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集 方志始祖常璩(下)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48集
方志始祖常璩(下)
总图 (1)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8集-方志始祖常璩(下)
在历史的长卷中,总有一些著作能够穿越时空,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作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的地位非同一般。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提到,《华阳国志》是中国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之一。《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也被后世称为中国地方志的鼻祖。《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将引领大家一同走进这部巨著,也了解常璩创作《华阳国志》背后的故事。
常璩在成汉时期做过史官,他深知历史是当代人的一面镜子。但是正史也有很狭隘的地方,它所囊括的内容单一,记录的真实也不过是局部的真实。而且在常璩之前的年代,中原正史对于巴蜀地区的记录相对较少,尤其是有着“二十四史之首”之称的《史记》中,对于巴蜀的记载可谓是寥寥无几。在之后的史书里,对于巴蜀历史文化的记载,也有颇多混乱和缺失之处。信史的缺位,使得巴蜀长期以来被中原地区视作蛮荒之地。但实际上,蜀地是大禹分九州而成的梁州,并非蛮荒之地,它拥有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常璩决定以笔为眼,把真实的巴蜀之地记录下来。
常璩非常敬佩司马迁,对“一国之兴,在于良史”深以为然。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常璩开始了自己心目中的“良史”——《华阳国志》的创作。写作过程中,他广泛收集整理前人的史料,包括了《史记》《蜀王本纪》《蜀后志》等。但如果只是闭门造车,肯定无法将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详实、完备、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所以在当时交通条件不便、信息传播困难的情况下,他还实地考察西南地区的地理风情,又向他人请教询问各地情况,再结合典籍筛选资料,最终耗时6年,写成一部十二卷、约十一万字的《华阳国志》。
与以往方志将历史、地理、人物分离,各执其一的记叙方式不同,《华阳国志》独树一帜地将地理志、编年史和人物传结合起来,为后世创立了一种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记事生动的方志体裁。其实在《华阳国志》之前,各类方志已有百余种,甚至巴蜀地区也有二十余种。但《华阳国志》却凭借其优越性流传至今,也正是如此,常璩被称为“方志鼻祖”。
《华阳国志》的十二卷里,一至四卷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志,主要记载了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历史地理;五至九卷是编年史,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初年巴蜀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和李氏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十至十二卷则更像是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了梁、益、宁三州从西汉到东晋初年的先贤士女。
在《华阳国志》中,常璩着力记录下了巴蜀之地的人杰地灵。比如常璩通过研究,考证出黄帝的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来自蜀地,蜀地的彭祖还是殷商太史,这份考据,对西汉大儒扬雄提出的“(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常璩的质疑在后世也得到了考古验证,随着三星堆和金沙等考古遗址的发现,大量具有极高冶炼技术、艺术造诣和精神诉求的青铜器、金器、石磐、玉璋等乐器礼器的出土,证明古蜀之地的确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煮盐的“邛崃盐井”,也是四川在人类科技发展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常璩对此也多有记载,这些记载和存世的汉代制盐画像砖一起,擦去了四川科技发展的历史尘埃。在《华阳国志》中,常璩对巴地总结为“其民质直好义,士风敦厚,有先民之流”;对蜀地则评价为“蜀多文士、好文雅”,最后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
难能可贵的是,常璩身上还体现了蜀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华阳国志》的“华阳”指的是“华山以南”,包括了如今的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多地。《华阳国志》完整构建了北起汉中(今属陕西省)、南到南中(今属云南省)、东到湘西鄂西、西际康藏甘青的广袤区域内,上起远古、下迄晋室的地理人文历史体系,其涵盖范围之广,体现了作者的格局。
正是因为《华阳国志》的客观、准确、完善、广泛,使得其成为研究远古到晋代西南历史文化的必备之书。之后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唐初编修的《晋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都大量取材于《华阳国志》。
“如鉴如衡千秋笔,求真求是百代师。”乱世中,常璩以毕生之力写出皇皇巨著《华阳国志》,不仅开创了地方志的完整体系,也纠正了人们对古代四川的偏见,展示了巴蜀的历史厚度,在巴蜀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华阳国志校注》
《成都简史》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8集-方志始祖常璩(下)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您还可上方二维码”
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文案编辑:兰馨 录音制作:葵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