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吴玉章:从革命实践中走来的历史学家‖周晓娟

作者:周晓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16 18:30:38 浏览次数:816 【字体:

吴玉章从革命实践中走来的历史学家

周晓娟

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

他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之一,也是革命实践与学术领域均有重大建树的革命家,对中国马克思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革命斗争,是一部丰富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他为寻求救国道路而从事史学研究,结合革命实践,深入钻研史籍,他的史学思想与革命经历密切相关。

1911年,32岁的吴玉章受同盟会安排回到荣县,擎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四面大旗,领导了荣县独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之后,又赴南京参加革命政权的筹建工作,担任内部参事和筹办国史馆专员。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吴玉章流亡到法国巴黎法科大学勤工俭学。期间,他涉猎了西洋史,特别研究了法国革命史,这段时期的历史学习对他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有很大帮助。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吴玉章开始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他经历了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阶段,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解释中国革命屡遭失败的原因。

大革命失败后,吴玉章撤离武汉到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后随部队南征。1927年,49岁的吴玉章前往苏联中山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研究中国历史,撰述历史著作,回顾革命历史。从此吴玉章走上马克思史学研究的道路,他的历史学思想也始终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在校期间他就“八一革命”经过情形做了报告,后形成了他的第一份历史著述《八一革命》。书中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的方法,对蒋介石、汪精卫等做出了精辟分析,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对“八一起义”进行了叙述,对爆发和失败的原因、影响、教训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进行了总结。该书是关于“八一起义”的极具权威性的历史文献,是系统总结大革命和南昌起义经验教训的开创性著作,也是中国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研究中国革命史的早期著作,对研究中共党史、国民党史、国共合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吴玉章《八一革命手稿》(2022年4月2日翻拍于吴玉章故居陈列馆)

1930年开始,吴玉章先后在苏联伯力共产主义大学、海参崴远东工人列宁学校、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中国部、东方大学中国部从事教育工作,负责培养中国革命干部。在担任中国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他编写了《中国历史教程绪论》和《中国历史大纲》。《绪论》以及《大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著作,记述了中国自史前时期直到近代时期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历史的通史著作之一,对中国历史分期、土地经济制度、农民起义、历史人物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为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70岁的吴玉章任华北大学校长,他经常向师生讲授中国革命的历史,并编写了《中国最近五十年民族民主运动史提纲》。该书对1894年至1949年五十多年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总结,就中国革命的性质、分期、经济形势、政权建设以及研究的方法、意义进行了深入论述,是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最早具有系统性的完整的中国革命史专论。

1950年至1966年,吴玉章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指导了何干之、李新、胡华等同志撰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史》,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做出卓越贡献。1961年,吴玉章所著《辛亥革命》一书出版,该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行了追述和分析,将辛亥革命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国内外研究辛亥革命史的重要文献。

吴玉章一生在寻求救国、研究历史、将史学思想融入教学。他的历史研究,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个从反省自我、反思革命到反思民族、反思历史的学术历程。他时时刻刻把国家民族放在首位,把现实问题作为前提,以弄清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为目标,以解决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为价值标准。国家的苦难与个人的奋斗经历,促成了他的选择和学术追求。

他的历史学思想很鲜明,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来研究历史。认为中国革命的产生一定有它的物质因素的存在,因为一个时代的大变革,我们必须拿出物质生活的矛盾来解释,而不是拿变革时代的意识来判断。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去找它的发展规律,以辩证唯物主义来观察事件,以科学的历史观来研究历史。

同时他认为历史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研究历史不能投机取巧。他曾明确提出“事实确实,立论公平”应当是研究历史应普遍遵循的座右铭。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史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作,史实可信是科学的最基本的要求。

不仅如此,吴玉章还十分注重研究历史的作用,认为应当从历史中发掘现实意义,教育广大人民。他提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现实世界,更好地知道现实,为实践活动提供行动指南。他通过身体力行更进一步的阐发了学以致用的历史观,把史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他曾三次集中从事过历史教学工作,他提出:“我们纪念过去的某人某事,其目的都是为的对我们的人民进行教育,是面向现在,而不是面向过去。”

吴玉章是一个兼有革命家身份的历史学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革命斗争经历对他的历史观形成、其历史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有着重大影响,他的历史学思想也正是那个时代的深刻印记。他在革命斗争中他不断研究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现实中国的出路。他把历史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把历史作为科学来对待,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体系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晓娟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