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说四川>按类别>报刊图片>详细内容

20190806四川日报图片

来源:20190806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12 10:06:45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的马尔康,正是产松茸等野生菌的时候。每到傍晚,马尔康嘉绒文化美食街便菌菇飘香,众多店家会把各种野生菌成堆摆放在门前,招引吃客。繁忙的还有马尔康市团结街邮政支局,他们开通了马尔康到成都双流机场的冷链专线,每天都有上百件松茸发往全国各地。 四川在线记者 华小峰 摄

  8月5日,蓬安县群乐乡土桥子村章顺学(左二)家,县人民医院和群乐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对他进行跟踪诊断。2016年开始,蓬安县卫生健康局在卫生系统陆续组建21个党员志愿服务队、11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和42个健康扶贫医疗服务队,累计为5万余名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在香港金紫荆广场上,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迎风飘扬(8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米易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织”出康养新业态。去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图为俯瞰米易县城。 严白鲜 摄

泸州市江阳区江南科技产业园。 张其 摄

2017年2月江南科技产业园开建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如今,包括园区企业在内,泸州市江阳区累计招引智能终端企业52家,其中48家企业投产,去年智能终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 张其 本报记者 魏冯

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农科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今的农科村,不仅是农家乐的发源地,更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老记者石化高(左)与原农科村村主任宗竹林(右)畅聊采访往事。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2000年8月26日,本报2版刊登的《农科村 旅游村》一文。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曾和中国千万个乡村一样,农民全靠种粮饱肚子。上世纪80年代,该村村民发展起花卉苗木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本村人鼓了腰包,还引来更多村庄纷纷效仿,其开创的“农家乐”一时风靡全国。
  2000年,《四川日报》推出“跳出‘农门’促增收”系列报道,聚焦全省各地乡村转变观念,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用新思路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的火热实践。《农科村 旅游村》一文就是当年的系列报道之一。7月24日,本报记者程文雯、肖雨杨与该文作者——老记者石化高重访农科村,感受农家乐火遍全国后,这个当年敢立潮头的村庄在乡村振兴中发生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程文雯

  越南北部等地曾出土了和三星堆出土文物极其相似的玉戈、玉璋、玉环、玉璧等礼仪用具。图为三星堆出土的玉璋。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和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签署了联合考古的框架协议,约定从今年10月起的未来5年里,对越南国家级遗址——桐荳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和三星堆年代相近,之前出土过与三星堆文物相似的陶器。这也是省考古院第二次赴越南展开考古。

每日技术人员都会面对大量复杂的电路板图,这是这个优秀团队的日常。

技术人员进行高分辨率能谱探测器阵列供电系统连接。

  这款“迷你”的手提式伽马能谱探测仪可随人走动,在移动中快速识别并测量放射性物质。

8月5日,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核辐射探测与核电子学实验室里,学院副院长曾国强和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探讨着一款高精度能谱探测仪的升级工作。

  “我们已成功研发了覆盖‘地面-井下-空中-海洋’全方位的放射性能谱探测仪器,能够快速识别并测量周围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可以保证安全可靠的核技术利用与核能开发,提升我国能源建设水平。”曾国强介绍,团队所开发的能谱探测仪器已经完全实现国产自主可控。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今年年初,广元市启动栖凤湖水上旅游项目,将皇泽寺、千佛崖、五佛寺、南河湿地公园等众多著名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黄金旅游线路。这是7月27日傍晚,游客正在栖凤湖码头登游船夜游嘉陵江。 陈平 摄

  近年来,旺苍县因地制宜,发展烟叶种植。目前,该县种植烟叶2000余亩,2019年预计产量5000担,收入600万元,带动贫困户34户。图为7月30日,福庆乡农纲村村民采收烟叶。陈加普 摄

  近日,甘孜州得荣县白松乡同归村,藏族群众聚集在一起庆祝搬迁新居。 省扶贫开发局供图

黑水县中蜂蜜2017年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高涨。 省扶贫开发局供图

今年,我省藏区剩余16个贫困县计划全部摘帽,减贫4.3万人。这不仅是四川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重要节点,也意味着四川藏区发展将迎来崭新一页。 本报记者 侯冲

  7月25日,航拍眉山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果树、民居、水塘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宜居乡村画卷。 本报特约通讯员 姚永亮 摄 (视觉四川)

南充市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着力打造“水美新村”。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根据省水利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水美新村”建设的意见》,在总结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明两年,每年建成1000个“水美新村”。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武都水库大坝及库区。(资料图片)   武引工程管理局供图

  近日,在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一家庭农场在采摘并出售葡萄。   本报特约通讯员 姚永亮 摄(视觉四川)

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捌零后家庭农场。

7月23日,省农业农村厅在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四川省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到2022年,全省培育5000家以上现代农户家庭农场,每个农场将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并从即日起启动申报筛选工作。 本报记者 樊邦平 文/图

来源: 20190806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