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1-20 11:35:40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 彭明凯‖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彭明凯 来源:大竹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3-09 10:28:50 浏览次数:442 【字体:

c72f9a722fb447c8ab6baf689cd6d1f1.png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 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彭明凯

 

西方有个故事:曾经有这样一个推销员,他的生命不超过30岁,工作不超过10年,活动范围不超出生他养他的家乡,但他却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推销奇迹——他和他的弟子将基督教推销给整个西方世界,影响了这个世界2000年。当今世界公认的纪元方式,就是以这人的诞生日为纪元之始。

而我要讲的是下面这个东方人的故事:他和他的伙伴用8年时间将共产主义传播到整个国家,最终拯救了整个国家。他和他的同伴更加坚定也更有豪情,他们一刻也不停息,凭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勇敢终获成功。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全世界公认的一位东方伟人。

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毛泽东则类似于摩西这样的先知——预知未来、指引方向,还是行动上的巨人。

近80年前的那场伟大征程,便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漫漫征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时9年率军远征,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观。法国的一位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认为,长征“足以同亚历山大的远征媲美”。然而,长征的艰苦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亚历山大的远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别的不说,亚历山大至少在远征途中没有敌军的围追堵截。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76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后来他把自己那部系统反映长征的著作定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可见长征的史无前例。

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一代代后人们,不断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1934年至1936年间,红军长征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除此之外,还躲过或打败数十万计的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军阀。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行军速度,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曾几何时,红军队伍“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战士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里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峦如剑、直插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队伍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到底是什么使红军战士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难万险、克服千辛万苦最后走向胜利呢?

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永存心中的让人民大众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必胜信念。为了这份信念,他们不畏牺牲、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正是这份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是这份信念,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是这份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

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率几万之众大破袁绍10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83万曹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领8万军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不可不论的是,这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只不过是凭军事家一时的谋略,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虽仅拥数万兵力,但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心中有永存的信念,才不仅走向长征的胜利,还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少年时代酷爱读书的我,读到青年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结尾,有一段磅礴的评论:“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方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我从长征中学到了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学到了共产党人必胜的信念,学到了红军永存的精神。

这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旗帜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扛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的确,长征,是一首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革命乐章;是敢向青天揽日月、敢把惊涛当暖水的肝胆豪情;是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乐观英雄主义构成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美德,再次迸发出灿烂光华,照耀千秋流芳万古!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成为历史,但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发挥了重要的凝聚民心、引导方向、催人奋进的作用。

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伟大的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一定就在不远处。

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的确,今天,我们又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这个伟大中国梦,又是一场新的长征,又将谱写一部宏大的史诗。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心怀信念。

只要信念永存,实现伟大中国梦就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

彭明凯,笔名巴山,文学学士,《读者》签约作家,《内蒙古文学》杂志顾问,供职于大竹县委宣传部。发表作品300余万字,著有《爱河泛舟》《不应有恨》《滴水看海》《你是我的影子》等9部文学专集。有作品入选中学生课外阅读文选;曾获梁斌小说奖、孙犁散文奖等。

来源: 大竹县委宣传部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