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说四川>按类别>报刊图片>详细内容

20190624四川日报图片

来源:20190624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6-24 09:24:50 浏览次数: 【字体:

5cdf9ef3caa48e5e7dc8f9e54b8cd095.jpg (800×533)

6月21日,珙县珙泉镇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在珙县中学安置点,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郝飞摄

ae265fff55f93371724c14ea25773fe5.jpg (800×533)

6月22日,在珙县珙泉中学安置点内,几名小朋友在军民共建的帐篷学校内画画。 庄歌尔摄(视觉四川)

624c211612494aed472fc49e56333164.jpg (387×60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四川林业职工抢救受伤大熊猫。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7dc02a7fb56db500fe53769cbd3a0a5a.jpg (410×600)

上世纪80年代,陈能文(戴帽者)采访大熊猫抢救。 陈能文供图


93dd456fcc8b8365f6c779a57d1cf40d.jpg (307×205)

这是一组36年前的新闻报道。在《四川日报》首发,随后被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世界各国政府、动物保护组织反复引用,堪称抢救大熊猫的“动员令”和“鸡毛信”。这组报道率先披露了大熊猫当年的生存状况,阐述了箭竹开花与大熊猫挨饿之间的关联度,激发了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抢救和保护大熊猫的热情。这就是1983年7月7日起,在川报刊载的《竹子开花忙坏专家》《“国宝”遭灾牵动万人心》等10多篇系列报道。


45b9800bb78b92742e3fcb037c6081da.jpg (399×600)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只大熊猫在树上纳凉。

219aa579b59054d4af2cd2993e895d40.jpg (800×533)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海游客争相拍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6e1580cf36c3b85b7ace1b01b5598acd.jpg (395×600)

 6月12日,94岁的陈能文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留影。

36年后,又一个盛夏,这组报道的作者、94岁的川报老记者陈能文再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新生代记者一起,追忆、见证和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保护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川报《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

3a4ac031c167725a326f4a1e4ec9d17c.jpg (800×428)

  6月17日下午,成都市总工会召开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座谈会。

8aeac7583e5780bd608c34ecbbaece22.jpg (800×533)

  成都市总工会启动成都市第二届“百佳”职工创客明星评选活动。

da228935ed114762dbe39d3fce9a4a8a.jpg (800×580)

  成都市“百佳”职工创客明星代表座谈交流。

近日,成都市总工会启动成都市第二届“百佳”职工创客明星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将评选“百佳”职工创客明星100名,并对获奖职工颁发证书,予以5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将推荐参加“成都工匠”评选。 何永(图片由成都市总工会提供)

28f392773160982fefc9cce53bcc06e6.jpg (800×558)

成都金融城将建筑融入绿色之中,路边、房顶,绿色植物随处可见。

869adf6e59099fb4dc2182f026d51c82.jpg (800×481)

创造生态的自然环境、建筑与景观互融,成都大源中央公园为人们提供多样的活动机会。

b33cff6af8278960187b624c895f4f22.jpg (449×600)

  兴隆湖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经常在“朋友圈”火一把。

021aef2c9d33201d36a3f033813e5211.jpg (800×600)

成都天府大道旁有些新建小区绿化率高达68%。

380ecf1a08b564ef1f203dca8550f15b.jpg (800×505)

天府大道旁被锦江环抱的天府软件园满是绿色。

86fa02d64466dfcbbe04b71cae21346a.jpg (800×551)

  桂溪生态公园是一个会“呼吸”的大型海绵型公园,雨水落在公园里,大部分反补到园区的景观用水当中。

b7614f653a6df3b00b62a415a41d98c7.jpg (401×600)

  空中俯瞰成都中国—欧洲中心的屋顶,绿植与楼梯如同音符在跳跃。

6月22日,从金融城高处远眺,交子公园如一片“绿毯”延绵开去。成都正徐徐打开一幅绿色的天府画卷。这场引人瞩目的蜕变,开始于成都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成都的时代课题,也是成都对理想城市发展模式的探索。 本报记者郝飞摄

288ea5ddac24ea11b41f7f64d3dafd24.jpg (800×533)

  6月22日,在甘孜州雅江县松茸产业园一家松茸企业“扶贫车间”,当地村民正在采菌菇。
  近年来,雅江县松茸产业园通过企业统一生产菌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等方式,扩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建立“扶贫车间”,当地村民不出村庄就可以在“扶贫车间”里实现就业。雅江松茸产量高、个头大、肉质细、色泽好、味道香,远销北京、重庆、天津、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 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15f8aec4e0fa9b868e3159a3693b49a2.jpg (800×522)

  6月16日,嘉陵江畔溪头乡金华村柑橘林。

97402dca5000b31e6e21f790fff09d01.jpg (800×532)

  6月16日,在溪头乡利光村,四川橙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外出务工返乡党员蒲俊竹(左一)带领村民前往柑橘产业园喷洒农药。

2012年,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大部分外出务工党员返乡开始创业。目前,溪头乡有200多名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通过36名外出务工返乡党员组建的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柑橘,成立了31个专业合作社,带动4000农户发展柑橘产业。同时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498户贫困户1512人脱贫,5个贫困村“摘帽”。 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e64cff16d500b459948c799d07036838.jpg (800×533)

  为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南充市高坪区纪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进企业、进商户活动,通过设置举报箱等方式,收集问题线索。图为6月14日,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南充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大门口,设置举报箱。 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来源:20190624四川日报

来源: 20190624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