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四川日报图片
6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杜尚别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谈。会谈前,拉赫蒙在总统府前广场为习近平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小凉山上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星星村。 陈星丽摄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欢快的彝族舞蹈跳起来。
唐卡非遗传承人正指导学生学习唐卡绘画技艺。
羌族影像展上一位羌族姑娘驻足观看60年前的羌族人物影像。
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在成都市黄龙溪古镇共同感受四川的非遗文化。
市民体验传统中药的制作过程。
制作“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泸州油纸伞。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我省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生活的各种推广、传承活动,也在我省持续开展。 本报记者尹钢摄影报道
肖明君指导学生戏曲指法。
川剧旦角妆容要化得肤如凝脂、面若桃花、柳眉凤眼、樱桃小嘴。
刘昌伟对制作好的川剧变脸脸谱进行测试。
变脸老师刚进教室,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与她握手。
川剧的头饰、帽子、盔头也是各有特色。
6月13日,成都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形体室里,孩子们在舞蹈老师肖明君的带领下甩起了水袖。与此同时,武侯区梦想剧场里17所学校300名师生正在参加戏曲艺术节目表演。而成都城南的一家川剧艺术工作室里,变脸演员刘昌伟也正和学生们一起创作新设计的川剧脸谱。肖明君告诉记者,戏曲进校园在成都市武侯区已经做了很多年。全区中小学校里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辅导相促进、传承传习和社会熏陶相衔接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李向雨摄影报道
6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阿坝州九寨沟县的一处山林里,铁质笼舍的门被打开,一只大熊猫缓缓走了出来,在简单适应了一下周边的环境后,它很快便消失在丛林之中。这是4月份救回来的那只大熊猫,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和护理,该大熊猫的采食量及精神状况逐渐好转,每日粪便量由最初的极少量增加到每日10公斤以上,体重由救治时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85公斤,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值。(图片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提供)
若尔盖县辖曼乡文戈村治理后效果。
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治理后效果。
近年来,四川通过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草原生态保护三项制度),辅以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草原生态执法等,这块“中国西部高原之肾”越发翠绿美丽。统计显示,四川现有草原3.13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2.65亿亩,跻身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暮冬(图片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6月11日,自贡市大安区和平乡金子村釜溪河畔,自贡代家坝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本报记者 秦勇 文/图
近日,由富顺县李桥镇政府主办,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协办的航空科技夏令营在李桥镇开营,来自该镇高滩九年制学校的150余名学生,通过参加纸飞机精确钻圈,体验橡筋动力直升机、水火箭精确打靶等活动,零距离感受航模魅力。 本报记者秦勇摄
(来源:20190617四川日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