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35集 如果不缺钱钱,你也可以来当大熊猫的养父养母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10 09:56:51 浏览次数: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罗鹏

作为大熊猫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心认养、善款捐赠、物资赠送等大熊猫公益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爱大熊猫和热衷于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社会团体表达对大熊猫关爱之情的重要渠道,各地熊猫研究中心也会不时举办为新生大熊猫公开征名认养的公益活动。据统计,四川省仅卧龙和成都基地,就接受了大熊猫爱心认养600余起。

1992年,大熊猫俱乐部在卧龙成立,致力发展大熊猫公益慈善事业。俱乐部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拯救濒危物种、促进生态教育、促进国内国际环保事业的合作与发展为目标,常年开展大熊猫认养、捐助等活动。发展至今,大熊猫俱乐部已经成为广大热爱大熊猫人士的共同家园。俱乐部在资助大熊猫科研项目、大熊猫饲养管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以及社区共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98年有有效记载的统计数据起到2005年,共有450个单位、团体和个人在卧龙认养了大熊猫,其中90%以上均为个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和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受了大熊猫爱心认养150余起,其中不仅有跨国公司、社会组织,也有各国政要和知名人士。

它可爱憨厚,是全球的明星动物;

它有很多昵称:团子、胖达、滚滚……

“国宝”熊猫在四川这片故土上,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

1996年,成都一家卷烟企业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认养了不足1岁的雌性大熊猫“娇子”,历年来已支付认养费用100余万元。2007年8月13号,大熊猫“娇子”生产了第一对龙凤胎,取名“娇2龙”和“娇凤”。龙凤胎出生后,有20多家企业和个人表达了认养意向。最后,这家烟草企业和大熊猫基地达成协议,自2008年起,公司每年出资15万元人民币,终身认养“娇子”“娇龙”“娇凤”3只大熊猫。以每只大熊猫平均存活27年推算,预计认养总费用将达到325万元。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娇子及龙凤胎被终身认养(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四川本地企业,省外甚至国外认养大熊猫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11月11号,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大熊猫俱乐部签署协议,开展以“共同成长”为主题的大熊猫保护合作项目。必和必拓公司捐赠10万澳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终生认养大熊猫“华美”所生的一对两个月大的双胞胎大熊猫。合作内容包括大熊猫保护和研究工作、提高纽曼和黑德兰港地区学生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的了解等。2006年9月,通过必和必拓在澳洲中小学生中征集的大熊猫命名,这对双胞胎大熊猫最终被取名为“伟伟”和“婷婷”。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方志四川熊猫篇,一起来听大熊猫的那些明星爸妈。

2008年5月,台湾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在大熊猫产房区和一对2007年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幼仔合影留念。当得知这一物种濒临灭绝的境况后,当即决定出资200万元,终身认养这对大熊猫,并命名为“富富”和“康康”。随行的卢盛翔、游象富夫妇也慷慨解囊,各自捐资200万元认养同龄大熊猫幼仔,并命名“燕燕”“婷婷”和“翔翔”“欣欣”。三对大熊猫认养金额总计600万元,这是成都基地自1987年建立以来收到最多的一笔大熊猫认养资金。

而明星认养大熊猫的公益行动更是不少,2009年5月12号,香港影视及歌唱演员成龙为了支援灾后重建出任成都大熊猫大使,并出资100万元认养了成都基地的一对大熊猫幼仔“成成”和“龙龙”。

2009年5月12,成龙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认养了两只熊猫,取名为“成成”和“龙龙”,同时成龙又被成都市文化交流协会和成都旅游协会聘为成都熊猫大使(图片来自网络)

2006年12月10号,台湾电影演员徐若瑄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时,出资5万元人民币认养了1只雄性大熊猫宝宝。2008年9月21号,内地影视明星黄晓明捐款100万元,认养了卧龙震后出生的第一对大熊猫龙凤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明星都加入到了公益认养大熊猫的行列中。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