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记忆第1季】文化名人 第7集 陆游入蜀
文化名人 第7集 陆游入蜀
在张艺谋的眼里“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在赵雷的歌里,成都的街头值得好好走一走,而在千年前,诗人陆游将成都视作他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山水古迹、市井风情让他留下了270多首深情诗篇。
作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陆游是我国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共有九千三百多首。他壮年入川,在成都前后生活了六年,担任了两任蜀州,也就是今天成都崇州的通判,这段岁月虽然不长,但却迎来了陆游诗词创作的高峰。他那充满战斗气息及忧国忧民情怀的诗风,正是从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陆游在成都初期,满怀爱国激情,写下了著名的《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然而由于报国无门,一生抱负不得施展,于是写下被誉为一生"压卷"之作的《长歌行》:"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陆游借酒浇愁,在游山玩水中排遣报国无路的苦闷。他游遍了成都及附近州县,开始了他"最繁华地作闲人"的生活。巴蜀民俗专家袁庭栋:
音频:罨画池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陆游当年的故居和他在这里从政的地方,陆游和崇州的关系很深,和整个成都的关系也很深,陆游的夫人去世以后,就在崇州和第二个夫人结婚,他这一生多次到过成都,他曾经在杜甫草堂的旁边,在浣花溪修过房子,住过,他在崇州住的时间比较长,在今天成都范围内他去过邛崃,新津、金堂、都江堰,陆游号放翁,放翁二字,豪放、奔放,就是在成都才取的名字,在他的笔下写了很多和成都有关的东西,可以说陆游的诗就是宋代成都的风情画,陆游把成都作为他的第二故乡,成都人特别是崇州人也把陆游当作自己人,所以在罨画池修了陆游祠,永远来祭祀和崇敬这位著名的诗人
蜀州罨画池是一座建于唐代的衙署园林。罨画,意为彩色的画,得名于园中的缤纷花木之景。这里有除了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唯一一座纪念陆游的专祠——陆公祠,可见成都人民对他的热爱程度。而陆游对成都的感情也是浓烈的。
"剑南山水尽清晖,灌锦江边天下稀",在成都的缱绻中,他写:"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写"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据说,他为成都的海棠写过三十多首诗,被称为"海棠颠"。而一些名气不大的普通花,也出现在他的诗中。像《初春怀成都》,他就自注:“蜀中小春,惟小桃先开,似垂丝海棠。”小桃,也就是小桃花,俗名小桃红。据说,当时的成都也是遍植小桃花。陆游的诗写到了成都的各种鲜花,无论有名无名,也无论贵重或低贱,可见诗人对成都和成都花的熟悉和喜爱。
陆游的诗还写成都的名胜景点。如他到成都的第一首诗就是《严君平卜台》;《拜张忠定公祠》则咏写了北宋治蜀名臣张咏张定公祠。另外,宋代成都多塔,从陆游诗中可以看出。在《登塔》一诗中他就惊叹“壮哉千尺塔”,“仰视去天咫”可见塔的高峻;另外,他还写到“雪山西北横,大江东南流”,在塔上可“俯仰隘九州”。陆游还写了刘备、诸葛亮的祠庙,有《先王庙》《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等诗作。
陆游到过如今成都的许多区(市)县,包括郫都、新都、金堂、双流、都江堰、新津、邛崃等等。每到一处,他都会将那里的山水、人事、典故、传说等写在诗里,因此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成都记忆。比如,他游览金堂云顶山,就写 “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游邛崃,就写“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畔来”;写郫都,称“客魂迷剑外,归思满天南”。
除了蜀地的美丽景色、淳朴厚道的民风民情,陆游还喜爱四川的美酒美食。四川尤其是成都自古就出好酒,陆游对自己喝过的川酒都作了描述,如郫县的郫筒酒、邛州的临邛酒,还有在成都街市喝到的碧琳腴酒。
与此同时,陆游对成都的蔬菜和烹调技艺多有描述,且赞美有加。最有名的应属《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贵珍讵敢杂常馔,桂炊薏米圆比珠。还吴此味那复有,日饭脱粟焚枯鱼。”对川菜极尽赞美,为了突出川菜的美好,甚至不惜贬低故乡的“味”。《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一诗中,他写到:“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葅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饡饭,掫爱红糟并缹粥。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由于川菜的美味可口,使得陆游回到家乡后多年都还念念不忘。 像“风雨春残杜鹃笑,夜夜寒食梦还蜀”、“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东归后7年多了,陆游每当举起筷子吃饭的时候,就会想起“吾蜀”——我的四川!“吾蜀”一语,俨然将四川当成了“第二故乡”。
纵观陆游在成都期间留下了大量诗文,这也是今天人们了解和研究成都过去城市面貌、人文古迹、市井风情乃至生态物种的珍贵资料。陆游是巴蜀山水陶冶出的华夏第一的旅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