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特产>详细内容

【地方名特】文建全与营山草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9 13:26:05 浏览次数:515 【字体:

文建全与营山草帽

营山草帽具体什么年代开始制作,已无法考证,只是据老林镇、小桥镇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回忆,他们的老祖宗的老祖宗就有了草帽,后来出现部分老年妇女、中年妇女到民国年间男女老少在闲时和麦草织草帽辫子,用手工缝制草帽,自产自销,以此来挣一些油盐钱。集体生产时,组织手艺比较好的妇女和极少数男同志编织草帽搞副业,增加集体收入。有些胆大的人白天到生产队去干活,晚上就坐在月亮坝里编草帽辫子或是用针载草帽,偷偷拿到街上去卖。小桥编草帽的规模越来越大,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上面来管也不知该从哪家下手。

草帽编织机(蓬州闲士摄于营山县星火镇,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1966年,营山县日杂公司利用小桥这一带民间编织草帽的优势,在小桥区小桥乡拱背桥建立了营山县第一个草帽厂,把小桥和小桥附近乡镇编草帽的高手集中到厂里来了,开始了规模生产。编草帽的人进厂当了工人,领到月薪,那骄傲劲儿不可言传。不几个月,生产规模就上去了。当时,小桥草帽厂生产的有大草帽、小草帽、本色草帽、漂白草帽、包边草帽、油漆图案草帽,年产量达到四百万顶,销往全国各地。

文建全,营山县小桥镇人,1954年生,很小的时候就见到小桥这地方家家户户编草帽卖钱,唯独他家里没人会编草帽。1972年,在小桥读初中的文建全看到《四川日报》一个整版《小桥草帽遍五洲》的文章,一下子就像吃了兴奋剂,高兴得不得了,对编草帽产生了好奇心,心里想,一个小小的草帽还去往这么远,比我们人能干多了。回到家里,开始向大伯、大娘、大哥大姐学习编草帽辫子。

文建全上过初中,有文化,自身也聪明,别人教他编草帽,是教一样,会一样,看一样,会一样,称得上是过目不忘。仅一年时间,文建全熟练地掌握了编织草帽的所有工艺。他还创造出了许多新工艺:把草帽辫子编成各种不同样式;把麦草染成五颜六色,在草帽上设置不同图案,三角形、花瓣形、圆孔形、蝴蝶结等,让很多女孩子、年轻人、小孩子都喜欢文建全编织的草帽。卖草帽的贩子更是认为文建全编织的草帽价钱好,销路快。在文建全家里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时常都是供不应求。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营山大地,各行各业充满了新的生机。小桥的草帽业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街上、乡下、公路边、院坝里、旯旮孔孔、男女老少、大人、小孩、职工、学生编辫子,户户都织草帽。做草帽的贩子走家串户,运草帽的车子来来往往。据估算,小桥草帽最兴旺的岁月里,年产量超千万,成了著名的“草帽乡”。

1979年下半年,文建全研究出了用缝纫机进行机制草帽,这使草帽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机制草帽效率高,针迹密,牢实、平整、美观。一下子,文建全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文建全兄弟姐妹一家七口人全部加入编织草帽的行业。文建全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到四喜、带河、灵鸳去收购草帽辫子,在青岩铺设了几个收草帽辫子的点。文建全一家年产草帽就达到了一两万顶。

文建全机制草帽,名声远扬,来他家里学习机制草帽的上百人。几年下来,小桥工农村、拱背村、五里村、四方村家家买缝纫机,一家老小齐上阵生产草帽。随着草帽行业的扩大,文建全到各地去考察,购回了一批专业草帽机,转瞬间,缝纫机制草帽的时代结束,进入了机械化生产草帽的年代,草帽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桥草帽的年产量达到六七百万顶。

1984年以后几年,小桥草帽的最高峰期,文建全组织收购草帽,一两天就可以收购一大车(就是一万顶),送往平昌、宣汉、邻水、大竹等地。两三个月时间,文建全可纯收入八九千元钱,成了小桥首位万元户。

营山小桥草帽纯麦草编织,绿色环保,原生态草编,吸光散热,夏天戴草帽,给人以清凉感。文建全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桥草帽的优势,到各地考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麦草编织花篮、吊篮、手提包、女工拎包、学生书包、插花用的花瓶、装干果用的花盘,形式多样,要有尽有,五花八门,五彩嫔纷,深得顾客和收藏家喜爱,小桥草帽步入大雅之堂。

2006年11月,文建全的小桥草帽和时尚草编参加“营山县首届旅游文化特优产品暨名小吃展销会”,获得银奖。2007年西交会上,营山小桥草帽和时尚草编获得无数消费者青昧。南充市原市委副书记亲监现场,带头购买营山小桥草帽和时尚草编,给小桥草帽人巨大鼓舞。省内多家报纸在显著位置报道营山县小桥草帽和时尚草编工艺品展厅热闹非凡的图片。

文建全已近70岁了,仍在为营山小桥草帽这一传统产业呕心沥血。目前,小桥镇有草帽和时尚草编工艺加工厂十家,草帽年总产量40万顶以上,大部分送到重庆市莱园坝农特产品批发市场、成都市荷花市场、五块石市场销往国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营山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