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方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泸县青花椒

发布时间:2019-03-07 16:16:47 浏览次数:1120 【字体:

泸县位于四川南部,是泸州北大门。泸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也是“中国龙文化之乡”。泸县是农业大县,是泸州乃至川南片区重要花木、蔬菜、水产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人口超过90万人。青花椒是泸县特色农产品之一。

花椒种植基地

花椒是川菜里常用的佐料之一。《诗经》中多次提到花椒:“视尔如荍( qiáo ),贻我握椒”“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楚辞》云“椒,香物,所以降神”。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作椒酒,。《齐民要术》中多次提到花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其味辛而麻”的特点。泸县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方洞镇原天宝乡董湾村寨子上地主屈仲夫外出缅甸经商,带回青花椒种苗,逐渐发展成为泸县种植最为普遍的花椒品种。据有关史料记载泸县土产中就有“境内所饶者,惟麻焉、椒焉、桂圆焉、花生焉、甘蔗焉”的描述。民国版《泸县志》中也有描述:古佛山、龙贯山脉背斜及两翼(今方洞、立石等地)山林中盛产一种植物,树身有刺,叶与竹叶、柳叶相似,果实碧绿味麻,有祛风除湿、杀虫、镇痛之功效。《泸县志》记载:1985年统计,花椒、野花椒、竹叶椒等树种广泛种植于山林中。泸县民间也广泛流传“一椒、二麻、三甘蔗”一说,本地花椒的种植历史可见一斑。

青花椒性喜肥好气,pH值7.0—7.5的沙壤土和中壤土是最适宜土壤。泸县全县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绝大多数土壤pH值在7.0—7.5,土壤肥力高,矿物含量丰富,富含有机质和磷、钾元素,结构组成合理,胶质好,与沙页泥互层相间,质地优良,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保热、保肥性能强。同时泸县境内无重金属、无工业“三废”污染,有效减少了青花椒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加之中低丘地势起伏小,呈10°~20°坡度,集中连片,沟谷河流纵横,既满足泸县青花椒喜温凉干燥、光照充足的生长习性,又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优越的土壤为泸县青花椒种植和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泸县在优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特有的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采取营养土育苗造林,管理上做到“早期矮化、重截定杆、以采代剪”,栽植2年开始初见成效,第5年后进入盛产期。还制订了《泸县青花椒种植加工技术规范》《青花椒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泸县青花椒农业标准化示范标准体系》,为青花椒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泸县青花椒含油多、香气浓、麻味足,其突出特点是清香味浓郁而绵长,“久置留香”效果明显。花椒国家标准规定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大于2.5mL/100g,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大于6.5%。经权威机构对泸县青花椒中有机挥发物成分进行检测,其挥发油含量为7.22mL/100g,高于其他产地花椒,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17.14%,品质优良,具有青花椒特有的形态和色泽,香、幸、辣、麻味重,香气浓纯,无异味。

泸县青花椒产业发展良好,以蜀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9个花椒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已建成示范核心基地4500亩,年产鲜花椒近500吨,产值达1500万元,在全县20个镇街带动农民3.8万人栽植青花椒30000亩,到盛产期可实现年产青花椒3000吨,年产值近1亿元,人均增加年收入3000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泸县青花椒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多次荣获“中国西部国际农博会优质产品奖”“消费者喜爱产品奖”“酒城最喜爱的十佳商品奖”等荣誉,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百佳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称号。先后参加西博会、西南商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并已进入泸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近50家连锁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2017年,泸县青花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