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四川日报图片
7月4日,作为成都天府绿道的一部分,锦城绿道中和湿地段1500亩区域已基本完成建设,即将开园。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李建华(左一)正在指导队员训练。成都公安供图
李建华,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累计参与处置各类配侦抓捕任务22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60余人。2019年6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本报记者 伍力
工人正用泡菜老母水古法泡制泡菜。
7月4日,眉山市东坡区,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用木棒搅拌发酵的豆瓣。“老坛子泡菜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早在宋代就广为流传。如今,“东坡泡菜”已远销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本报记者 衡昌辉 摄
近日,东方电机成功研制出的国内首台24MW 6000r/min管线电机,该型电机的成功研制是提高国家能源安全输送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能大大提升管道输送效率、降低管道建设和维护成本。
邬明俊 摄
“六一”儿童节,凉山州一小学的孩子们领到关工委爷爷奶奶们赠送的礼品。 省关工委供图(资料图片)
这是在湖南宜章县白石渡镇白石渡村拍摄的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一角(6月25日摄)。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2015年,农民工徐刚返乡创业,如今这里已建起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本报记者 郝飞 摄
2019年1月27日,农民工返乡专列上,乘客们举起“我们回家了”的横幅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6月18日,川报老记者黄远流(右)重返简阳市禾丰镇进行采访。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1994年春节前后,《四川日报》启动“金戈铁马话川军”系列报道,一共78篇,历时8个月之久,记者的足迹踏至省内主要农民工输出地和广东、上海、新疆三个主要输入地,力图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城乡共融等不同角度,对“民工潮”进行深层剖析。《潮起潮落听潮声——关于“川军”出川的几个深层次话题》就是其中一篇。6月18日,本报记者刘春华、郝飞与当年采写这篇报道的老记者黄远流一起,重返这篇报道的采访地之一——简阳市禾丰镇。 本报记者 刘春华
保洁员将垃圾运输至垃圾分拣中心。
垃圾分拣中心墙壁上有分拣工作步骤和规范。
分拣员对分类垃圾“再分拣”。
2018年10月,成都市锦江区“时代8号”物业将4个停车位连同附近通道改造成了近200平方米的垃圾分拣中心,探索对可回收物、干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四类垃圾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时代8号”也成为成都市率先设立垃圾分拣中心的商业楼宇之一。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影报道
富顺新城。
富顺县富世镇西湖社区党总支在自贡大安区的江姐故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富顺县木桥沟水库风景如画。
6月28日,自贡市富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成立,4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获得授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富顺县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提升“三化”(传统教化、典型感化、文化润化)活动,作为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川南教育强县、生态宜居中等城市的重要抓手,树立新风尚、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建设既“秀外慧中”又“内外兼修”的新富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许鹏 谭英全 文/图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楼:孙羊正店。本文图片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提供
宋代画像砖上切脍的厨娘。
南宋龙泉窑莲瓣纹盖碗,现藏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莲瓣纹盖杯,现藏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
李开周手制的蒸青研膏茶。
李开周烹点的仿宋茶汤。
近日,知名专栏作家李开周“趣谈古代民生”系列图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钩沉爬梳了宋朝吃吃喝喝那些事儿,为宋朝盖上“吃货天堂”的大红章,色香味俱全。书中对四川“好吃嘴”的描绘更是浓墨重彩。宋史专家吴钩、四川大学在读博士阿越也以各自研究佐证,原来,千年以前,四川人就已经很会吃了,而其中最会吃的那一个,当属苏东坡! 本报记者 肖姗姗
自拍:玻璃美术馆。翟永明 摄
老剧院。翟永明 摄
艺术家何多苓。刘海韵 摄
何多苓音乐作品《忆青春》乐谱。
6月22日,“浅焦——翟永明摄影展”在位于成都蓝顶艺术区的何多苓美术馆举行,展出翟永明2006年至今的90余幅摄影作品。而在开幕式上,何多苓十余年来业余创作的音乐作品,也利用电脑MIDI软件首度公开演奏,“供大家一笑”。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澄江叠嶂(中国画)段七丁 作
四川画家段七丁的作品用笔讲究、收放自如,无论水墨写意或者重彩青绿,皆能在精丽中见质朴,极富文人雅气,似乎兼具隐逸之气和人间烟火。这幅《澄江叠嶂》中,运笔的轻重、徐疾、浓淡、干湿、顿挫、提按等技法娴熟,画中的山石、树枝等多以中锋勾勒,水波则多以长线条勾勒,细看可见其对笔不俗的控制力。段七丁的作品大多从写生而来,笔下景象无论新疆牧羊还是江南渔歌,无论峨眉清秋抑或贡嘎雄姿,观者往往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堪称人与自然的诗意升华。 (余如波)
导演王潮歌。 本报记者 杨树 摄
改造前的峨眉山脚下的旧村落。
参加排练的演员。
参加排练的演员。
今年8月,被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知名导演王潮歌创作并执导的《只有峨眉山》大型戏剧将与观众见面。这是王潮歌继“印象”和“又见”系列后推出的“只有”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只有”系列中,王潮歌提出打造“戏剧幻城”这一概念,而《只有峨眉山》将是该系列第一个与观众见面的作品。 本报记者 吴梦琳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裴蕾 摄
从书法与汉字出发,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可以拥有怎样的潜力?日前在成都新津知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魏立刚个展“万物”,就提供了一个可供艺术爱好者观察的样本。
本次展览共展出58件作品,跨越魏立刚30多年的创作生涯,涵盖书法、水墨及多媒材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全面展现魏立刚的个人风格。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来源:20190705四川日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