之后,徐永培担任中山党委书记,率武工队在竹、垫、邻边界发动群众,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5月底,徐永培、徐相应奉令赴渝,统一了对时局和工作方针的认识。6月初返竹,暂时隐蔽在邻水县龙安乡六保贾献廷家,准备伺机插到大竹山后,接出干部和游击队员。然而国民党政府军突击二营却得到密报,于14日夜派兵突然包围贾宅。徐永培突围后不幸被捕。第二天一早即被押解到大竹监狱。

1949年8月10日,徐永培被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横眉怒对刺刀与枪托,沿途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在东门外四方井英勇就义,年仅26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四川省大竹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